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足迹遍神州《北京行》之十一|王小平感恩日记

同广文汇 2024-06-29 22:25:12

感恩回顾与展望《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文化巡源》之北京风景名胜篇(11)

《走进北京》

北京市: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世界一线城市。北京市还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夏奥会与冬奥会)。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2023年末,常住人口2185.8万人。

北京市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北京市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

北京市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蓟运河除外)。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主要山脉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

北京市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点三垡位于通州区,海拔7米。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印象》

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坐落在中国华北地区。它雄踞于广袤的华北平原北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燕山山脉蜿蜒于其北部和西部,成为天然的屏障,增添了雄浑之美。而东部和南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北京的地理坐标独特而重要的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关键节点。它与天津市相邻,两者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同时,北京还与河北省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关系。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北京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也使其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北京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魅力。历史遗迹与现代化都市相映生辉,无论是探索古老的皇城、游览壮丽的景点,还是品尝美食、感受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北京都将给人以振奋与自豪的力量。

北京,作为千年城邑,她拥有雄伟的皇家宫殿和建筑群;辉煌的古典园林;风格独特的名寺古刹;韵味无穷的文化和习俗。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我国教育重地,高校众多,几乎囊括了我国最好的大学。

走进北京,走进清华大学,认识祖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更深刻地懂得学习的内涵,从而奋发图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梳理中华五千年文明脉络,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薪火相传。感受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碰撞,了解北京的重要地位,激发爱国热情。踏上北京,饱览中华千年历史,一起聆听北京的心跳声!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元朝的大都,到明清两代的皇城,这里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漫步在故宫的红墙金瓦之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登上八达岭长城,可以领略到古代军事防御的雄伟壮观。此外,颐和园、天坛等古迹也让人流连忘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中轴线是指元、明、清时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北京市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千米。

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

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市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永定门、中华门、地安门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毁,后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北京市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

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城。

文化名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其中,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

“京味儿”文化:京剧、京城饮食、四合院、老字号、庙会等。北京市被《福布斯》列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北京市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等。

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中心(例如: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中心(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国家图书馆、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博物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等)。国际交往中心(各国驻华大使馆都设在北京、召开重要国际会议)

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璀璨夺目。走进北京,你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故宫那朱红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尽显皇家威严;天坛那圆形的建筑、独特的设计,体现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还有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见证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认识北京,就是在领略一段灿烂的历史,感受一种蓬勃的力量。

北京的文化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探索。它不仅是北京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2010.7.27北京天安门广场,长城

时公元2010年7月27日与佛山好友合家欢乐,观礼天安门,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广场内沿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矗立着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曾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反抗外国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斗争,更是共和国举行重大庆典、盛大集会和外事迎宾的神圣重地,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活动举办地和集会场所。

瞻英雄纪念碑,碑林独立裹清云,似忠魂守望河山,不禁肃然起敬,后有毛主席纪念堂,旁立武装革命石雕,栩栩欲活,势气逼人。追忆一代伟人卓勋一生,历艰苦而不馁,斩荆棘而开道路,一往无前,一心无悔,为人民而穷其一生心血,心里早已真挚鞠躬千万。

图1与张吉明、梅子、方石然、程妮、陈欢欢在大兴御林古桑园。图2左二洈水见证人李成芬

御林古桑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桑林,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前野厂村,相传自东汉年间就有桑树种植,曾在这里留下了“桑葚窑洼救刘秀,感恩图报树封王”的千古佳话,其中树龄最老的达500年以上,明清时期所产的桑葚一度作为贡品出现在皇宫院内。

一心回乡以守护大地捍卫健康、推己及人与文化传承的核心理念,际遇大兴安定御林古桑园承载着传承与发扬园区浓厚历史人文底蕴的重任,更兼具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使命任务积极打造一座属于大兴安定“慢文化”旅游胜地。

居庸关长城: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军事古关之一,历史上曾是守土戍边的雄关险隘。这里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素有“关沟72景”的美称,早在金代便以“居庸叠翠”名列“燕京八景”之首,清乾隆皇帝亲笔手书“居庸叠翠”。居庸关长城集雄、奇、险、峻于一身,东跨翠屏山,西跨金柜山,如鲲鹏展翅,全长4142米,古时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清乾隆帝的这两句诗,道出了居庸关的雄伟险要。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燕国就曾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历史上,居庸关是一个重要兵镇,建有南北券城、城楼、敌台、水门、户曹行署、粮仓、书馆等功能各异的配套建筑,关城的建设巧妙地利用西高东低,两山夹一水的自然环境,“据险制塞”,构成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迎恩坊是建在关城南门外的一座牌坊,旁边有一座凉亭,与牌坊成为一体。取名迎恩是指每一次守关将士作战胜利都会上报朝延,皇帝会派遣使者,带着奖赏的圣旨和金钱酒肉到关城慰问战士,以示奖励,守关大将要在此地摆香案供桌迎接圣旨和传圣旨官,牌坊因此得名迎恩。

