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与普京举行电话会晤,推动结束俄乌冲突,实现美俄紧密合作之际,超级大国却对自己的欧洲盟友“发飙”了。据观察者网2月16日的报道,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盟友“火力全开”,指责欧盟“压制言论和宗教自由,未能阻止非法移民”,并点名批评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对整个欧洲发起了“残酷的意识形态攻击”,质疑当前的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捍卫”。
在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中,欧洲各国原本期待万斯能够就俄乌冲突、中美俄安全分歧等关键问题发表看法,谁知道美国居然会怒批欧洲,因此万斯的演讲结束之后,现场当场就炸锅了,与会的欧洲媒体与官员纷纷表示“震惊”、“愤怒”,“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而就在美欧关系出现“严重裂痕”之际,《南华早报》16日指出,“中国展开魅力攻势”,对欧洲展现了“友好合作”的姿态,“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报道称,慕尼黑会议期间,中国外长王毅先后会见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以及其他来自欧盟、法国与西班牙的官员,甚至还与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举行了会面。报道强调,在每次会晤中,王毅外长都强调,中国“是欧盟的伙伴以及现有秩序的朋友”,乐见德国、欧盟参与俄乌和谈,并在多极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看到了改善对欧关系的契机,并可能在美欧之间“打入一个楔子”。
那么中国为何要“见缝插针”,不失时机的改善中欧关系?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正在积极改善美俄关系,且矛头直指中国。就在此前不久,美俄元首举行了电话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尽快结束俄乌冲突,立即启动和平谈判,并加强美俄的“紧密合作”。会后,美国删除了“不支持台独”的表述,特朗普拉着俄罗斯要求中国“削减核武”,“降低军费”,王毅外长表示,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鬼,奉陪到底”。另一方面,中国联合欧洲一点不让人意外,事实上,中国老早就希望将中美俄“三国演义”变成中美俄欧“四国麻将”。所以早在2021年3月中旬,咱们就曾指出,“如果美国联合俄罗斯,中国就联合欧洲,因为俄罗斯是欧洲的死敌,美国联欧,中国就联俄,美国不可能同时联欧又联俄,这是做不到的,否则欧盟不用存在了,北约也可以解散了”,“美国不可能将中国逼到‘战略死胡同’而迫使中国‘不战而降’”。当时咱们做出这一论断时,拜登刚上台不久,美欧关系刚刚修复,中欧投资协定也因此搁浅,后来一年不到,俄乌冲突爆发,欧洲为了安全考虑,不可避免地倒向美国,美国“零元购”建立了反华统一战线,而中国开始与俄罗斯“肩并肩,背靠背”。这就是美国联欧,中国则联俄;现在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特朗普又上台了,再次力推“联俄制华”,俄欧矛盾根深蒂固,中国自然见缝插针开始“联欧”了。
那么,中国“联欧”的成功率有多少?一来,事在人为,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欧洲有欧洲的利益,美国有美国的利益,他们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小九九,美欧的共同利益,是建立在共同的“安全”基础上,美国“重返亚太”,对俄罗斯各种“绥靖”,这是欧洲各国无法接受的,更何况,此前稳定的欧俄关系,也是美国一手破坏的,现在拍拍屁股走人,那就是“始乱终弃”。二来,甭看特朗普“联俄制华”声势很大,但最终能否开花结果,其实还难说得很,中欧目前的亲密互动,只是摆一个姿态,将会根据美俄关系而进行微调。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你是普京,恐怕就算不对中国“背后一刀”,“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的心思总是难免的,但即便如此,普京也会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俄罗斯之所以能打赢,之所以被西方“放过”,就是因为中国的存在,他不傻。三来,恐怕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多极化世界”其实已经来临了。不可否认,目前美国依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美国国际关系专家米尔斯海默与俄罗斯政治学者杜金,他们均认为,“多极化”已经来临,中国是第二强大的国家,俄罗斯是第三。欧洲一直希望建成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欧盟,中国领导人一再表示,“中国的崛起是欧洲的机会而不是威胁”,中国支持多极化,是支持欧盟组建联邦的。
当美国挑起俄乌冲突时,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曾哀叹,“组建欧洲共同家园的梦想破灭了”,因为安全需要,欧盟不得不倒向美国,失去战略自主性。而一个联邦化,拥有自己军队的欧盟有多强大?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GDP约为19.4万亿美元,与中国相当,科研水平仅次于美国。中国支持欧盟联邦化,主权化,既可以遥 制俄罗斯,又能给美国树敌,这绝对符合中欧双方的利益,希望欧洲各国“早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