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早朝 北宋 · 欧阳修
阊阖初开瑞雾中,丹霞晓日上苍龙。
鸣鞭响彻廊千步,佩玉声趋戟百重。
雪后朝寒犹凛冽,柳梢春意已丰茸。
少年自结芳菲侣,老病惟添睡思浓。
这是一首描绘北宋时期早朝景象的七律,作者欧阳修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早朝的庄重、肃穆以及自己的心境巧妙地融入其中。
首联“阊阖初开瑞雾中,丹霞晓日上苍龙”,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宫门。宫门在祥瑞的雾气中缓缓开启,天边的朝霞如同红色的云霞,太阳如同巨龙般冉冉升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早朝的庄严与神秘,也暗示了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时刻。
颔联“鸣鞭响彻廊千步,佩玉声趋戟百重”,进一步描绘了早朝的盛大与隆重。鸣鞭声响彻长廊,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权力的至高无上。官员们佩戴着玉石饰品,快步走向宫殿,宫门两侧的戟林也增加了这种庄重和威严的氛围。
颈联“雪后朝寒犹凛冽,柳梢春意已丰茸”,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早朝的寒冷与春意。尽管雪后的早晨依然寒冷刺骨,但柳梢上已经显露出春天的气息,新芽初发,春意盎然。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早朝的独特氛围,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春天的希望。
尾联“少年自结芳菲侣,老病惟添睡思浓”,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年轻时,作者可以自由地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受人生的美好。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疾病的侵扰,他只能越来越多地沉浸在睡眠中,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充满活力地生活。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他的笔触细腻而生动,将早朝的庄重、肃穆以及自己的心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七律.下直 北宋 · 欧阳修
宫柳街槐绿未齐,春阴不解宿云低。
轻寒漠漠侵驼褐,小雨班班作燕泥。
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
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
首联“宫柳街槐绿未齐,春阴不解宿云低”,以景物开篇,描绘了一幅早春的宫廷街景图。街上的柳树和槐树尚未完全变绿,春天的阴云不散,仿佛宿云低垂。这样的景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期盼,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颔联“轻寒漠漠侵驼褐,小雨班班作燕泥”,进一步通过描绘天气和自然现象来深化情感。轻寒侵人,漠漠如霜,使得驼褐色的衣物也无法完全抵御。而小雨细细密密,如同燕子筑巢所用的泥土一样,沾湿了大地。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早春时节的天气特点,也通过“驼褐”和“燕泥”这两个具体的形象,传递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
颈联“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诗人开始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他感叹自己报国无成,已经老去,但归隐田园的约定却一拖再拖,难以实现。这里的“报国无功”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种反思,而“归田有约”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尾联“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是诗人的愿景和决心。他希望自己能够驾驶着柴车,独自前往颍水西边,结庐而居,过上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这一联以坚定的语气收束全诗,展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
整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和问题,以及人们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