南关主城门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自地面计算高31.8米,城楼悬挂“天下第一雄关”匾额。瓮城西侧有瓮城城门通往关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作战时可将敌人诱入瓮城,主城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有"瓮中捉鳖"之意,因此得名瓮城。

国计坊是由南关进入长城的第一座牌坊,取名“国计”是指国人大计所在,古时建此牌坊,意在警示居庸关是北拒强敌,南卫都城的关口,是国事军务的重中之重,百国大计所在,同时也是关城重要性的象征建筑。

居庸关云台,又称"云台石阁",位于居庸关关城内,是元代过街塔的基座,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至正五年(1345年)落成。占地面积471平方米。居庸关云台是一座下大上小的汉白玉石台座,呈长方形,台顶四周为雕花石栏及排水龙头,台子正中南北方向辟有一形状如半个八角形的卷洞。居庸关云台券门内外的浮雕和装饰均为藏式风格。

古代,居庸关外就是沙场,将士们直接面对的就是生死离别。守护居庸关的将士出征前都会在长短亭喝一杯壮行酒,并悲壮地留下“遗嘱”,以备不测。长短亭的名字就意味着“人生无常,或长或短”。

如今的长短亭是一组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筑群,3亭并峙,间接长短廊,前方湖水柳绿草翠,充满诗情画意。北关瓮城楼高21米,三重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建在10米高的城台上,通高31米。

城楼悬挂“天下第一雄关”匾额。一进北关瓮城门,迎面是北方镇守大神真武庙,后面是北关闸楼。从蹬道爬上瓮城楼,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两侧有碉楼。

居庸关都城隍庙是在中国城隍庙中地位较高的城隍庙,建于公元1368至1398年(明洪武年间),1997年重新修缮完成,是目前居庸关长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也是唯一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城隍庙前设有戏台一座,为年节祭祀时演出社戏、取悦城隍爷的地方,所以坐南向北,前台正对庙门内。

居庸关长城分为东山长城和西山长城两部分。东山长城有5座敌楼和1座箭楼,蜿蜒于翠屏山脊。东山最北面制高点上的是东山箭楼,坐北朝南。山上是5号敌楼,山下是水门闸楼。

居庸关地形险要两侧高山,中间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贯穿关城,长城与河道交叉之处,建有双孔圆拱水门,水门上有闸楼,内设水闸,借此控制门内外水量,洪水季节打开闸口,泄洪,枯水季节,储备河水供关城使用。

西山长城有8座敌楼和1座箭楼,以及烽火台等,蜿蜒于金柜山上。泮宫石坊为三间四柱石牌坊,主体材质为花岗岩,是儒学的棂星门,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由太监梁嵩出资修建。

马神庙位于居庸关关城南侧西山麓。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后毁坏。1997年重新修建。居庸叠翠石碑.指燕京八景之一,主要范围以居庸关为中心的居庸关景区。明代户部常设居庸关的衙署,负责后勤保障。户曹行署坐西朝东,衙署大门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大门有横匾“户曹行署”。

居庸关现有的仓储包括:永丰仓、丰裕仓、圆仓等,都是明代屯积军用粮草的场所,旧时关城与水路河流相连,军用粮草由水路糟运到关城,查收后,屯入仓储,最多时,仓储内要屯积14000兵马近一年的粮草。

以永丰、丰裕两仓为中心,山前峪中遍布粮仓,草场,借此防备敌军长时间围城,阻断粮路。 叠翠书馆因叠翠峰屏峙其前而得名,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14年)由泰安寺僧房改建而成,为习业儒生朝夕会讲之所。馆内藏书54部,以备诵览。现为居庸关长城博物馆。

2012.12.30龙潭湖公园

与马钗玥、张兰荣在北京天坛祭天。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祭天作为人类祈求神灵赐福攘灾的一种文化行为,曾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至清末,一直举行祭天典礼,绵延约五千余年,可谓源远流长。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0年),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建立的国家祭坛。自明永乐十九年起始,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祭天祀典,并与1918年改天坛为公园。祭天典礼延续了约五千年。祭天礼仪即从历史角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的祭天礼仪,展示中国的祭天历史即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

2012.12.30,姚永心、赵欣及美国归来留学生在龙潭湖公园和平会所共度元旦

2013年5月9日龙潭庙会,纪念北京建都860年系列之老北京城墙城门文化展。北京城自元大都建立,经明清两代扩建和修建,成为世界城市建设史上最壮丽的文化奇观,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崇文门、朝阳门、左安门、永定门、广渠门、右安门、西便门与古城墙见证了历史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北京。

