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文章,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03-20 05:38:56

《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

国人都爱面子,名人更怕批评。正如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所指出的,人人都爱听表扬的话,而一听到批评的话往往会火冒三丈。所以,写文章难,写批评文章尤其难!近日《书法报》发表杨卫列先生的文章,笔者看罢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写批评文章的确要斟酌再三,慎之又慎啊!现将原文照录如下,以飨读者。

批评家的基本素养

杨卫列/文

前段时间,《中国书法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很是赢得了圈内圈外的一片叫好声。但就在这一片叫好声中,也出现了若干难得的批评之音。以王世国先生撰写的《〈自叙帖〉非是‘干谒’》《赏读〈千字文〉不够精准》文章为例。不过,在读了这些批评文章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其批评的是否正确,而是批评家的基本素养。那么批评家的基本素养都有哪些呢?

一、不迷信专家。作为一档普及兼提高的书法专题节目《中国书法大会》,其邀请的点评者无疑都是书法领域的专家,或虽不是书法领域的专家,但其研究也肯定与书法领域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前者如点评嘉宾邱振中、叶培贵、李刚田等,后者如蒙曼则是。

不过,由于现代学科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在隋唐书法研究方面堪称专家的,在明清书法研究方面未必就是专家。就算是书法研究某一领域的专家,但也未必就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全知全能者,更别说那些跨界发表的所谓专家言论了。

因此,作为一位有素养的批评家,对专家之言就要敢于怀疑,切不可对其盲目迷信,匍匐在其脚下。王世国先生就是如此。设若王先生对邱振中教授、蒙曼教授的言论照单全收,丝毫不敢怀疑,那这两篇质疑文章压根儿也就不会出现。

二、拥有比较丰厚的知识储备。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书法大会”的播出,堪称盛况空前。“央视频”六小时观看量突破900万人次。截至节目结束的7月8日,全媒体视听率0.61%,累计触达受众5.43亿人次;全媒体受众规模1.64亿人,其中新媒体用户规模占14.77%,年轻观众占37.51%。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庞大的受众规模,为什么撰文质疑专家的言论那么少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受众不具备与质疑相关的知识储备。既如此,质疑自然便无从谈起。譬如我,因为对怀素、对《千字文》素无研究,所以于邱教授、蒙教授的言论,我只能被动接受,也不能、不敢发出自己的质疑之声。而王先生就不一样了。他在这两个领域一定是有着相当的知识储备的,因此当他听到邱、蒙两位教授的言论之后,他相关的知识储备便一下子被触发、激活了,于是质疑之文也就应运而生。

三、平和的批评方式。平和的批评方式首要的便是尽量客观地陈述事实。当你把事实一一陈述出来之后,结论便不言自明。譬如王先生的《〈自叙帖〉非是‘干谒’》一文就是如此。

首先,怀素写《自叙帖》时早已名满天下,帖中书写的当时人们对他狂草的赞誉便是明证。因此,说怀素通过《自叙帖》“干谒”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大历二年(767年),怀素离开长沙至长安时,已是“江岭之间,其名大著”。到长安后,也并非举目无亲,而是有广州刺史“亚相”徐浩、表叔钱起(翰林学士、考功郎中),以及礼部侍郎张谓、表兄邬肜(金吾兵曹参军)等人的引见或举荐,所以怀素通过《自叙帖》“干谒”便失去了必要性。

而尤其重要的是,《自叙帖》最后清楚地写着“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即大历十二年,而怀素早在大历七年冬就离开了长安回到家乡,这有当年钱起的赠诗《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为证。因此,说怀素通过《自叙帖》“干谒”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如此条分缕析,虽然文章标题就旗帜鲜明地否定了邱教授的观点,但邱教授也不能不虚心接受。平和的批评方式要充满善意,而这就要求批评者不能得理不饶人,不能对被批评者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更不能通过言语对被批评者进行人格侮辱,而应对批评者抱有必要的尊重,以平等的态度面对被批评者,阐述自己的看法。

而这一点,王先生也做得极好,他不会因为自己有理便言辞过激,而是处处尊重专家。如此善意的批评,专家又怎能不虚心接受呢?

(原文截于2023年11月7日《书法报》)

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0 阅读:0

八公山人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