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核心供应商要有反腐败能力!

即时刘说 2025-04-02 10:20:43

在3月29日举办的永辉超市2025年度供应商大会上,永辉超市“代理”CEO叶国富做了一次主旨演讲,其核心内容是关于零供变革。让人意外的是,此次演讲中,叶国富特别强调了:核心供应商要有反腐败能力。

这位以 "极致性价比" 著称的零售老兵,能在入主永辉后的首个战略部署中,将反腐与供应链变革深度绑定,提出 "聚焦核心供应商、砍掉小供应商" 的激进策略,的确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这背后却是永辉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 94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87.06% 的生存危机,更是传统商超模式在数字化浪潮下的集体溃败。

叶国富的零供变革直指行业毒瘤:传统 KA 模式下的供应商特权与腐败链条。他在演讲中痛陈,仅生鲜品类就有数千家小供应商,衍生出条码费、进场费、上架费等 12 项后台费用,这些灰色地带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而他开出的药方是 "裸价直采 + 核心供应商" 的组合拳,通过集中采购、买断供应链、去中间化,从源头切断利益输送的可能。这种 "断腕式" 改革,本质上是将永辉从 "渠道商" 重塑为 "供应链平台",其核心逻辑在于:只有构建透明、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根治腐败,实现品质与成本的双重突围。

在叶国富的演讲背后,包括永辉在内的传统零售企业存在大量的腐败问题早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而这些腐败现象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

首先是供应链环节的利益输送。传统商超模式下,采购人员与中小供应商形成 "共生关系"。例如,某区域采购经理通过虚构 "品质检测费",向供应商收取年销售额 5% 的回扣。这种现象在生鲜领域尤为突出 —— 合肥站西路分公司因销售腐败变质食品被处罚的案例,暴露出供应链品控环节的漏洞,而背后往往存在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勾结。

其次是门店运营的 "暗箱操作"。比如家乐福中国就曾曝出 7 家门店生鲜部门集体收受供应商贿赂的丑闻,类似问题在永辉肯定也同样存在。有传统零售企业的员工告诉刘老实,他们店长通过 "虚增损耗" 套取资金,将变质商品以 "促销" 名义处理,实际将差价收入私囊。

第三,供应商准入的权力寻租。供应商为进入永辉渠道,需支付条码费、节庆赞助费等多项费用,这些 "合规成本" 成为腐败的温床。有供应商负责人曾向刘老实透露,为获得某区域的上架资格,他向采购人员赠送价值 15 万元的购物卡。

此外,还存在管理层的监管失职。比如年初,北京物美超市近十年间,超市丢失了大量装货用的木制托盘,总价值高达上千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笔损失竟然被要求全体员工分摊,每人至少需要承担500多元的费用。

在入主永辉前,叶国富已在名创优品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反腐体系。这套体系的核心在于 "制度约束 + 技术赋能 + 文化渗透"的三维治理。

首先是透明化采购流程。名创优品建立 "供应商白名单" 制度,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从询价、比价到合同签订的全流程留痕。2024 年 9 月,名创优品处理 33 起违规事件,包括 7 家门店店长考勤造假、4 家门店促销活动违规等,均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发现。

其次,高压反腐机制。名创优品设立 "廉政监察部",独立于业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汇报。2024 年,该部门查处 5 起舞弊事件,涉及收银私吞、库存差异等,其中东北大区某员工因收银舞弊被辞退。这种 "零容忍" 态度,使名创优品内部形成 "不敢腐" 的震慑。

此外,名创优品重视技术防贪。引入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溯源,每笔交易数据不可篡改。例如,名创优品的 "智能采购平台" 可自动比对市场价格,若供应商报价高于行业均价 5%,系统将自动触发预警。

同时,名创优品还特别重视文化重塑。叶国富在名创优品推行 "阳光文化",要求员工签署《廉洁承诺书》,并将反腐纳入绩效考核。2024 年,名创优品开展 23 场反腐培训,覆盖 98% 的中层以上干部。

叶国富的反腐策略并非孤例,行业头部企业已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反腐模式。

比如胖东来,主要通过高薪养廉与全员监督来解决腐败问题。在薪资体系上,基层员工月薪 9886 元,店长平均月薪 7.8 万元,是沃尔玛中国区店长的 3.7 倍。这种 "行业天花板" 级薪资,大幅降低员工腐败动机。同时,对于举报者重奖,胖东来设立 "反腐基金",对实名举报人最高奖励 200 万元。2024 年,一名员工因揭露供应商回扣问题获 10 万元奖励。此外,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来进行约束,比如推行 "干部不参与经营,员工不接触现金" 原则,所有采购决策需经三人以上小组审批等。

而山姆,则通过买手制与数字化监管。山姆 70% 的商品采用买手制,买手需对商品库存、销售负责,滞销商品由买手承担部分损失。这种 "风险共担" 机制,倒逼买手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同时将供应商分为战略级、优选级、淘汰级,每季度评估。战略级供应商可参与联合研发,享受账期优惠;淘汰级供应商永久列入黑名单。此外,利用 AI 分析销售数据,若某类商品毛利率异常波动超过 3%,系统自动触发审计。

Costco则通过验厂制度与技术防弊。比如要求供应商通过人权、反恐、质量三项验厂,由第三方机构 SGS、ITS 等执行。2024 年,Costco 因某供应商环保不达标取消其合作资格。技术监控方面,Costco通过在门店入口安装会员卡扫描器,防止非会员借用;自助结账区需刷身份证,确保人卡一致。此外,Costco每年还会组织供应商参加 "反商业贿赂" 培训,考核不合格者终止合作。

2025 年永辉计划关闭 250-350 家门店,调改 200 家中部门店,目标 2026 年完成全部门店调整。不过,叶国富的变革还面临三重挑战。

一是资金压力,永辉单店调改投入超 800 万元,2024 年 41 家门店累计投入 3.28 亿元,叠加员工薪资上涨,短期内将加剧资金压力。

二是团队能力,永辉正从山姆、盒马等企业挖角买手人才,但市场人士指出,"山姆的人还在观望,不愿趟这趟水"。

三是文化冲突,名创优品的 "狼性文化" 与永辉的 "稳健基因" 存在张力,如何平衡效率与稳定是关键。

当然,叶国富给永辉带来的机遇同样显著。

首先是对供应链整合,聚焦 100 家核心供应商,可降低采购成本 15%-20%,提升毛利率 3-5 个百分点。

其次,对永辉的品牌升级,通过 "去 KA,立 CA",永辉有望从 "低价超市" 转型为 "品质生活服务商",吸引中高端客群。

此外,叶国富的改革也建立了行业示范,若反腐成功,永辉将为传统商超转型提供样本,推动行业向透明化、集约化发展。

叶国富在永辉的反腐行动,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行业规则的重构之战。他通过 "断腕止血 + 供应链革命 + 权力重构" 的组合拳,试图打破传统零售的腐败生态。尽管挑战重重,但这场变革已显露出积极信号:北京、郑州胖改门店销售额提升 6-8 倍,证明品质与透明化的市场价值。

零售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敢于刀刃向内的企业。当胖东来用 95% 的利润分红重塑员工信任,当山姆用买手制打破供应商特权,当 Costco 用技术监控堵住每一个漏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反腐机制的创新,更是商业文明的进化。叶国富的永辉变革,或许正是这场进化的关键转折点。

0 阅读:10
即时刘说

即时刘说

全解即时零售,洞察商业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