龙潭湖东、中、西三湖,面积680多亩,比什刹海、后海、积水潭的总和还大,园内栽种各种花木,建成大型公园,龙潭湖的名称为梁思成所起。

龙潭湖公园为水景为主,突出龙和潭的特点,湖边有龙山,龙字碑林、百龙亭,古典建筑龙吟阁、龙形石雕和龙桥等。龙吟阁是北方园林独有的水上阁楼;龙潭景区由14座山峰组成,层峦叠嶂,瀑布从高14.5米的山石上直泄而下;东湖的中心岛上建成了滨香园,南边是茗香水榭,为一民族形式庑殿式厅堂,有一长廊伸入水中,尽头为一大理石茗香亭。

龙潭湖龙字碑林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它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汉、晋、北魏、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的“龙”字,还有中国龙形的演变,共有龙字229个。园内及附近有袁崇焕庙,夕照寺(古柏堂)、金代法塔、清代柳塘等古迹。

2013.3.6北京怀柔红螺寺巡礼

2013.3.6(正月二十五)与江上虹、吴宁、彭光强等在怀柔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上,距市区55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京北第一古刹和佛教丛林。红螺寺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丽传说而俗称“红螺寺”。北京流传一句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实际红螺寺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历史不比潭柘寺晚多少。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为十方常住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和超凡脱俗的净土佛国,千余年来在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地位。我国佛教净土宗的最后两代祖师——第十二代祖师际醒大师、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均与本寺有缘。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红螺寺背靠红螺山,前照红螺湖,在山环水抱之中,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寺周林壑荫蔽,藏风聚气,古朴幽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

环境幽雅,古木参天经年常青,四季花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竞秀。寺西之珍珠泉,碧透似镜,沸泡如珠,神泉之称;寺南之红螺湖,水波荡漾,溢彩流光。

佛图澄初创大明寺,唐太宗扩建大明寺,金世宗派高僧主禅寺,元代的皇家寺院,明熹宗赐大铜钟,清代重视红螺寺,开放时代的修复,红螺寺经过了千余年的变迁,这里的每一处变化,皆有迹可循。

东晋开山,到如今新世纪,红螺寺依旧保留着它那庄严的禅境之美。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佛教文化底蕴,松柏翠竹掩映下的青砖素瓦与苑林融溶合一,悠然而成的清净佛国,历经千年而始终兴盛不衰。

红螺寺前一座典雅壮观的三间四柱彩绘牌坊,上面是启功大师亲书的“红螺寺”匾额,下面是卢嘉锡副委员长题的“京北巨刹”。走过牌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翠竹掩映的影壁,上书“须弥胜景”。

相传,翠竹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植,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最早引种的一片竹林。清康熙三十二年,圣驾幸临红螺寺观赏这片竹林,当即让中官清点共计613株,令寺僧善加看护,现在已达百万株,被称为“御竹林”。它与寺里的“雌雄银杏”、“紫藤寄松”,并称红螺寺“三绝”。

大雄宝殿前便是著名的雌雄银杏,东雌西雄。据说,每换一次朝代,雄树便从根部周边新生出一株树干,不过现在周边的土地已被踩实,应该不会有新的树干长出,其中寓意不言而喻。大雄宝殿后面是三圣殿,殿前是红螺寺的另一绝“紫藤寄松”,由一株平顶松和两株藤萝构成,松高6米,枝分数杈,两株藤萝如龙盘玉柱绕松而生。犹如一把巨伞,遮荫面积达400多平方米。

清末慈禧太后也曾朝拜过红螺寺,就对神奇的“竹林”、“古银杏”和大殿后的“藤缠松”景观赞不绝口。尤其大雄宝殿前那两棵古银杏,东边的雌树清秀矮小些;西边的雄树更加高大粗壮,树龄在1100年以上,高达30多米,整个树的围度更有7米之多,虽逾千年但生机不减。

每年春天雄树开满淡黄色的小花,秋天不见果实;雌树春天不见花开、秋天却果实累累,人们觉得它们象天作一双、珠联璧合的夫妻,所以也称他们为夫妻树。金秋时节,银杏叶会呈现一片金黄,非常的壮观而充满贵气,历来被视为皇家富贵树,所以红螺寺是金秋赏银杏的佳选。

红螺寺的开山鼻祖佛图澄,是以“神异”著称的第一个僧人。据《高僧传》记载,他是一位精通咒术、了悟禅机,能洞察过去预知未来神通广大的高僧。西晋末年,佛图澄由于感梦来寻找中国北方佛教发祥地,二十余年无果。

