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公斤的电池,到处跑?这节能减排怕不是在搞笑吧?”刘科院士的一番话,让纯电动汽车成了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这几年风头正盛,大有取代燃油车,成为未来出行方式扛把子的架势。结果,一个“电池”问题,就让这个“未来”显得有点摇摇欲坠。
科技感、智能化,操作起来也顺手,开起来更是安静舒适,直接秒杀传统燃油车。
可问题是,这续航里程,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随地能给你来个措手不及。
上下班通勤,几公里、十几公里,那自然是没啥问题,可一旦跑个长途,好家伙,那感觉,就像手机电量掉到个位数,焦虑得不行。
车企也不是没想辙,一直在琢磨怎么增加电池的容量。但问题在于,电池容量大了,重量也会跟着增加。车身越重,能耗就越高,续航里程也提不上来,就这么恶性循环了。
为了缓解续航焦虑,充电桩建设也搞得如火如荼。但充电桩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线下基建”,需要时间,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烧煤的电动车,这“环保”怕不是个笑话?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纯电动汽车的电,大部分还是火力发电来的。说白了,就是烧煤发的电,你开着电动车,实际上是在开“煤动车”。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环保”这事,还得看“祖宗”——发电方式不环保,电动车再怎么折腾,也逃不过“污染搬运工”的命运。
归根结底,纯电动汽车能不能火起来,还得看电池技术能不能有大的突破。电池要减轻重量、提高能量密度,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刘科院士提到,液体能源才最适合汽车。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毕竟,从能量密度上来说,液体能源确实比电池更有优势。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可能真正依赖的是甲醇和氢能源这些新燃料。
当然,车企也没闲着,一直在电池储能、轻量化技术上狠下功夫。但这事,不是说你想突破就能突破的,它涉及到材料科学、能源密度、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打破“电池魔咒”,专家们可谓是绞尽脑汁,电池轻量化技术的研究也按下了“加速键”。最近,一家电池公司宣布,他们即将量产的新电池,要比之前的轻了三成。
这消息一出,可谓是给业内打了一剂强心针,证明电池轻量化技术并非“天方夜谭”。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电池轻量化主要有五种方案:更换电池材料、更换电池结构、开发新型电池、研究新型电池技术、以及再生电池。
换电池材料被认为是提高性能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国外一些电池厂商已经在电池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异、重量轻的新型电池材料,这无疑将对全球电池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其他方案也在积极探索中,比如,通过改变电池内部结构来减少材料使用量,从而减轻电池重量,或者开发采用全新结构和材料组合的新型电池,以及研究固态电池、超电容器等新型电池技术,这些都是未来电池轻量化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另外,再生电池也被视为一种可能的减重方案。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以减少新电池的生产,从而间接减少电池的重量。
总而言之,电池轻量化技术的研究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池轻量化将不再是困扰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拦路虎”。
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上苦苦挣扎,而另一边,氢燃料电池技术却开始崭露头角。刘科院士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那可是个“潜力股”。
氢燃料电池其实就是一个让氢气和氧气在一起反应的装置,这个反应可以直接把化学能变成电能。这种方式不仅转换效率高,排放的只有水,环保效果特别好。
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氢燃料电池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成本也居高不下,想要大规模商业化,还得跨过不少技术和成本的门槛。
电动车迎来“百花齐放”的多动力系统时代?
alborg电动汽车现在遇到了一些发展难题,氢燃料电池技术又还没完全成熟,那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究竟该往哪儿走呢?
可能多动力系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说白了,就是把不同动力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比如,把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机“强强联手”,搞个“氢电混动”。
这样一来,既能发挥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的优势,又能利用电动机动力响应快、效率高的特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多动力系统也存在技术复杂、成本控制难等问题。
但从长远来看,多动力系统或许会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毕竟,谁不喜欢“鱼和熊掌兼得”呢?
充电不方便,一直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难题。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但充电桩数量跟不上电动汽车增长的速度,“充电一小时,排队两小时”的尴尬场景,依然随处可见。
想要解决充电难题,还得“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加快构建覆盖面广、便捷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让车主们不再为充电发愁。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发展换电模式。
换电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没电的电池换成充满电的电池,有点像“换燃气罐”,这样就能大大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当然,换电模式也遇到了电池标准不统一和换电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用户一起努力,才能让这项技术健康发展。
中国新能源车企: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中国的新兴汽车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凭借着强大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品牌,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突破,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当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遇到不少难题。比如,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有待加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需要继续提高。
但总的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光明,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者。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纯电动汽车也好,氢燃料电池汽车也罢,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出行更环保,让生活更美好。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新能源汽车终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籍院死肚里拖着一肚屎到处跑浪费空气。
氢燃料电池是用电和水制氢再和氧产生电,有点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序产生浪费。也不利于国防安全。建议用货车和油货混用。换电技术虽方便用新电池换个旧电池你愿意吗?所以行不通,真正解决的是十分钟快充,和油车加注差不多。快充造成的温度升高用氮气降温,在电池盒外加一个液氮夹层在充电时先加入液氮为电池降温,即解决快充造成的电池快速升温又能解决后续电池温度过高着火的隐患。
弯道超车注意与对相来车相撞,最后是车毁人亡![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确实如此,那个电池特别重,不是一般的重,要是能够优化一两百公斤下来该多好啊!
不要把外籍院士当神,他也有说错的话的时候。
他说环保就环保,听你这瞎逼逼?
怎么不说3.0T以上6座以下的车是浪费能源
说白了,就是电池能量密度不行
电动车就是个笑话!!!为了骗补贴真是啥心眼儿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