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家好呀~
小时候家里穷,形成了“穷人思维”的习惯。以为“便宜货”越多越省钱;高端奢侈品,那怕是高仿版拿出来倍有面子。
过了35岁,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我开始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在这个阶段,我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更加注重精致而又极简的消费观。
以下10样东西,我也是在过了35岁之后才明白的“不买”消费观。1、昂贵的奢侈品:
记得十年前,毕业没多久,一位女同事在坐公交车上班时,颈上的金项链被当街暴抢!颈上留下一条深深的血印。
然而,令人叹息的是,大多同事不是给予同情与安慰,反而说她太过张扬了,忘记了中国传统的“财不露眼”的教训!
所以,高端奢侈品、名贵包包、金银珠链这些高端消费品现在都一一与我“绝缘”了。我既不需要用它装点门面,同时,也为了降低消费支出,提高居家人身安全。
2、过多的服装:
实际经常穿着的衣服就是那么几件套?何况时尚潮流变化太快,咱也不再为追逐潮流而疲于奔命了。我现在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而不是盲目追求潮流。
3、高糖高脂食品:
前几年单位组织体检,一向健硕的我居然被查出有轻度脂肪肝。从此以后,我就开始有意减少对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高糖食品因为摄入过多的热量,长期食用高糖食品,容易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4、过于昂贵的电子产品:
不瞒你说,超过1500元的手机我基本不买。因为我需要的手机功能都已经得到满足了!至于什么ipad、mp4、随身听统统不要。我用的电脑也是不超过1000元的一体机。

(自用的一体机电脑)
5、过度的美容护肤品:
除了夏天用到一些防晒霜、冬天用一些防干燥的护手霜和洗面奶。其他美容护肤品我基本不买。因为我相信: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才是最佳护肤品。
6、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记得央行前行长说过:年收益超过5%的金融产品就是高风险产品,随时有爆雷的风险!
在过了35岁之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资产的安全和稳定。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如股票、虚拟货币等,我已经基本不沾边了。
7、太多的家居装饰品:
家居装饰品虽然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过多的装饰品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又难以收拾整理。
8、难以消化的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重的一部分,但是有些食品并不一定适合我。难以消化的健康食品,如生食、冷食等,不仅可能对我的身体造成负担,而且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9、不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
跑步机、健身器材这些运动器材确实给人们随时锻炼身体提供了便利。但是,我更喜欢去公园跑步、运动场中打球、骑自行车、爬山这些运动。
到自然中去,既可陶冶身心,又可锻炼身体。这是更适合我的锻炼方式。岂不乐哉!
10、不实用的生活小物件:
以前很喜欢在门后挂些小物件,在床顶挂一串小风玲,以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诗情画意。现在,这些不实用的生活小物件,只会占用我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有时还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过了35岁之后,我更加注重去繁就简,提升生活的品质感和幸福感。
以上共勉,我们下篇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