东晋咸康四年他跟随后赵石勒、石虎北征段辽来到渔阳城(现怀柔地区),发现红螺山山形上部如舞动双翅的大鹏金翅鸟,下有佛祖成道时“触地印”瑞像,此山暗契圣教,瑞显佛仪,恰合他感梦之境,于当年创建此寺,起名“大明寺”,即红螺寺。

唐太宗扩建大明寺,金世宗派高僧主禅寺,元代的皇家寺院,明熹宗赐大铜钟,清代重视红螺寺,开放时代的修复,红螺寺经过了千余年的变迁,这里的每一处变化,皆有迹可循。

2018.5.25北京怀柔红螺寺巡礼,5.24京孔庙和国子监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北依红螺山,南临红螺湖,环寺山峰层峦叠翠,寺内古木参天,是一处十分美丽优雅1600年的古老寺院,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

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梦东)大师主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土道场,佛教更为兴盛。光绪年间,印光僧人来红螺寺修学净土法门,后去普陀创建净土道场,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红螺寺的竹子种类是黄槽京竹,竹子的整体是绿色的,沟槽为黄色,俗称玉镶金。被康熙帝赐封为御竹林,这片竹林是“红螺寺三绝景"之一。另外还有两处绝景“雌雄银杏”、

红螺山是历代佛家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素有“京北第一古刹”之称。始建于公元378年,扩建于盛唐,原名大名寺,又称护国寺。该寺所在山下有一“珍珠泉”,相传泉水深处有两颗色彩殷红的大螺蛳,每到夕阳西下螺蛳便吐出红色光焰,故山得名“红螺山”,寺俗称“红嫘寺”。

2013.5.24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

这组红墙黄瓦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上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数百年漫漫科举之路。走进孔庙和国子监,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中,触摸历史、感触文化脉搏。

图1,辨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至今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

图2,复苏槐,种植于元代,号称在1751年乾隆母亲六十寿诞时本已枯死的槐树突发新绿,后被名为“复苏槐”。

图3与国学黄金台新杨门女将创导人杨怡在北京国子监共商第四届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

2013.5.11北普陀影视城与北普陀寺缘启

韩国财团千金留学生朴提美在北普陀影视城

2013年5月11日与纯正法师、王芳居士、梅子等在北普陀寺为百态观音披红。

北普陀寺位于盛世南宫影视文化城普渡湖畔,是北京大兴区唯一一所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是观音菩萨在东土的四方道场——四普陀之一(北京北普陀寺与舟山东普陀,厦门南普陀,拉萨布达拉宫西普陀并称观音菩萨东土四方道场)。

这里水域映秀,环境清幽,殿宇庄严。寺内主殿两侧长廊上,有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百态群雕,为一百尊与人同高的观音像。大殿内主祀观音,全像高5.80米,以泰国花梨木独木雕成。

北普陀影视城与北普陀寺缘启:1992年,梅子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所属的华业咨询公司担任国际发展中心主任。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创收任务,她创办了北京南海实业发展公司,搞起实业。

那年夏天,梅子来到北京大兴南宫村,望着水波荡漾的南海子,一向平和恬静的她却再也不能平静下来,这里本是京城的南大门,又是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宫,如今却荒草丛生,成了垃圾场,令人感到遗憾。于是,梅子心里诞生了一个想法。1994年元月,北普陀影视城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奠基了。

1995年北普陀影视城开园,每年接待数十个影视剧组,还成功举办了亚太电影理事会会议等许多大型活动。1997年,影视城被评为首都十大文明旅游景点,梅子还和李素丽一起获得了首都精神文明奖章。

感恩回顾1996年,中国洈水世界和平家园创始人王小平与梅子因缘际会,从此与热衷公益和平事业的慈善家、企业家、收藏家梅子从相识相知到亲如家人的永恒和平信仰之缘,对和平事业一如既往的无私奉献与鼎力支持。

古钓鱼台是北京西郊著名的园林之一,因金章宗皇帝(公元1168年-1208年)在此筑台垂钓而得名,园区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总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万平方米,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至清代,乾隆皇帝(西元1736年至1795年)敕命疏浚玉渊潭并在此兴建行宫,收为皇家园林。

现代的国宾馆园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至1959年在古钓鱼台风景区基础上扩大修建,用做来访国宾的下榻及会晤、会议场所。至今已接待130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下榻,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国务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3.5.12北京平谷兴隆观,2018.1.15北京云居寺

