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总是好动坐不住?专家支招:这3个误区要避开,这3个关键要把握

敖爸聊教育 2021-09-14 16:02:35
对于大脑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来说,周遭的事物都很陌生,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是他们宝贵的特质。不过,因为孩子对自己身体动作的掌握能力有限,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也不足,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孩子好动的一面。不得不说,他们那旺盛的经历和探险精神往往让父母心惊胆战,必须时时注意他们的安全。

引子

敏敏从小是个好动的孩子,他的精力好像永远都用不完。自从学会了走路之后,敏敏就把家里当成了跑马场,跑跑跳跳的,根本就不能安静下来。全家人最担心的就是敏敏会不会在哪儿摔倒?或撞到哪儿了?每次带敏敏外出去外面餐厅吃饭,就算事先已经对他千交代、万嘱咐,最终还是很难避免发生撞翻桌椅、碰倒杯碗、满场乱跑的“事故”。

原本以为敏敏可能是因为年纪还小,想着孩子再长大一些就会更懂事了,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好动的行为就会慢慢好转。但是,现在一年级上学期都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可敏敏好动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是变本加厉。这不,在上个学期末到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就给敏敏妈妈交了个底,这时,敏敏妈妈这才知道自家孩子上课时一直喜欢跟同学讲话,下了课更是一下都没有消停,经常在走廊上奔跑,险象环生,不是差点撞到别人身上,就是差点被别人所撞倒。这让敏敏妈妈不禁担忧起来。

类似敏敏这样好动的小朋友在现实中并不罕见,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给不少家长平添了很多的不安和烦恼。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去帮助像敏敏这样的孩子呢?

01 孩子“好动”背后的真相,其实是孩子身体的一种需要

就如同每个人的个性都各不相同,每个孩子喜欢的活动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总体偏好动态活动;而有的孩子则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独自坐着看书或玩玩具,总体钟爱静态活动。

我们发现,喜欢动态活动的孩子,每天身体需要的活动量比较大,他们好像总是有充沛的精力等着释放,很难安静下来;如果在遇到需要长时间安静的情况时,比如要安静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等等,这种动态类型的孩子就容易出现坐不住、不断变换坐姿或一直说话等行为。

按照权威专家的说法,孩子每天需要的活动量,实际上在出生时就已经设定好了。活动量大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不断尝试伸展自己的手脚,因此常有手脚伸出婴儿床栏杆外的情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可以做到的动作越来越复杂,像翻身、走路、跑步等,孩子对环境的探索方式也就越来越多。

除了活动量之外,对生活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也是孩子的特质倾向之一。每个孩子好奇心的强度,以及探索事物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孩子会先从旁观察,而有的孩子会慢慢靠近,还有的孩子则会选择直接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好奇心强的孩子如果碰巧活动量又大,就会出现优先以肢体动作去探索环境的行为,比如:看到新鲜的东西,手就会直接伸出去触摸;看到新玩具,还不知道要怎么玩就立刻开始试着“神”操作一番,这种类型孩子的好动已经初露端倪。

好动的孩子常被大人叮嘱要安静和乖乖坐着不要乱动,然后父母会发现,孩子通常一开始也愿意配合,只是安静不了多久,又会忍不住开始多话、坐不住、跑来跑去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好动的孩子其实是非常需要父母的理解,他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安静地坐着无法满足他所需要的身体活动量,因此身体自然而然地会找事情做。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这一心理发展特性,无疑就对孩子的种种曾经我们不可理喻的好动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好动是孩子的一种身体需要”的观点。

因此,如果你每次带孩子到需要安静的场合,如书店、图书馆等场所,孩子都无法规规矩矩地待着;或者每到一个新环境孩子就到处乱跑,那么,我们先别急着给孩子贴不懂规矩的标签,不妨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

“孩子不是不懂规矩,只是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有喜欢用身体触碰、动手操作等方式去探索,既让自己可以充分释放身体能量,又能达到探索环境的目的。”

