刚刚翻阅手机时,无意中翻阅到这样一条令我震惊的消息,一名留学归来的男子把自己的亲生父母杀死了。父母均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是广西有名的律师,母亲是广西某大学中文系教授。家境非常优越。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地教育,夫妇俩不惜重金让儿子去海外留学。
夫妇俩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留学归来后,近日的一次争吵中,儿子竟然把自己的双亲杀害。眼泪,悲剧!叹息!
许多人说,儿子真是畜生不如,逆子,败类,父母对你不好吗?为什么你的心那么黑?为什么做出没有人性的事?
试问:为什么有的家境优越的孩子的成长之旅却不如一个家境贫困的孩子成长的健康明朗,顺心如意?
有的父母大字不识,家境贫穷,孩子却出奇地有出息。而有的人家境富裕,殷实,孩子呢,如扶不起的阿斗,恶习一身,负能量一身,最后走上了不归路。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金钱上的富裕让孩子失去了奋斗的斗志!人都是有惰性的,当一个人不为金钱奔波发愁时,他的劣根性就显露出来了,懒惰,自私,贪图享受,麻痹大意,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而贫穷家的孩子,不希望自己再过像父母一样贫穷的生活,从小立志长大后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贫穷的生活。贫穷是这类孩子奋斗的不竭动力。他们感恩、珍惜、好学、努力改变自己,寻找机会创造富裕的生活。
这就是金钱上的贫穷和富有是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点不能忽视: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到贫困。不能让孩子从小就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富足生活。
贫困不是匮乏,它是用无声的环境条件教育孩子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需要靠自己的辛勤汗水、勇气智慧努力改变创造的。
富裕的生活条件会让孩子误认为:生活本就充足富裕,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奋斗就可以唾手可得的。
有的父母在孩子成人之后,还心甘情愿、任劳任怨地供养孩子。而孩子呢,接受的得心安理得,这难道不是眼下一种很普遍的亲子关系吗?
如果孩子已经成人,不论家境有多富裕,在金钱上不要轻易再给到孩子,孩子有手有脚,在不违法的情况,他可以靠自己的手脚养活自己啊。当他知道挣钱不易时,生活不易时,他才会懂得珍惜和感恩。这种切身的体验比说教他1000遍都有用。
作者写在最后的话:贫困不是匮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财富。贫困往往更能激发孩子奋进的斗志。体验贫穷,他才会懂得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贫困带给他的宝贵体验比父母说教孩子1000遍都好使。
您还觉得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已无关吗?其实家庭教育的成败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静若树亲子学堂】第21期【贫困更激发孩子奋取的斗志】
—— 静若树《做智慧父母 育优秀孩子》
我是静若树,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欢迎关注,转发,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作者简介: 静若树 家有儿女才女妈妈 亲子教育达人 资深教育人 实力派作家 文化达人 格言:以爱心慧心精心培育品、学、才兼优的孩子。以成熟稻谷的姿态,潜心成长;以优雅温润的光亮,照亮四方。主要作品集《我们如何爱孩子》、《做智慧父母 育优秀孩子》、《做有灵魂的教育》、《心灵漫步》、《一叶一菩提》、《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