2013.5.12图1在北京瀚德林毕钰婕、苏新心。图2李卫林、东方仁、墨涛、吉祥、李金声、刘孝坤等在北京平谷兴隆观。

平谷“兴隆观”与峨嵋山下的寺院“兴善寺”齐名。据史料记载“敕赐兴善寺”、“兴隆顶碧霞元君祠”等寺庙建于此地香火鼎盛素有千年古刹之美誉。从唐朝开始到清末此地皆为道场庄严之所。1942年日寇入侵峨嵋道场历经浩劫而被毁于战火中当时的住持义愤填膺曾站立在废墟前发誓“60年后一定会有‘鲁班’重修庙宇再造金身。”

2002年北京燕兴隆集团董事长张书英斥巨资重修道观、庙宇恢复千年道场。北京市宗教局于2007年1月批准兴隆观为平谷区首个道教宗教活动场所。

北京市平谷峨眉山村“兴隆观”距平谷区山东庄村西庙山轩辕庙6公里,轩辕庙可谓流传有序、经久不断,庙山上的轩辕庙也不是孤立的,庙是为其北面渔子山上的黄帝陵而建的。

谢天成先生编著《北京平谷轩辕黄帝陵》载,史记中记:帝颛顼高阳“絮诚以祭祀”“北至幽陵”,汉高祖始置幽州,始建幽都,始设平谷县,始修“轩辕庙”(按汉朝皇帝规模建造,有地层出土汉瓦为证)祭祀轩辕皇帝。故司马迁称之为“幽陵”。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和李白的《北风行》,诗中的“轩辕台”便指位于京东平谷区山东庄村的轩辕陵。现陵已成废墟,而轩辕庙见存。

云居寺:由幽州沙门静琬初创于隋大业年间,称“智泉寺”,后改为“云居寺”,“云居寺有二绝:一为石经,二为古塔。云居寺藏经浩如烟海,有“北京敦煌”之称。至20世纪50年代考古发掘时,已知收录共1122部、3572卷佛经,刻石近一万五千块。

云居寺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的岁月,刻入石板的经文绵延千余年之久,在佛教、政治、社会、艺术研究方面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堪称文化的万里长城。石经山雷音洞还藏有佛舍利,现藏于首都博物馆。除石经外,云居寺存明刻印本和手抄本纸经藏22000多卷,其中妙莲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取血写成《大方广佛华严经》,尤为不可思议。

2013.9感恩日记北京龙潭公园、龙潭书院

时空穿梭2013年11月30日王小平、陈欢欢、高宝忠、唐新成等在北京龙潭公园、龙潭书院讲解龙文化艺术与历史渊源,一地一天象,三次变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龙潭公园内有30万平方米的水面,比什刹海、后海、积水潭的总和还大,园内栽种各种花木,建成大型公园,龙潭湖的名称为梁思成所起。“龙潭公园”大门匾额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

龙吟阁是北京园林中独有的水上楼阁,北面有14座石峰组成屏障,层峦叠嶂,瀑布从高14.5米、宽3米的山石上直泻而下;龙字石林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

它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汉、晋、北魏、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的“龙”字,还有中国龙形的演变,共有龙字229个。瀑布从高处流下蔚为壮观!

湖中石拱桥、双亭桥和龙潭瀑布把湖分成四个小岛、四个半岛、三个浅滩、一个峡谷、六块桥头绿地。人们在湖中荡舟,可以观赏湖光景色、亭台殿阁。

2021年11月25日,时隔八年,王小平、李代志、黄欣、李国红、王位五人因缘际会故地重游,拜谒袁督师庙,《巡视回家的路---携手共创世界和平家园》正编辑到八年前的时空节点。

龙潭公园以龙文化为基调,建有龙字碑229块有石林之美,龙桥、龙亭、随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腾。种植的树木花草,也都巧取龙趣。龙柏、龙须柳、龙爪槐,给人以龙的联想。

袁督师庙:纪念明末杰出名将袁崇焕,也称袁寺,位于龙潭公园西北部,是由广东东莞人张伯祯建于1717年,修于1980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而建。

庙内有《袁督师庙碑记》、康有为手书挽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2018.10.31北顶娘娘庙是北京历史上著名的“五顶八庙”之一,始建于明代,庙内供奉的是碧霞元君。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旁边的北顶娘娘庙辉映成趣,是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004年8月27日下午3点发生北顶娘娘庙灵异事件,建筑工人就被派去执行拆迁任务,结果刚拆了庙门,突然昏天黑地,一阵大风就开始狂刮,这一刮不要紧,不仅平地刮起了龙卷风,也刮出了北顶娘娘庙的英名,使得这一名胜古迹佁然不动,彰显了历史与现代的相互辉映,普照十方。

2015.7.19中央电视塔

中央电视塔由栈桥广场、退台环廊、塔基、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组成。塔的造型别致,祈年殿式的重檐形式塔座;从地面升高到223米处,筒径半径向外挑出10米,形成一宫灯形的塔楼。这样的高塔在国外一般采用钢结构,要耗费数目惊人的钢材。为了提高塔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中央电视塔采取的是混凝土整体浇注法,能达到抵抗九级地震的要求。

图1:2015.7.19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文化健康中心常务主任兼秘书长左丰民在中央电视塔

左右前后定方圆,丰硕满园王者天,

民康文风大小乘,盛世和平开新篇。

顶层中央电视塔,京机重地观天下,

健康文化诗书画,世界和平揽繁华!

