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明代中期治理西北的四川籍名臣余子俊

和运超 2021-08-14 17:25:10

明代的四川虽然不如宋代时期的文化根基深厚,其实也出过不少名人,比如像杨廷和、杨慎父子,比如赵贞吉,比如吕大器等等,只不过他们一生的活动基本都离开了家乡,生平事迹也很少把来自四川作为一个传播点,在文化领域也没有达到特别大的成就,往往事迹不为人知。比如眉州青神人(今眉山市青神县)余子俊,半生都在西北,单在陕西就长达十七年,与马文升、徐珽璋并称享誉关中的“三巡抚”,为安抚百姓,防御边塞起到非常大的贡献。

余子俊的塑像

一、治理陕西前后十七年

余子俊的祖上来自湖广,为原末明初早期入籍四川的两湖移民代表。

元末年间各地义军蜂起,湖广一带有首领明玉珍带许多百姓一起转移四川,以当时红巾军为主体,推崇弥勒和白莲,建立大夏,称雄一时。余子俊的祖上就一直留在四川,定居在眉州青神县。

余子俊的父亲余祥很早亡故。余子俊年少时苦读十来年,于明景帝景泰二年(1451)考中进士,从事户部相关工作,在江西和福建的地方都先后近十年,以清廉爱民著称。

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陕西一带闹大荒,余子俊受命出任西安知府,打开粮仓取出十万石粮食救济贫民。由于灾民汹涌,但余子俊根据民众家庭情况进行调整,让民众偿还时区别对待,做到官府不受损而百姓得救济。

余子俊在西安六年,几次口碑与考评都居关中七府之冠。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吏部上报应当受表彰的官员,各地推举优秀知府有十人,余子俊位居第一。由林聪推荐(来自福建,明英宗时安抚闽浙叶宗留、邓茂七等矿工有功,后迎英宗从瓦剌部回北京也有大功,因此英宗对林聪非常欣赏),余子俊升为陕西右参政,督三边军饷,次年提升右布政使。

余子俊在陕西期间,除成化六年中曾往浙江转左布政使外,前后有十七年时间一直在陕西任职,做了许多对当地百姓有贡献的好事。

有关余子俊的舞台剧形象

像余子俊在西安任知府时,很早就听说当地水源质量很差,经常会因盐碱过重,无法作为饮水,百姓勉强饮用也时常患病。余子俊与陕西巡抚项忠(明朝巡抚虽然会在地方任职办事,但和清朝巡抚作为地方镇守官员的性质完全不同,原则上属于朝廷临时钦派和军事性质的)商议,带领官兵、差役另开水渠引入城西的河水来解决饮水,当地百姓对余子俊感激称赞。

经过好几年,水渠排水又出现问题,渠水经常漫出。余子俊已升为布政使,再次督促解决排水,又在西安城西北开凿渠道,经汉代旧城接入渭水,终于使这条水渠畅通,成为当地百姓能够长久使用的水源,这条水渠后来被称为余公渠。几百年后的今天已经无法看到全貌,但流往渭水的泄水渠至今还依然存在。

余子俊在陕西为官多年,也不仅对西安百姓的民生事业有很大贡献,在作为布政使时还在泾阳(今泾阳县属于咸阳市)凿山引水,灌溉农田千余顷,提高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也解决很多百姓的生计。另外他还主持打通南山一带的道路,可直达汉中,方便来往的行人旅客。

此外,余子俊对经历元末到明代中期长达百多年,陕西地区众多毁塌破旧的学校、公署,余子俊都做出详细的调研,了解情况,上奏朝廷全部进行或重建或补修。

二、防御边塞大筑边墙

余子俊在西北长期为官,自然而然地熟悉边塞民情,但他也绝非一个单纯的文人书生,余子俊后来对军务方面也专门加以了解,正因为在西北熟悉军事边务,后来他最终返回京师成为兵部大员。

有关余子俊的书籍

从成化七年到十二年,余子俊出任右副都御使、巡抚延绥。之前提及,明代的巡抚总督和清代的巡抚总督是性质很不同,明代的巡抚总督往往以军务为主,所以,余子俊受命正是为了加强西北边地的军事防御,防止蒙古鞑靼部的骚扰。

