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柴静推出了《穹顶之下》节目。
本想将焦点放在雾霾问题上,提醒观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可谁也没想到,她却因为一句话彻底毁了自己的事业。
被观众指责“崇洋媚外”,整个人更是彻底“销声匿迹”。
那么离开公众视野9年后,如今的她过得怎么样?
01
柴静的辉煌人生,是从2001年开启。
那时她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顺利进入央视。
并且成为《东方时空》的记者兼主持人。
磨砺两年后,她开始担任《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
而这就意味着,柴静已经得到央视的初步认可。
可是对于柴静而言,目前的成就还远远不够。
她希望自己的名气再大些,野心也在不断充斥自己。
于是,她等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2003年,非典爆发。
网络不发达的情况下,没有人知道病情的具体情况。
只能隐约察觉到它的严重性。
对于病情未知的恐慌,在整个国家蔓延开来。
当时的情况,用人人自危来形容毫不夸张。
而前往实地报道的记者,也被冠上“危险”的标签。
就在此时,柴静主动站出来。
她愿意放下自身的安危,向国家和民众去报道最新病情。
她明白其中的危险,但也能看到其中的荣誉。
而且当时的柴静,才27岁。
或许是因为年轻无所畏惧,也或许是因为野心的促使。
总之,她成为首位报道非典的实地记者。
在柴静的报道下,公众知道了最新的情况。
并且在看到央视记者现身的时候。
更能明白国家对本次病情的重视程度。
所以,无论是表面的病症,还是内心的忐忑。
柴静都在某种程度上,抚平了公众的情绪。
而她也借此一炮成名。
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位面对非典勇敢无畏的女孩。
在非典中,柴静连续3天内6次进入隔离区。
为国家汇报上最新的病情数据。
只身入难关,孤勇换荣誉。
柴静很勇敢,而且她也很幸运。
同年底,柴静成为“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在困难面前不顾个人安危。
大是大非面前能明白什么是正事。
不管柴静最初的心内所想。
她都在非典中做出了牺牲。
同时,她也成就了自己。
后来,柴静在央视备受重视。
2006年还推出自己的专属节目《柴静两会观察》。
还被评作央视的品牌栏目。
2009年,柴静不再担任记者。
也离开了《新闻调查》节目。
不管这个节目曾带给她多少荣誉。
她都必须要奔赴新的世界。
在央视的时候,柴静主持过很多节目。
《24小时》《面对面》《看见》都是她的节目。
而柴静也凭借出镜频率,让观众印象深刻。
2013年,柴静出版自传作品《看见》。
讲述过往10年的记者生涯感悟。
这本书在当时销量直接超过百万。
而柴静也凭借文采,被称作“公知女神”。
可惜她的辉煌,也止步于这个称呼。
02
当时的柴静,事业上所向披靡。
有公众的喜欢,也有自身的底气。
说是人生巅峰也不为过。
所以在第二年,她从央视离职。
准备靠自己的能力大干一场。
可她却不知道,现实并不容易。
在央视的时候,有人提点有人帮助。
公众对她也带着“央视”滤镜。
所以央视主持人的成功都是必然。
但脱离央视,很容易就“不受控”。
2015年,柴静拍摄纪录片《穹顶之下》。
她走访于各地,调查雾霾根源。
自己花费上百万,制作周期长达一年。
甚至国内外来回奔波。
任谁都能看出来柴静对此的重视。
可等到最后,她却没等到期望中的效果。
甚至得到的评价是“没什么用”。
早在2010年,柴静还在主持《面对面》。
节目特地邀请到丁仲礼院士。
因为在此之前,国际上已经有了“减排方案”。
而且是发达国家联合提起。
希望发展中国家能带动环保理念,减少污染。
很明显,发达国家已经不需要过多研究设施。
所以他们理直气壮提起“减排”。
可发展中国家依旧需要不断发展。
那么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牺牲掉节能减排。
若是减排,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停止发展。
请问中国该如何回应,才能达成双向保障呢?
对此,丁仲礼直接否定。
表示放弃碳排放,就是放弃发展。
可柴静却不同意。
因为在她看来,环保理念高于所有。
其实如此看,只是两人观点冲击。
柴静之所以被攻击,都是因为她的语气。
采访间处处透露出西方国家的优越。
反而对中国“满是不屑”。
丁仲礼院士,也没惯着她。
一句“中国人是不是人?”