2015.12首都博物馆

2015.12.6在首都博物馆千年宝藏 盛世重光: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北京古塔:

1.房山石经山雷音洞。雷音洞,又称华严堂,是石经山最早开凿的藏经洞,由石经创始人静琬大师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开凿,现在编号为第五洞。

2.房山天开塔。天开塔位于于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东南,始建于唐,辽代重修。通高约15米,为八角三层楼阁式塔。

3.顺义无垢净光舍利塔。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顺义区旧城南门外,俗称南关塔。

4.房山北郑塔。北郑塔位于房山城区西南长沟镇北郑村,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

5.密云冶仙塔。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始建于辽重熙八年(1039年)。通高约12米,为八角三层楼阁式塔。

6.大兴塔林。

7.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续秘藏石经塔,俗称压经塔,位于房山云居寺内,北邻云居寺南塔。

2017.6.21参拜北京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金塔内金莲花座供奉的佛牙舍利圆满回向:国运昌隆,世界和平!

2016.4.9,2016.9.22北京八大处灵光寺

2016.4.11陪同洈水龙华园负责人裴光宜夫妇在北京八大处灵光寺为洈水新人介入解扣。

燃灯圣诞放生修,万灵同缘自在游。

天地人间共善行,成就此生渡全球。

禽兽鱼鳖龟龄齐,功德并进福禄寿。

龙华三会白阳统,大同和平披锦绣。

2017.3.1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

2017.3.1,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是一座复原、收藏、陈列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化、文物、社会生活的大型人类学博物院。一日纵览江山万里,中华56个民族尽在眼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我们认识自己。

中华民族园2001年9月29日全面建成开放,该园占地50公顷,分南北两园,建有各民族村寨36个、民族建筑56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建筑特色和服饰文化,从彩云之南到西北大漠,从江南水乡到西域雪山,从神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再到著名的西藏藏传佛教。

博物馆中还展出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用品都非常精美,近距离亲身体验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切身体会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2、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3、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回族(中国各个省市都有)。4、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5、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民族:塔塔尔族。6、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族。7、最古老的世居民族:阿昌族。8、住在大山里的民族:鄂温克族。9、第一个抗击沙俄入侵的民族:达斡尔族。10、崇尚斗牛的民族:侗族。11、葫芦里面走出的民族:拉祜族。12、养峰民族:撒拉族。13、热爱过节的民族:瑶族。

2017.7.9在北京房山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在明朝正统十一年四月被圆广和尚云游时发现命名“潜真洞”,并在洞口对面的石崖上镌刻“地藏十王”像。明景泰七年(1456年),圆广和尚又命石匠雕刻十王教主“地藏王菩萨”佛像,安座第一洞室,则又称为“十佛洞”(石佛洞)。

石花洞为七层溶洞,洞体分为上下七层,一至五层洞道长约五千余米,六七层为地下暗河。实际已开发到六层,而第七层至今为止人类还未涉足。石花洞内的岩溶沉积物数量为中国之最,其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与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福建玉华洞、杭州瑶琳洞并称我国四大岩溶洞穴。

在洞府世界里,穿越到历史的遂道中,仰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千百万年形成的地下宫殿中那些千奇百怪的钟乳石、石花,仿佛在无声的诉说地球千百年演变的过程,一个石洞就能勾勒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大自然真是造物主,雕塑出这样瑰丽的自然之宝,留给人类这样丰厚的自然遗产,而人类应该好好的去保护她,让她能保持原始的风貌,保持住这样一个原生态的岩洞,使她能更好的造富于人类。

2020.11.12北京香山碧云寺

2020年11月12日北京香山碧云寺纪念孙中山系列活动,上午10点10分开始至12点21分圆满礼成。

2017年12月15日与刘俨影到宝云寺看望传说中不人间烟火的乔姐。图2释常醒、果铭、蔡宝亮等。

北京后花园宝云寺释常醒(寂光)北京昌平阳坊白虎涧二道河(即白虎涧景区旁)。五云捧上方:宝云寺、石云寺、车云寺、大云寺、青云寺和上方寺。

2020.8.2密云青龙湖收藏之道,财富之门

与密云企业家、收藏家青龙湖董事长杨得发共议收藏家联盟文化产业:

