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注重源头解纷,减轻企业诉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强化因案施策,精准发力,助力企业纾困解难……2023年以来,龙岩市武平县人民法院持续探索司法服务新途径,以“三招”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注入司法能量,不断厚植营商环境的法治“沃土”。
法治护企有“新招”“今年经营状况怎么样?是否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法律帮助吗?”这是在园区法官工作室常常响起的声音。
2023年4月,武平县人民法院“园区法官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武平县人民法院落实司法为民、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窗口,“园区法官工作室”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这番创新举措下,武平县人民法院收获的是一张张笑脸。
“谢谢林法官,我终于拿到工资了,孩子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农民工钟某紧紧握着武平县人民法院法官的手连连道谢。
原来,该公司因受市场行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拖欠50余名农民工工资。武平县人民法院考虑到涉案人数较多、且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立即前往该公司开展诉前调解。
“能和解就无需再立案,案件信息也不用披露上网,毕竟你们是做企业的,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诉前调解中,法官为该公司负责人释法、明理,该公司负责人当场同意对农民工工资数额进行确认,工人们也明确表示,愿意继续为公司提供劳动服务。最终,50余名农民工与该公司达成调解协议,拿到104万元工资款。
抓前端、治未病,需要的是听企声、问企需、解企忧。武平县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审判执行职能,发挥“园区法官工作室”、涉企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作用,深化全流程诉调对接机制,加强诉前调解规范化建设,完善诉前甄别、分流、引导机制,加大诉前调解力度,提升诉前案件调解成功率。
聚焦惠企有“暖招”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武平辖区内已有各类大规模种植基地,“武平绿茶”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为名副其实的“茶叶之乡”。
挂钩桃溪镇江坑村的“茶园法官”刚到联络点,茶企负责人们就围上来咨询法律问题。
“法官,这些涉企法律条款,能帮我解读一下吗?”
“法官,商标权受人侵犯,该怎么办?”
为辖区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武平县人民法院设立“茶园法官”审判联络点和法庭茶业基地,聚焦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交易,为茶园茶农茶企提供“精细化”的法律服务。
服务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不仅是针对企业,更是面对参与茶产业的群众。
2023年,桃溪两位古稀老人对簿公堂,为的是长达二十余年的借款纷争。
收到诉状后,桃溪法庭考虑到原、被告年事已高,且纠纷发生年代较为久远,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处理本案。承办法官多次前往老人家中了解实际情况,从事实、法律、情理方面晓以利害、明法析理,对双方进行调解。随着面对面的谈心疏导,两位老人多年的心结慢慢解开,最终握手言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2023年,武平县人民法院加强对茶农茶企的“向前”“向后”服务。“向前”加大对《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以“案例+法律+解读”相结合的形式增强法治宣传渗透力,为茶农茶企提供法律咨询和培训。“向后”加强茶农茶企等法律纠纷的巡回审判,采取向有关茶企等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函,建立涉茶案企业信息专报制度等,及时通报情况,并提出堵塞管理漏洞的整改意见,全面提升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司法助企有“实招”近日,申请人深圳市某科技公司与被申请人福建省某科技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因货物执行标准等问题,深圳市某科技公司向武平县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财产保全申请。
武平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执行中发现,该企业仍在正常生产经营,发生纠纷只因双方存在争议。如果贸然采取冻结公司账户的措施,恐将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在执行保全事项可选择的情况下,执行法官前往公司,对保全设备采取“活封”措施,允许其正常使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一张桌子,几瓶矿泉水,近20人聚集在房间内,与法官围坐一圈,诉说着纠纷的来龙去脉。从一开始的激烈争吵,到之后的情绪缓和,法官始终耐心倾听。这是武平县人民法院调解福建某公司工人工资调解的现场。
2023年6月,74名工人与该公司产生劳动纠纷,武平县人民法院在收到该案后,联合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园区管委会,召集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愿意作出让步,一场系列劳资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不仅需要“软服务”,更需要“硬措施”。武平县人民法院制定《司法服务保障武平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落实15条举措为民营企业诉讼提供方便快捷、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开通涉企“立、审、执”绿色通道,组建破产审判团队,强化因案施策,创新模式,对8家企业或经营者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来源:龙岩市武平县人民法院
责编:黄慧儿
审核:方琮 高奇
■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 三明建宁:用法治筑好营商环境的“金窝凤巢” ■ 福州马尾:“小指尖”助力“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