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川语演绎巴蜀文化川腔蜀韵彰显文化自信——评川剧《梦回东坡》

艺科新传 2024-04-26 19:10:30

转自:川观新闻

文:唐春梅

图片来源:四川省川剧院

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叙事以梦为架构,突破时空限制。全剧选取苏东坡生命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如惠州造桥、黄州悟道、修建雪堂、壮赋赤壁、乌台诗案等。通过几个重要事件,展现苏东坡的人生态度,给观众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东坡形象,同时对东坡的豁达、爽朗进行了别样演绎。

与众多文艺作品不同的是,《梦回东坡》用川剧和地道的四川方言来演绎,让苏东坡的形象更有川味,更接地气,也更有人间烟火气。

当东坡蘸酒写诗,酒干后所写诗歌消失不见时,东坡说:“来自于天地,还归于天地,这文章江水看过了,明月读过了,还有啥子可惜的,喝酒,喝酒!”这是何等的恣意洒脱。

被贬黄州,生活窘迫时,东坡说:“竹筒装铜钱,每天用一串,要是用超了,月底吃铲铲。”这是何等的接地气。“君子固穷,不算儿童。安贫乐道,肚子在叫。”这是何等的川式幽默。

剧中方言说白的另一亮点之处在于王闰之对《赤壁赋》的四川话演绎:“7月的一天,正是擦黑擦黑的时候,霉扑烂渣的苏东坡和几个鬼眉日眼的朋友,坐船来到赤壁,到处麻麻杂杂、黑咕隆咚,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起了好多漩漩。”难怪观众看完《梦回东坡》后忍不住感叹,《梦回东坡》将十级川话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四川川剧院

川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融高腔、胡琴、弹戏、昆腔、灯调于一体的独特唱腔和悲剧喜演的乐天传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四川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大省,也给川剧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梦回东坡》就是一个充分利用四川文化素材进行川剧创作的成功尝试。

更为重要的是,川剧《梦回东坡》中大量方言演绎的运用和成功,不仅赋予了《梦回东坡》别样的情调和川味,更彰显了川人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川方言作为传递巴蜀文化的重要载体,用于演绎巴蜀故事有着天然的黏性和契合度。川人在文艺作品中大胆、创新地使用方言演绎巴蜀文化,不仅有利于原汁原味地呈现巴蜀文化的精髓,更是折射了川人对巴蜀文化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是更深层次的自信。

语言作为有生命力的存在,承载着特定民族、特定地区人们的情感与性格,方言俚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彰显着特定区域人们的精神状态。

然而,语言的生命力必须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到升华,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语言自信,也体现在对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的使用中。纵观中国文艺界,许多作者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大量方言土语,而这些作品普遍得到了受众的极大认可。

如贾平凹,作为我国文坛上著名的陕西籍作家,其作品中就大量使用陕西方言,凸显其作品鲜明的陕西特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其家乡高密的乡土语言,从而赋予其作品独特的山东特色。

事实证明,在文艺作品中合理使用方言俚语,能更充分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能赋予文艺作品独特的韵味,更折射出特定地域人的文化自信。

说回《梦回东坡》,剧中王闰之对《赤壁赋》的四川方言演绎堪称典范,让《梦回东坡》更具四川韵味和魅力。颇具四川特色的方言词汇不仅还原了《赤壁赋》一文所描述的时间(擦黑,指天刚黑时)、景物(漩漩,指水中的涟漪)、也高度还原了《赤壁赋》一文的创作背景。

《赤壁赋》创作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这段时间正是苏轼一生中最为困顿的时期之一。因此,一个“霉扑烂渣”将苏东坡当时的状态和《赤壁赋》的创作背景进行了完美呈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方言念白充分赋予了《梦回东坡》的地域文化特色,用烟火味十足的四川方言将苏东坡进行了生动刻画,让人物形象更鲜活、生动、更接地气。

《梦回东坡》用川人川语演绎巴蜀文化,用川腔蜀韵彰显巴蜀文化自信的做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为丰富四川的文艺创作和更好地传播巴蜀文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做法。

作者简介

唐春梅,四川传媒学院教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