这样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以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02 面对孩子的“好动”问题,父母一定要避开这三个误区

面对孩子的“好动”问题,父母一定要避开以下这三个误区:

误区一:通过静态活动来矫正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动来动去是因为定力不够,只要多安排一些需要静心的活动,例如下棋、画画等方式来磨炼心性,天长日久,孩子就会逐渐变得稳固成熟起来。

这想法初看起来好像没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好动的孩子所需要的正是释放旺盛的能量,如果强迫孩子从事安静的活动,不仅无法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反而会让孩子积累更多的挫折感和不愉快的情绪。因此,父母千万不要期待用静态活动的安排来改变孩子好动的特质。

误区二:放任孩子探索新环境

好动的孩子通常对周边环境尤其是新环境很好奇,如果父母一开始就放任不管,任他自由去探索,比如在公共场所或动车上放任孩子,他会很容易不自觉地破坏环境、触犯公共规则及干扰他人等,并使得他在后续融入新环境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没有谁会欢迎和接受一个人见人厌的“熊孩子”。

父母最好提前和孩子说明在这个环境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带孩子一起学习要遵守的规范要求,并陪伴孩子一同进行一段时间的活动,在确认孩子熟悉环境、了解规范、清楚活动方式及安全事项之后,再让他自由探索和选择。

误区三:惩罚孩子犯错之后的补偿行为

有时候,我们即使事先做了规划,预想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孩子也做好了相关的约定等等,但这并不代表着孩子就一定会做到百分百地遵守。现实中,孩子常会因为太过于兴奋而忘记原先和父母说好的约定,通常在犯错后才会想要通过做点什么来弥补过错,但这时的父母可能会因为生气、烦躁、紧张而大声斥责孩子,结果把孩子渴望表现良好的补偿动机和善意都给抹杀了。

比如,当孩子不小心打碎玻璃瓶时,他可能会出于补偿过错的心理而立刻伸手去捡拾碎玻璃片,而尚处在惊吓中的父母,往往会出于担心孩子被碎玻璃割伤而失去应有的理智而大声斥责,要孩子站到一边去。但是,这样的过度反应反而会很容易造成父母被自己的情绪所绑架,从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愧疚和害怕心理,也漠视了孩子想要承担后果的责任感。

建议父母在平时要从提升自我觉察、安顿情绪的能力做起。这样当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能够很快平静下来,再带着孩子一起面对后果、承担应有的责任。例如回到前面的案例,父母就可带着孩子去拿扫把,请孩子将玻璃碎片用扫把扫进畚斗里,避免用手捡拾玻璃可能被割伤的风险。等这些情况处理完之后,父母再和孩子讨论事情发生的过程,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03 解决孩子的“好动”问题,父母一定要把握这三个关键

解决孩子的“好动”问题,父母一定要把握以下这三个关键:

关键之一: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

之所以提出要给好动的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主要是由于这类型孩子的活动量较大,父母在为孩子安排生活作息时,要先顺应孩子的活动量需求,给动态型的活动尽量多分配一些时间,像骑儿童自行车、去游乐场玩、游泳等,让孩子过剩的精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孩子开始读小学之后,每天待在教室上课的时间比起幼儿阶段要增加许多,能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需要孩子花费很多精力学会控制自我,让自己待在教室里好好上课。等到上完一天课程放学回家之后,几乎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好好控制自己了,再加上如果在学校期间的活动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体能消耗不够,回到家中就更容易出现失控的行为。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充足的活动量和适当的放松空间,建议父母在孩子每天放学后,为他们安排适量的运动或户外活动,让孩子每天能有充分释放活力的时间。

