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疆的“醒狮少年”打开移动录播

蓝字计划 2024-01-08 20:54:39

7月6日上午,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的孩子们穿上了明黄、正红的舞狮服。他们挺拔地站在训练室里,屏住呼吸,紧张而又专注地盯着屏幕。

一位蓝衣男子在屏幕中出现。

“是魏开源老师,他回来了!”

望着屏幕里许久未见的魏老师,阿卜杜外力激动得一哆嗦,紧接着是抱拳礼。

变得自信的“小狮子”

国产动漫《雄狮少年》里,身形精瘦、皮肤黝黑的师父“咸鱼强”,坚决又执拗地带着几个徒弟追逐梦想。

2021年,魏开源作为广州援疆教师,来到疏附县第一中学任教体育,同时指导和支持学校的龙狮队建设。从体型看来,魏开源和“咸鱼强”有些相像。

来疏附一中任教前,魏开源已有1年多的疏附支教经历。此前在疏附县职业高中,魏开源将舞龙舞狮课堂与普通话教学课堂相融合,教学的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当地孩子们的欢迎。

听说魏老师来疏附一中教书了,醒狮队的孩子们都激动极了。“机会难得,我们遇到好师傅了!”

精湛的醒狮表演背后,需要付出时间和汗水。这些高鼻梁、大眼睛的“小狮子”刚拿起狮头时,都略显青涩。

“狮子头原来比想象中重”、“上腿动作,怎么那么难站稳。”学醒狮并不容易,当魏开源试图讲解较为复杂的步法时,孩子们觉得枯燥,体能、耐心有点跟不上。

“得让孩子们理解舞龙舞狮文化背后的内涵,建立教学的趣味点。”在魏老师看来,“这些孩子们能歌善舞,有着天然的节奏感,都是学习舞狮的好苗子,但需要鼓励和引导。”

魏开源把舞狮的规则、礼仪、动作,融入到每日的训练里。在训练室里,魏开源时而碎步前行,时而停下,告诉孩子们,不同的步法用普通话怎么说,这种步法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魏开源老师正在教疏附一中的学生们基本功

本来就活泼、好动的维吾尔族孩子,马上就被魏开源的教学方式吸引。对舞狮文化感到好奇的孩子,总会在下课后逮着魏开源不停发问:“狮子不同颜色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广东人喜欢舞狮?”有了兴趣的驱动,孩子们的自驱力变强了,课后常常主动“加练”。阿卜杜外力说:“学了舞狮,感觉自己身体更好了。当了狮头,站得高,能看得越远。”

对于舞狮者来说,如何惟妙惟肖地展现狮子的神态和动作,需要不断探寻。狮头狮尾需要扎实的功底与默契配合,将狮子的“灵性”表达出来,最高的境界莫过于“人狮合一”。在一次又一次的团体训练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互相配合、互相尊重。

|疏附一中龙狮队在醒狮训练室训练

魏开源跟孩子们说,当戴上狮子头的那一刻,就要想象自己是一头勇猛、自信的雄狮,无所畏惧。“以德习武,以武艺狮”的信条,随着舞步融进了这些孩子的血液。

“出去表演过几次的学生,面对镜头会越来越从容、自信,眼神越来越坚定。这是舞狮训练带来的好处。”魏开源如是说。

舞狮这项传统技艺,就好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舞狮队员阿扎提说,想考上大学,想要考体育类的大学,到新疆以外的地方看看。还有队员告诉他,希望可以参加等级更高的舞狮赛事,做“喀什的黄飞鸿”。

一块屏,一个移动录播“留住”老师

在魏开源眼中,像龙狮这样的项目,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团体协作、传承文化自信。舞狮涵盖传统武学研究、美学设计、民乐编排、文化礼仪——它是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艺术。在艺体资源匮乏的南疆,这样的项目尤为珍贵。

|疏附一中的舞龙舞狮队正在表演

在广州,孩子们能够轻松地参观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乡村的孩子却鲜有机会了解传统艺术。

2022年底,因身体原因,魏开源老师完成援疆工作后返回广州休养,但他依然心系疏附一中的孩子们,经常往返广州-疏附两地,指导孩子们参加比赛,亮相舞狮表演。

希沃帮魏开源放下了这个心结。2023年7月,希沃公益行·千里课堂捐赠仪式暨“共上一堂醒狮课”直播公开课正式启动。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分别获赠数字化教学设备,探索建立起常态化课程帮扶机制,师生们可通过该设备解决舞龙舞狮课线上授课及互动、录课、听课、评课等远程问题。

