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绝“紫”!清新千亩紫云英盛放,肥了田,美了景

清新TV 2025-02-18 17:52:31

紫云英,又称红花草

是华南稻区最主要的绿肥作物

去年,清新区利用“冬闲田”

种植了6000亩紫云英

助力“冬闲田”变成

今年春耕的“肥力田”和“动力源”

2月17日,在太和镇白莲村,一片片紫云英点缀着田野。紫白相间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与周边村庄相映成趣,构成一道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

“如果按每亩1500公斤的紫云英翻压还田计算,可以替代下茬作物10%~30%的氮肥,减少次年早稻施用复合肥5~15公斤/亩。此外,紫云英还能促进早稻的养分吸收,提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使得增产幅度平均可达10%以上。”清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焯斌介绍,紫云英的固氮能力非常强,其利用效率也相当出色,到时候直接耙田,让紫云英埋进泥土里,植株腐解后可以大量散发出土壤氮素。

紫云英不仅具有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效果,还能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稻米品质。作为一种越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它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在冬季休耕期种植紫云英,可以为后续的水稻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形成可持续的耕作模式。

近年来,清新区积极响应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把“冬种绿肥”作为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举措。去年,依托省农业农村厅的紫云英绿肥种植社会化服务省级项目,清新区免费为农户种植了6000亩紫云英,范围覆盖太和镇、山塘镇、太平镇、三坑镇、禾云镇。同时,清新区还成立了紫云英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小组,充分利用专家指导组的技术资源,加强巡田检查,指导种植主体按照《广东省紫云英种植技术指引》落实技术要点措施,包括合理排灌、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随着紫云英逐步进入盛花期和翻压还田的关键时期,清新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督促种植户及时采用大马力旋耕机进行旋耕翻压还田,确保紫云英种植取得最佳效益。

记者:胡艺仪 黄伟业

编辑:胡艺仪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