杨柳甘露沐南山,得道多助昌德传,发展金源王风扬,启小升平龙华船。

八大处经典语录:静能养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宁静不是平淡,更非平庸,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于静中触景,于“于无声处听惊雷”。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静可以得到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2022.7.4北京石佛村,2024.1.22北京潭柘寺

石佛村:位于门头沟永定镇,从石佛村继续向西两百米就到达名刹戒台寺,再向西五六公里就是潭柘寺。过去,京城上至皇帝大臣,下到老百姓黎民,从大灰厂地带上山,经过石佛村去戒台寺、潭柘寺进香,成年累月就形成一条香道,戒台寺和潭柘寺是重点,但香道一路上也产生了一些有关佛教有关的内容。

比如石佛村可能就是去进香的路上歇脚打尖的地方,也建立一些佛教建筑,比如现在仍然有的摩崖石刻佛像和牌楼。

“西山文化带”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走进门头沟石佛村,感受摩崖石刻佛像群的魅力,寻访历史,净化心灵。

石佛村,此村落因石佛而得名,在村口有一座北京唯一的仿木石牌楼,由于这座石牌楼在进香古道上,牌楼上的浮雕绘画充满了佛教信息,所以又称这座牌楼为一座庙!由于这座牌楼是皇帝进香走过的,上面有五爪双龙戏珠的图案。这个石牌楼在北京还是比较罕见的!

石佛村的石佛,是目前北京地区所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处摩崖造像群!据记载是明世宗嘉靖八年,即公元1529年的古迹,距今也有480年的历史了!山崖上共雕有佛龛18座,2004年村民在摩崖石刻的山脚下挖出一座古石桥,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尊无头的石佛像。

这座石佛像修复后,立在山脚之下,现在的摩崖石刻群,便拥有19座佛像!造像有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地藏菩萨、罗汉、供养人等!佛龛有圆形龛、葫芦形龛、弧形长方形三种。摩崖佛像侧边,两边留有题刻“京都青塔寺比丘成玉造”及“南无阿弥陀佛”字迹,观音菩萨佛龛下,留有“西京华楼东原游此”等字迹!

矗立于北京西山东麓的潭柘寺,宛若一颗镶嵌在时空长河中的璀璨明珠。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刹,不仅是数个朝代兴衰变迁的无声见证者,更是一座隐藏着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宝库。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的历史悠久,所以留下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在京城民间,潭柘寺也被说成是北京“四大灵验寺庙”之一。另外三座是: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因为这里有佛牙舍利塔。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此外还有怀柔的红螺寺,这也是潭柘寺香火盛的原因。

从晋代创建,至清代鼎盛,潭柘寺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发展历程。它是一座"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后人铭记传承。明朝靖难之役的大功臣姚广孝在此出家修行。帝王与臣子间的深厚情谊,也成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乾隆盛世,潭柘寺迎来鼎盛时期。乾隆帝六次驻跸于此,在寺内留下了许多题字,使寺内的建筑异常精美。他还主持了藏经楼"大藏阁"的扩建,藏经数百卷,极尽气派。

潭柘寺的四大镇寺之宝包括:石鱼:相传是龙王赐下的神鱼,具有神奇的魔力。敲打石鱼的不同部位,可以带来天空的变化,如瓢泼大雨,以解救百姓。石鱼现在成为潭柘寺的镇寺之宝,见证着古寺的神秘与传奇。

大锅:直径三米,深度两米的巨大铜锅,被誉为“锅中之王”。它不仅为僧人们熬制美味的粥品,还具有两大神奇之处:漏沙不漏米和增水不增米。这意味着无论沙子多少,米都会漂浮在上面,而粥的粘稠度也能保持不变。

神秘蛇:潭柘寺还有两条被供奉起来的蛇,它们同样是古寺的“宝物”,与石鱼、大锅一同见证着潭柘寺的千年历史。

帝王树:潭柘寺内有一棵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帝王树”,每当有新的皇帝登基,这棵树都会在树底生出新枝,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2022.7.15百花山护国显光禅寺,一山一世界,百花百风情

2022.7.25张瑞豹、乔景平、李代志、王小平、黄昭华、李代清、王新坤京西海拔最高的古寺护国显光寺,是文殊菩萨的西山道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一个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百花山上独具特色的寺院。

百花山山体主要由于火山喷发、剥蚀形成,山势高峻挺拔,主峰百花山海拔1991米,最高峰百草畔海拔2050米,为北京市第三高峰。门头沟百花山,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这里百花盛开、碧绿草甸、高山流水、古树擎天、云海升腾、奇峰连绵、云顶日出、晚霞映翠。