让柴静哑口无言。
她不能当着镜头的面否认。
可心里恐怕却没有很赞同。
不然她的表情,就不会如此僵硬。
此时的她,对西方国家已经很崇拜。
事实上,柴静的翻车早有预告。
2013年,正是柴静事业最好的时候。
被爆出前往美国生产。
更是让孩子出生就拥有美国籍。
为此,她不惜离职也要奔赴美国。
事情曝光后,柴静的遭受不小的冲击。
但她毫不后悔。
怀孕期间,柴静被诊断出孩子有肿瘤。
以至于孩子刚出生就要遭受手术。
生活在北京多年,柴静早已习惯雾霾。
可她不想让女儿也遭受雾霾的干扰。
所以才有了《穹顶之下》这档节目。
看似大义凌然,实则只是为了自己人。
以女儿患肿瘤来探讨雾霾问题。
柴静扬言是自费拍摄。
却被爆出投资方式是外国机构。
节目中用了数据上百项。
可最后却被质疑数据造假。
而她自己也被扒出言行不一。
生活中开汽车出行,本就不环保。
哪来的脸在纪录片中呼吁别人呢?
又或者,她质疑的环境问题只是表面。
只是想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合适的借口。
此事之后,柴静就很少再出现。
后来得知消息时,她已经移居国外。
那么柴静如今的生活究竟怎样呢?
03
如果从事业历程来看,柴静很普通。
靠着自己的拼搏才得到重用。
可若是从家世来看,柴静一点也不普通。
父母的具体工作,现在都扒不出来。
柴静年幼时,住在祖传宅子里。
宅子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可以看出家族底蕴深厚。
那么小资人家,会如何培养孩子?
吃饱喝足,身体健康,散养就行?
还是拼尽全力,把孩子送上更高的平台?
普通家庭尚且都是后者。
更别提手握资源的大家族。
父母忙于工作,柴静小小年纪就很独立。
4岁上小学,15岁上大学。
她似乎永远都比别人快一步。
对成功的渴望,是否也比别人更急切?
18岁时,柴静大学毕业。
可她却选择重头再来。
实习的时候,就在湖南卫视。
又去北京广播学院深造。
随后顺利跳槽到央视。
后来的名气和董卿不相上下。
一直以来,柴静的人生都很顺利。
当时的她,一定欣喜万分看着自己的成就。
对未来也充满期许。
可谁能想到,她的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
被公众厌弃后,柴静选择出国发展。
有网友曾在国外偶遇柴静。
经历风波后,她早已没有曾经的风光。
面容憔悴发亮稀疏,看起来老了很多。
脱离央视和国家后,还有谁会在意她?
而她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关键。
也或者是,经历舆论后只想过安稳的生活。
总之柴静没有再频繁出现。
公众对她的关注,只能从爆料中获取。
曾经的她是新闻的传播者,后来的她却成为新闻当事人。
每次露面都会引起关注。
但无一例外的是,公众对她的期许只是希望她“过得不好”。
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曾经的“大言不惭”。
曾经的“公知女神”,终究沦落为公众厌弃的对象。
可是归根到底,柴静怨不得别人,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若是她坚定初心,专注于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那么现在的她一定能得到“高地位”。
可惜她却半路更改目标,选择了其他归宿。
那结局是好是坏,也只能是自己负责。
其实,所谓的“公知”二字,指的究竟是什么?
有学识有素养,并且能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可也正式因为他们受到了认可,那一言一行就要更加注意。
只有不辜负公众的期许,才能对得起“公知”的标签。
结语
身为公众人物,言行处于高度的审视之下。
每一句话、每一个作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而柴静的经历则警示着所有公众人物。
在涉及公共议题时,应秉持更加严谨、客观。
否则再出名的人,也抵不过舆论的逼迫。
而对于公众而言,也需要在评判时保持理性与冷静。
以更成熟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公众人物的功与过。
唯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健康、理性的舆论生态环境。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网》|柴静家境曝光
《搜狐新闻》|《穹顶之下》引发热议
《中国新闻》|柴静离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