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忘不了雪域军营
绿水青山(苗族)
有位朋友问我,你为何忘不了雪域军营?面对这个问题,我笑了笑,并未急着回答。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西藏军区部队服役八个年头,先后在拉萨和林芝两个地区工作、学习、生活过。
八年里,我在西藏部队雪域军营,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普通老百姓到普通士兵的转变,二是从普通士兵到合格士兵的转变,三是从合格士兵到青年军官的转变。
一代又一代雪域老兵,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我很光荣地成为"老西藏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雪域官兵常年驻守在西藏高原。雪域军营通常位于高海拔、气候恶劣的地区,生存和训练条件极为艰苦,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战友之间彼此依赖、共同克服困难的情谊会异常深厚,这种生死与共的经历成为一生中最纯粹、最珍贵的情感记忆。
在雪域军营,无数个雪域老兵肩负着守卫边防、维护稳定的重大责任,这种使命感和荣誉感让我对那段经历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在雪域军营,我从一个青涩的新兵蛋子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人,这种蜕变深深地让我对那段时光充满感激和怀念。
在雪域军营,我曾两次到边防部队采访,我被边防官兵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
八年的雪域军营生活对我的意志力和性格有极强的塑造作用,成为我一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雪域军营位于西藏高原,纯净的雪山,辽阔的天空,寂静的夜晚,雪域高原的壮丽与苍茫,给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尽管离开雪域军营多年,我仍然忘不了那熟悉的军号声和番号声,忘不了战友们的脸庞和身影。
八年西藏兵,一生雪域情。要问我为何忘不了雪域军营,因为我深深地爱上了曾经守卫的雪域高原。
2025.03.13于正安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绿水青山:本名黄筱龙,网名黔中凡人,70后,贵州务川人,苗族,从军二十五载,多次立功受奖,军转干部,出版文集《走向世界屋脊》、长诗《真心英雄》(与人合著)、散文集《小溪慢流》。编有《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研究文集》《贵州省国防教育手册》《奔向小康路上的老兵》等书籍。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员。

作者: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