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带着 1.69 亿全球票房狼狈下映。这个砸了 2.5 亿制作费 + 1 亿营销的 “觉醒童话”,如今连 2 亿门槛都摸不到,妥妥的血亏 3 亿起步。
上映期间热搜比票房热闹:女主瑞秋・齐格勒先是狂怼 1937 年老版 “过时”,又把白雪公主出生地改成 “暴风雪中”,气得网友翻出历史课本:合着您比格林兄弟还懂童话?
网友:王后到底嫉妒她什么?
更绝的是选角 —— 小恶魔彼得·丁拉基前脚抵制 “用侏儒症演员演矮人是文明倒退”,导演后脚整出 1 个侏儒 + 6 个普通人的 “政治正确矮人团”,直接把演员圈得罪了个遍。这哪是拍电影,分明是在化粪池里玩平衡木啊。
一、迪士尼:把 IP 祖坟刨了也要搞正确,赔到停摆算活该?
要说玩政治正确走火入魔,迪士尼称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2023 年《小美人鱼》把爱丽儿变成黑人妹妹,制作成本 2.5 亿,营销砸 1.4 亿(估计一半钱用来控评),结果全球票房 5.69 亿,按分账规则得卖 8.9 亿才能回本,直接亏出两亿缺口。
周边更惨:顶着 “乌漆嘛黑鱼尾” 的玩偶堆成山,哪个家长舍得让孩子抱着这玩意儿睡觉?
主题乐园新增的 “黑人爱丽儿互动区”,游客量暴跌 40%,工作人员私下吐槽:“孩子们看见她比看见后妈还害怕。”
到了《白雪公主》直接玩脱缰。瑞秋・齐格勒一边宣扬 “新时代公主不需要王子”,一边在片里靠男人推动剧情,人设分裂得比魔镜碎渣还多。IMDB1.6 分什么概念?慈禧太后在虎扑都能拿 2.22 分,这片子连封建老佛爷都不如。最骚的是迪士尼被骂怕了,紧急叫停《长发公主》真人版,早干嘛去了?
2022 年动画《奇异世界》更绝,主打探险 + LGBTQ+,制作费 1.95 亿,票房 7000 万,直接刷新迪士尼动画最差纪录。
给小孩看同性恋主角就算了,剧情还烂得像嚼过的口香糖,家长们当场炸锅:“我们带孩子来看冒险,不是来看政治课的!”
二、漫威宇宙:当超级英雄变成标签收集器,翻车只是时间问题
2021 年《永恒族》堪称政治正确集大成者:种族多元、LGBTQ+、残障人士全整上,制作成本 2 亿,票房 4 亿看似回本,可营销花了 1.2 亿啊!
角色塑造跟闹着玩似的:马东锡演个亚裔猛男,全程打酱油;聋哑超级英雄除了比划手语,毫无个人弧光。
最搞笑的是反派设定 —— 一群永生者居然为 “要不要拯救人类” 吵了俩小时,合着灭霸响指白打了?烂番茄 47% 新鲜度,MCU 口碑垫底,粉丝吐槽:“这哪是超级英雄,分明是联合国开会模拟器。”
漫威的问题在于把 “多元化” 当成 KPI 来完成。
《永恒族》之后,《惊奇队长 2》直接票房腰斩,证明观众对 “正确超英” 早就审美疲劳。当超级英雄的超能力变成 “代表某个群体”,当拯救世界的动机变成 “完成多元化指标”,故事也就死了。
看看人家 DC,《闪电侠》加了点正确元素发现不对劲,直接雪藏《蝙蝠女》,虽说损失几千万,但及时止损比硬刚强啊。
漫威倒好,非得在正确的路上走到黑,直到凯文・费奇发现钱包瘪了才开始反思,早干嘛去了?三、行业怪象:奥斯卡新规成紧箍咒,所有人都在演皇帝的新装
好莱坞集体失智的根源,在于 2022 年奥斯卡搞的 “多元化准则”:想提名?