于是,在屏幕的两端,魏开源在广州,学生们在南疆,却能通过数字设备实现“共上一堂醒狮课”。惦念着魏开源的新疆“小狮子”们,在屏幕另一头进行了精彩绝伦的醒狮表演。

希沃移动录播,不仅实现了跨越千里的教学,为南疆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在另一端,广州的孩子们也被精彩的醒狮表演俘获,立志要像这些大哥哥一样学好舞狮。

疏附一中只是“希沃公益行”帮助的众多乡村孩子的一个切面。2021年,希沃公益行聚焦乡村音体美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发起公益捐赠及“3地6校千里课堂”行动,以远程录播设备为主要捐赠物资,为158个地区学校搭建远程课堂,让广州荔湾区青少年宫教师为乡村学校开设童声合唱、美术、书法等美育课。

|2020年,广州-贵州两地的远程音乐课

2023年,希沃公益行·千里课堂探索舞狮远程课堂,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留一支不走的乡村教师队伍”,关注乡村教师的成长,这正是此前希沃公益行决定搭建“远程课堂”的原因。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

远水解不了近渴,培养乡村教师并非朝夕就能完成。因此,远程课堂成了一剂解药,让城市的教师资源走进大山,让城里的老师通过屏幕“留在乡村”,解决师资问题。常态化的远程双师课堂,让乡村教师也可在观摩中提升技能。

“留下的老师”,逐渐精进

从2016年开始,每年,“希沃公益行”都会前往各地乡村学校,足迹跨越新疆、西藏、四川等地。

一位美术生曾在微博吐槽:“很多小地方的美术老师教来教去,就是用一本书。画来画去都是那些东西,没有进步。”

事实上,乡村的教育数字化较为落后,孩子们往往只能通过课本来了解知识;同时,一些乡村老师在教学理念上较为陈旧。这导致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元的阅读体验,2023年10月,希沃携手驻石阡帮扶工作队开启“数字阅读公益季”项目,为贵州石阡的乡村孩子们打造数字阅读空间——「云上图书室」。在“云上图书室”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图文音像直观地接触新知识,听故事、看绘本、学拼音都比从前有趣。

|希沃“云上图书室”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亦是如此,给乡村提供信息化设备、远程课堂还不够。只有让一个教师带动另一个教师,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能力,创新才能发生。为了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希沃公益行“教师成长计划”诞生。根据计划,熟悉信息化设备的希沃人负责做设备应用培训,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则负责做科学融合培训。

“点击屏幕,就能走进遥远的课堂。”希沃的教师顾问讲师学校在阿克陶县开展的培训中,以生动方式向老师们传授数字化教学技能。屏幕上的立方体可以随意翻转,甚至古诗词也能一键插入原文、朗诵和解释。老师们沉浸在培训中,惊叹声不绝。有老师甚至感慨道:“本来以为会做PPT,就是掌握了基本的授课技能,但这次培训,丰富了眼界,原来创造课堂互动模式的方式有这么多。”

阿克陶县玉麦镇阿玛希村小学教师周越表示:“今后,我也能运用到课堂当中。这些收获的成果,也将会带回学校,再开展培训班,推广给同事们。”

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中,乡村教师逐步“精进”,能力持续提升。来自黔南州的美术老师受到启发,带孩子们到户外林场里写生,用水彩绘出当地常见的红豆杉;来自喀什地区的体育老师,把舞狮艺术和新疆传统歌舞结合在一起。

希沃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坚持“物资捐赠+教师培训”的双线帮扶模式,自2016年以来通过捐赠设备和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等形式,推动乡村学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均衡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希沃公益行累计约为942所学校捐赠信息化教学设备,超过45000名教师、约63万名学生从中受益,总投入超过5227万元。

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希沃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项目,支持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施范围内的72所师范院校、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通过建设智慧教室、智慧研训室,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师范生的数字化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助力推进教师队伍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学教研一体化。

截至12月,该项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177间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教室和中小学教师智慧研训室,惠及约12000名教师、师范生。

希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设备,更是一份对教育责任的坚守。每一堂课,每一次培训,都是为了让教育变得更加普惠、更加有温度。

这正是希沃的初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铺路搭桥。

0 阅读:1

蓝字计划

简介:互联网新史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