在余子俊之前的一任巡抚王锐(明代永平府迁安县人,英宗正统四年进士,永平府大体就是唐代到辽代非常著名的平卢镇节度使辖区,府治就是河北卢龙县。王锐也是在地方任职优秀,然后巡抚延绥,为左副都御史。),也发现了边塞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请求沿边境一带修筑城墙,增加要塞,由于动静太大,也耗费人力财力,被否决了。余子俊经过实地了解,认为王锐当初的谏言是合情合理的。

余子俊再次上疏说:“三边只有延庆平坦开阔,利于驱马急驰。寇屡次入侵,俘获边民做向导,一直进入河套驻扎放牧。从此寇竟居于塞内,我们反而屯于塞外,在沿边筑墙建堡是当务之急。况且现在旧界石还在,高山多悬崖陡壁,依照山形,随着地势,有的铲削,有的垒筑,有的挖壕沟,延绵相接,形成边墙,这对于边墙工程来说较为方便。”

兵部尚书白圭(河北真定府人,正统七年进士,随英宗、王振出征土木堡,白圭是侥幸生还的御史之一,后负责出任地方挑选兵马勤王,保卫京师。后来也在地方参与过不少军务,白圭自成化二年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还是认为陕西百姓贫困,奏请缓兴工程。

明宪宗的影视剧形象

不久,鞑靼部兵马进入孤山堡(明代长城一处要塞,位于陕北府谷县孤山镇,依据宋代的孤山寨移筑依山而建,万历以后因部分坍塌又重新加固,沿用到清代),又入侵榆林,余子俊配合与朱永、许宁击退鞑靼军。朱永为英宗时宣府总兵朱谦之子,土木之变时,朱谦守卫京师有功,死后享有抚宁侯爵位,朱永最初继承为抚宁伯。成化初年,朱永与兵部尚书白圭有过合作征讨荆襄流民,朱永立功升爵位为抚宁侯。然后与白圭、都御史王越等一起到西北负责征讨鞑靼部事宜。

成化八年(1472)秋,余子俊再次申诉加固边塞城防:“现在征讨河套的兵马驻扎在延绥的有八万,牲口饲料靠内地,如果今年冬天敌寇不向北退却,又需要准备下一年的军需供应。姑且用今年的数额约略估计,米豆需银九十四万两,草料需银六十万两。每人运米豆六斗、草四束,应该动用四百零七万人,大约花费用八百二十五万两。公私冗杂繁乱到这种地步,怎能不改变谋划!臣先要求筑墙建堡,诏书说要等事情安定后再进行,请求于明年春夏敌寇人马疲乏时,役使陕西运粮百姓五万,供给食物,兴建工程,要求两个月完工。”白圭仍然坚持他的意见,阻挠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工程,认为只要加派兵马或巡防或出击即可。但这一次明宪宗认为余子俊说的对,下令迅速进行此项工程

次年,大将王越率军直捣鞑靼后方红盐池,取得大捷,余子俊也因功升为右都御史。由于后方被摧毁,鞑靼军因此远徙,不敢再在河套居住。内地忧患渐渐平息,余子俊全力兴建工程。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连绵一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又在其下挖濠沟,一直连绵不绝。每隔二三里建置瞭望台、崖栅以便巡视警戒。又在崖栅空处筑矮墙,横一斜二如箕状,用来瞭望和避箭。总共建筑城堡十一个、边墩十五个、小墩七十八个、崖栅八百一十九个,动用士兵四万人,不到三个月就完工了。墙内的土地全部分给军队屯垦,一年收获粮食六万石有余。 史称其“尽心边计,数世赖之”,影响后世深远

成化十年(1474)闰六月,余子俊向朝廷一一禀报工程之事,因为母亲年老恳求回乡,朝廷安慰挽留余子俊,没有批准余子俊返乡的请求。由于之前他曾说:“大臣为国,应当不考虑自身利害关系,怎能躲避埋怨换取恩惠,为保全自己作考虑?”这时榆林等地的边防筑墙工程才开始,怨言诽谤众起,余子俊态度坚决,放弃回乡,最终大功告成,但其母已经身故。余子俊当时只能在西北边地为母亲做一些守孝的行为,例如要求儿子余蜫不参加会试,余子俊说:“虽然律令上没有这条,但我于心不忍。”另外朝廷本应荫封其子官职,余子俊上奏推辞,请求改封此职给弟弟。