关键之二:要给孩子安排动静穿插的活动

除了给孩子保证适量的活动之外,也要协助孩子发展必要的自制力,而要达成这一目的,父母就要尽量给孩子安排动静穿插的活动。

1、父母在平时可以多和孩子玩控制身体的游戏。比如,我们在小时候经常玩的“木头人”游戏就可以传承给我们的孩子来玩,具体玩法是:当孩子听到“木头人”这三个字时,必须马上停住,维持当下的动作。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2、父母可以和孩子创造一些小活动,让孩子逐渐养成动静自如的习惯。例如,在公交车上或其它需要安静的场所,父母可以和孩子玩“看谁最厉害”,即比赛看谁可以最久坚持不说话。不过,在进行这个活动时,父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和孩子的互动上,而不是对孩子不管不顾的,或只顾自己玩手机等。也就是虽然不说话,但是仍然要和孩子交换眼神,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注。凡此种种,都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自己身体能量的优势,把能量用在好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别忘了,在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时,也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不断给予孩子鼓励的话语。

以外出用餐时坐在位置上时间的长短为例,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在无意识下可以持续坐在座位上多久时间,以这个时间作为评估要求的基准值。例如,孩子通常乖乖坐在椅子上15分钟后,就会开始挪动屁股、转头看别的地方等等,那么,孩子可以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的时间基准值就是15分钟。一旦孩子大部分时候都可以静坐15分钟后,就可以把目标设定在比他现有能力再多一点的基准上。比如,增加5分钟,变为20分钟。等到孩子能安静坐在位置上20分钟后,再逐渐提高标准。

3、在每次外出前,提前准备好孩子喜欢且可以安静进行的小活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必须带孩子到比较安静场合的机会,这也是帮助孩子学习自我控制的好时机。父母可以事先和孩子一起准备好适合安静场合的小活动,比如一起画画等纸上游戏。

此外,也要记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允许孩子离开座位到外面活动一下,甚至刻意安排孩子去帮忙拿东西或做点别的什么事情,等孩子回到座位上时,他又可以安静坐上一段时间。当孩子做到时,父母一定要给予相应的肯定和赞赏,这些做法都能强化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4、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来调整动静穿插的活动和节奏。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需要较多的外力协助,父母可以帮孩子决定、准备适合安静情境的小活动。比如,在孩子需要到外面活动一下的时候,提早主动询问孩子“现在想和爸爸一起去外面走一走,是吗?”“宝贝,去书柜里帮妈妈拿一本书好吗?”等等。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父母就要让他有更多的自主权来选择,安排自己的活动,无论是阅读、绘画,听音乐,或者动手做小手工等等,只要是孩子自己决定的,他们就会更愿意投入精力和心思去做。另外,也要鼓励孩子在感觉到身体需要活动的时候,应该主动向父母表达出来。

关键之三:要主动给孩子提供当小帮手的机会

父母在平时可多邀请孩子担任小帮手,比如帮忙拿东西、擦桌子、扫扫地等,让孩子通过帮忙做事来释放高活动量的需求。当孩子完成任务后,一定要记得肯定他的表现,感谢他的帮忙,达到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目的。

父母在请孩子做小帮手时,要注意任务必须是孩子力所能及且安全有保障的。此外,父母也要记得将焦点放在孩子愿意帮忙的动力上,而非事情做得好不好的结果上。

结语

“好动”的孩子,在生活中总是不断犯错,总是让父母牵肠挂肚的。尽管他们在表面上可能装得很镇定,内心深处却常常涌动着一种不安。他们从一开始对事物感到好奇、兴奋、开心,再到一不小心犯错变得惊吓、愧疚、害怕,一直到被责骂而感到难过、委屈、生气,其实那样的结果绝不是孩子所乐见的。

当我们知道孩子“好动”问题背后的真相:这只不过是孩子身体的一种需要。那么,我们就能放下对孩子的所有成见,能看到孩子更多的优点,让活力和好奇成为他们学习成长的动力,“好动”孩子的未来,如果能够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一样可以很美好!

0 阅读:17

敖爸聊教育

简介: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