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这个寒冷的初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于2月6日晚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国家,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几天来,网上哀悼之声不绝,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缅怀与敬意。

在黄旭华院士逝世的悲痛时刻,他的侄女不顾路途遥远与夜深人静,毅然从山东赶往武汉,只为能亲自送别这位敬爱的长辈最后一程。深夜的火车站,灯光昏黄,她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坚定。乘坐最快的列车,历经数小时的奔波,当她踏入武汉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对伯父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2月9日,当武汉市民自发排队吊唁黄旭华院士时,这位侄女也终于赶到了吊唁现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内,气氛庄重而肃穆,黄旭华的遗像慈祥而亲切,四周用鲜花摆成的潜艇和海浪形状,仿佛在诉说着他一生的辉煌与奉献。侄女步入吊唁厅,轻音乐《送别》在耳边低回响起,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在吊唁的人群中,侄女看到了许多陌生而熟悉的面孔。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孩子,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他们手持鲜花,神色庄重,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黄旭华院士的敬仰与哀思。侄女深知,伯父的一生不仅属于他自己,更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的离去,是科技界乃至整个国家的巨大损失。

在吊唁的过程中,侄女回忆起了与伯父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科研、关于人生、关于国家的深刻对话,如今都化作了心中最宝贵的记忆。她深知,伯父虽然离去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深夜的武汉,寒风依旧凛冽。但吊唁现场的人们心中却充满了温暖与力量。他们相信,黄旭华院士虽然离去了,但他的事迹与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黄旭华的侄女在深夜的吊唁中,不仅送别了一位敬爱的长辈,更深刻体会到了伯父一生所追求的信仰与坚持。这份精神遗产,将成为她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指引她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