当初,绥德州是延绥镇的地方官署所在地,所辖米脂县、吴堡县都在镇外。鞑靼军用轻骑入境劫掠,等镇兵发觉而去追击,总是追赶不上,鞑靼军往往得利而去。自余子俊将镇迁徙到榆林,增加守卫,扩大城墙安署军队,攻守器械都俱备逐渐成为重镇,鞑靼军来掠夺次数渐渐少了,军民得以平安耕种放牧。

余子俊于成化二十年(1484)冬返回京师。次年正月星相有变异,余子俊陈述时弊八种,宪宗大多采纳。没多久,到边境巡视,余子俊之前巡视过宣府、大同,早就要求以延绥边防筑墙的方式在宣府和大同推行,因年成歉收而停止。这次巡视,余子俊认为时机宝贵,坚决要推行。他经过详细勘察,说东起四海治,西抵黄河,连绵一千三百余里,旧有墩一百七十个,应增建四百四十个,墩高宽都是三丈,估计需要劳动人手八万六千人,几个月可以完成。

有关余子俊的舞台剧形象

宪宗下诏同意于第二年四月开工,到了那个时候,结果年成又不好,陡然兴建大工程,上下都感到困难。余子俊为此很郁闷,想责成边臣边将一起去完成,自己不亲自参与,由此招来议论批评。到冬天,余子俊上疏请求还京,宪宗听信谣言,改任余子俊为左都御史、抚巡大同。宦官韦敬进谗言说余子俊借修边墙侵吞财物,又弹劾他以私怨更换将帅。兵部侍郎阮勤等为余子俊辩白,宪宗发怒,责备阮勤等。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兵部尚书空缺,宪宗发觉余子俊无罪,于是起复他为兵部尚书,仍加太子太保。明孝宗继位,因余子俊是先朝老臣,对他愈加尊敬,次年余子俊仍坚持上书加强边备事务,孝宗刚刚同意,余子俊就病故,年六十一岁。

三、职责在边塞,心灵系故乡

余子俊几乎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明西北边地,连母亲身故,朝廷都夺情让他留在工作岗位,可以说,除了青少年时期,余子俊就没有再回到过四川家乡,但他的诗文却非常充满乡土之情。

明代总体诗歌水平一直被认为不如唐宋,甚至之后清朝的诗词,往往也评价比明朝稍高。而明朝的诗歌创作,又以前后稍高,中期诗人并不算少(比如著名的苏州才子和前后七子等),但真正进入一流的几乎没有,因为所有诗人都几乎在模仿各种前辈,或学魏晋,或学唐宋,流传浓厚的复古气质。余子俊的诗歌成就自然也不算显著,像他就深受家乡的一代文豪苏轼影响。苏轼为眉山县人,而余子俊的家乡为青神县,自古以来就同属眉州,到今天也不例外。

纪念余子俊的纪念馆

此外,余子俊长期生活在西北边塞,胸中自然也流淌一股豪壮气质,笔下诗文颇为豪放自适。陈文烛在余子俊《春塘集》序中称:“余先生诸作在黄鹄碧鸡者,思壮而悲;在三岩凌雪者,语放而适……其诗工矣,海内推太史于苏长公似也。”他认为余子俊对于诗意的提炼类于苏轼,具有“好风凭借力、炼字好诗工”的特点。

余子俊其诗所咏多涉及眉州山川名胜。如青神至今还有著名的中岩名胜,余子俊在《中岩》中,将人物、场景、景物描写相结合,描绘中岩寺安乐祥和而韵味深致的场面;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有客远来、清扫制茶相待的场景生动表现。烟霞、石笋茶、维摩石皆为静态之物,而诗中“入”“净扫”“频煎”又为动态描写。末句中“招提”一词为佛教梵语,有四方之意,余子俊晚年多接触禅佛思想,故而诗含自适思想。

余子俊晚年在京师,据说对四川同乡杨廷和非常赏识。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考中进士,任职翰林院。成亲归来才二十出头,余子俊已经年老患病,杨廷和前来拜会探望同乡前辈,余子俊叮嘱他将《大明律》熟记于心,日后会有大成。都知道,杨廷和后来的确成为孝宗、武宗时期一等一的人物。这一事情流传在《玉堂丛语》等笔记史料中,可能是野史,但也说明余子俊晚年对家乡格外留心,对同乡后辈人才也十分看重。

0 阅读:10

和运超

简介:专栏作家,影评人,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