必须在种族、性别、性取向等至少两个领域达标。这下好了,环球影业拍了个《哥们儿》,号称 “首部全 LGBTQ + 主演电影”,制作 + 营销 5000 万,票房 1400 万,赔得裤衩都不剩。问题在于,这片子把同志爱情拍成了标签大杂烩,除了喊口号就是卖腐,连基本的情感逻辑都没有。
另一部《特工 355》更绝,全女性多元特工团,白人、黑人、拉美裔、华裔凑齐一桌,结果动作戏像过家家,台词全是 “女性崛起” 的口号,票房扑街 6000 万,环球含泪总结:正确不能当饭吃啊!
华纳更惨,《蝙蝠女》都拍完了,试映时观众吐槽 “正确元素比打戏还多”,直接雪藏不卖了,1 亿制作费打水漂。
但人家学聪明了,后来拍《奥本海默》老老实实讲故事,5 亿票房证明:观众要看的是诺兰的脑子,不是政治正确的帽子。可迪士尼偏不,非得梭哈到底,觉得自己是童话王国,观众就得买账。结果呢?
《白雪公主》让魔镜照出原形:当你把经典改成四不像,把观众当傻子教育,市场就会教你做人。
四、幡然醒悟?大佬们的止损课迟到了五年
现在好莱坞终于开始刹车了。迪士尼新 CEO 鲍勃・艾格承认错误:“我们把多元化搞成了 KPI,忘了观众要看的是好故事。” 于是暂停所有经典 IP 魔改,砸 20 亿搞原创剧本。
环球更直接,《奥本海默》用诺兰的脑子打败正确的口号,证明严肃题材不需要贴标签。华纳雪藏《蝙蝠女》后,新《超人》项目明确 “角色优先于身份”,口碑回暖。
最打脸的是小恶魔比特别拉基,当年抵制矮人选角,现在看着同行失业,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 政治正确的锅,最后还是底层演员在背。
回顾这五年,好莱坞像个喝多了的醉汉,抱着 “政治正确” 的酒瓶猛灌,结果摔得鼻青脸肿。迪士尼赔掉三个亿,漫威砸了口碑,环球华纳交了学费,说到底都是同一个毛病:把电影当成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忘了观众走进影院是为了看故事,不是来上政治课的。
《白雪公主》的惨败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 —— 当大佬们终于明白 “正确不能当饭吃,故事才是硬道理”,或许好莱坞才能从这场魔幻现实里醒过来。毕竟在观众眼里,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性向,故事烂就是原罪,票房毒药不分正确与否,只分好看不好看。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多元化是好事,但得用对地方。
把黑人小美人鱼、觉醒白雪公主硬塞进经典 IP,不如多写几个原创的少数族裔主角;在动画里塞 LGBTQ + 元素搞 “教育”,不如拍部真正尊重观众的成人向作品。好莱坞最该明白的道理是:观众支持的是真诚的创作,不是投机的正确。
下次再想搞什么 “多元化里程碑”,先问问钱包答不答应 —— 毕竟赔到尿血这种事,就算是迪士尼,也经不起几次啊。
Youre Not Alone
皇后: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墨镜:黑雪公主。皇后:尼玛
集雨轩主人 回复 04-14 06:48
不不不……是人猿公主……
妖怪
青蛙王子,我看到的最早的好莱坞正确动画,女主是黑人,露脸不超过五分钟,全程被变黑🐸大冒险,正确元素够多了吧,动物、黑人、大女主。
视听音乐疯
不是好莱坞意识到错误,而是推崇“政治正确”的老拜下台了,川普上台直接一脚将前任留下的“政治正确”烂摊子踢进了粪坑,好莱坞墙头草们见状马上撇开“政治正确”的大旗扑进了川普的怀抱。[吃瓜][吃瓜][吃瓜]
用户10xxx35
外国人的脑子有病
王佳雨
好莱坞自古以来都在政治圈里,迪士尼当年赶走了卓别林。
用户14xxx46
漫威加入迪士尼之后就没岀过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