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预制菜的市场,自己能把自己玩死。
2024年以前,我是坚定的预制菜支持者,认为预制菜是时代的产物,是食品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
预制菜做到了厨房用料标准化,在工厂中预先对食品原料进行统一加工烹饪,做到“去厨师化”,完成了“中餐工业化”,加之上面的政策也在支持,风投资金,厂家都在抢这一块价值数千亿的大蛋糕,大家都觉得好,规模增加了几十倍,预制菜产销两旺的发展了好几年。
如今的预制菜,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已经铺满了整个饮食圈。外卖、小酒馆、日料店、快餐店、星级大酒店。。。全都是预制菜的身影,你想不吃到都难。
我曾经还写了一些文章挺预制菜,但我太天真了,太理想化了,单纯的认为预制菜这种中央厨房式的集中烹饪出餐,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要远远小于小饭店,味道上也会更有保证,但我忽略了不良厂家的追逐利润的劣根性。
2024年,只需要3个月,就让预制菜把我打的体无完肤,信心全无,再也不想吃,彻底变成预制菜的“黑粉”。
2024年的春节,早早的就在饭店预定了几天的饭菜,用来招待亲朋好友,预定的时候明确告知不能点菜,只能选择套餐来上菜,想着春节期间厨师少,服务人员少,也就认可了饭店上套餐的情况。
饭店装修的挺好,餐具也精美,但盘子里面一大半装的都是预制菜,别问怎么知道的,预制菜和现做的菜还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即便有些菜品厨师又加了一些配料在里面,还是可以清晰的分辨出预制菜的底子。
一连吃了3天,只要是同款的菜,味道丝毫没有区别,还没入嘴就知道是啥味,搞的食欲大减,关键问题还不是菜品吃烦了这么简单,而是拉肚子!每天吃完必拉肚子,一连拉了三天,最后我进饭店就产生恐慌,菜品不想动筷子,想吃点糕点啥的垫垫肚子,没想到糕点也是预制菜!
似乎世界被预制菜占领了,我对饭店的美食不抱希望了。
315晚会,看到用槽头肉制作的梅菜扣肉,我默默的看着冰箱里放的盒装梅菜扣肉、盒装夫妻肺片陷入了沉思,悄悄的扔掉了,说实话这些梅菜扣肉的味道还是可以的,但回想起来自己和家人曾经吃的那么开心就一阵反胃,当时还在想,这梅菜扣肉一份不到10块钱,比自己做省事省钱多了,真的是物美价廉,不过价确实廉,物真的不美。
如今我对预制菜已经彻底变成了“黑粉”,和朋友去饭店吃饭,最先考虑就是谁家不是预制菜,谁家是厨师现做的,只要是现做的菜,味道差点也可以接受,越来越喜欢农家菜的味道,没那么香,但吃着纯净一些。
预制菜这东西,我暂时不会再吃了,也不会推荐给朋友和家人吃。
我最近一直在想,国外的罐头文化已经数十上百年都没问题,为什么好好的预制菜才发展几年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大概是因为不法厂商为了利润不择手段吧,只要能赚到钱,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也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中国的预制菜还能不能有?我想是可以有的,但一定要先规范,再发展,先定标准,再上市场销售。建立最严格的检测、检验体制,对预制菜的原料、配料、添加剂、生产过程等都要有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生产透明化,规范化,溯源化,让消费者吃的放心,对已经发现问题,不注重食品安全的问题企业,要罚到他们痛,罚到他们不敢,追究他们的责任,中国的预制菜食材重新回到正规。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分享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