图3平西抗日根据地萧克司令员作战指挥所:1939年1月遵照党中央毛主席指示,来到平西进行敌后抗日斗争,以百花山为中心,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同年组建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把指挥所设在显光寺内,指挥着平西抗战,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这座寺院就逐步衰落,由于这里是通往延安的要道,当时昌宛房联合县就把百花山山顶的显光寺作为一个情报站,进行抗战工作。所以说显光寺它是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当时的大铜佛和大铜钟为了抗战的需要,都融化了做了枪炮子弹。

抗日名将肖克将军有诗云:“百花山上百花开,六合英雄冒暑来。夜瞰故都云烟暗,反攻一到会燕台”。百花山险要的地势使这里成了拱卫京畿的战略要地。

百花山文物古迹众多,开发历史较早,五代后期唐李克用曾在山上建寺,山顶偏东的“护国显光禅寺”记载了百花山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山之巅极有千佛,观音两峰,中有龙池,多处寺庙遗址,根于峰侧山背、望海石、仙人桥、圣米石塘、大悲崖、千佛崖、万年冰诸景观,点缀成境趣佳处。

百花山具有“秀逸、雄奇、幽深、瑰丽、狂狷”的特点。游百花山,偶见“佛光”。百花山的“佛光”一般出现在雷雨之后,东侧山涧会产生“佛光”现象,因地处显光寺,寺内又有文殊殿,故称文殊智光。有人认为,见到文殊光,就受到了文殊智光的普照,得到佛门的恩惠,增长睿智。

2022.7.31北京门头沟白瀑禅寺巡礼

2022年7月31日,朝圣北京白瀑寺。每一座寺院都有自己的历史,白瀑寺几乎是新修的寺院,严格遵循了传统寺院的布局和制式,但在设计做了大胆的创新,尤其是大型雕塑外露的设计与东南亚国家的十分类似,造型夸张奇特,讲求视觉上的冲击力,让信众由沉浸到心理共鸣。

图4大雄宝殿西侧是建于金皇统六年(1146年)的圆正法师塔。元代舍利塔,密檐式塔和覆钵式塔的组合,在古塔中较为罕见。

图2白瀑寺山门外身型巨大的哼哈二将、大雄宝殿内壮观的千佛绕毗卢遮那佛。图3白瀑寺古佛洞。

“观想台”:观想台后为极乐宫两侧有耸入云霄的钢质旌幡楹联为:佛愿洪深津梁罔测俾四圣六凡同证真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法门广大济度无方导三乘五性齐登净域因兹千经俱阐万论均宣。

白瀑寺九狮壁由北京门头沟西山琉璃瓦厂制。佛经里有九狮拜象,这108只狮子憨态可掬,并不凶猛,小狮子尤其可爱。

车神殿前小广场,实为三组建筑围合。车神殿右偏,因造型夸张,故而抢眼。迎面横长的琉璃影壁,神似九龙壁,近前细赏,却是九头雄狮,曰“九狮壁”,实出意外。左偏一座假山,雕塑了众多佛教故事,名曰“天下第一山”。沿“菩提路”上坡,花木葱茏,辗转至祈福门。入得门内,眼前顿时一亮。号称“佛界奇观”的云雷阁,横空出世。

图1白瀑寺圆正法师塔,建于金皇统六年十月一日(1146年)。塔高10米,六角实心,下半部为密檐式,上半部为覆钵式。圆正法师俗姓曹,生于辽咸雍三年(1067年)六月十五日,传说他出生时身放白光,幼年就对佛教很感兴趣,后出家为僧,在辽寿昌年间来到金城山居住,后在此地讲经影响越来越大。

辽乾统初年(1101年),有昌平、玉河、矾山、怀来寺线的僧俗集资建成白瀑寺金代天会十二年(1134年)三月十一日圆正法师于白瀑寺圆寂,遗体荼毗后得三百粒舍利,建塔供奉。

2023.4.29京郊韩村河龙门生态园

龙门天开寺供奉牌位:中华万姓祖先莲位、本寺历代诸祖莲位、佛教各家诸祖莲位、世界各族祖先莲位。

天开寺:始建于东汉年间,历经北魏、晋代、隋、唐、宋、辽、元、明等朝代修葺,兴衰更迭近2000年,现在是宗教活动场所。寺院依次建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天开塔:天开塔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现存为辽代建筑,塔高15米,为三层空心楼阁式砖塔,塔座是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束腰龙凤等图案。塔下建有地宫,地宫为八边形,每边2米,曾经藏有舍利子,也是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出土的圣地。

藏经阁对联:进屋饱食千年宝,出馆胜读万卷书。

北普陀寺:北京北普陀寺与舟山东普陀,厦门南普陀,拉萨布达拉宫,西普陀并称观音菩萨东土四方道场。

世界和平家园王小平 / 2024年6月26日于北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