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待中国已经有点“丧心病狂”,虽然美国主要是强调印太战略,可是印太地区对美国能构成威胁的国家也就只有中国一个,日本韩国虽然工业发达,可都和美国深度绑定。中程导弹入亚洲,前不久日本的军方去美国访问,美国多次暗示想要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比如美国陆军的暗鹰计划打造的“高超音速”导弹,或者是像菲律宾一样,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发射系统。

中国对美国的这一计划表达了坚决反对,美国这么多年搞所谓的“亚太战略”,实际上给周边的国家没带来任何好处,而是带来了纷争。而且,美国输出武器并不是独自承担经费,而是让其盟友,比如日本和菲律宾从美国购买,日本韩国也需要给美国交安保费。美国名义上是为了保护盟友,实际上却是靠盟友养美军,购买了美军装备的国家,还得接受美国的地缘政策,配合美军的行动,这导致中国的南海等处,充满了所谓的纷争。

中程导弹入亚洲,已经不是美国的计划,而是实际的行动。菲律宾的吕宋岛上已经部署了几套堤丰导弹系统,可以发射战斧导弹。日本部署了海马斯,在日本南部的一些岛屿上,也有美军的导弹设施,但美国觉得这还不够,依然想要加强导弹的部署,计划用陆军的导弹,对中国的海面舰艇发出威胁。日本如果再部署堤丰或者暗鹰计划打造的高超音速导弹,那么中国就需要分出更多的精力去应对这些威胁,可能干扰中国的战略决策。短期目标难以实现,美国已丧心病狂。

以日本和菲律宾和中国的距离,中程导弹比如战斧等型号,可以触及中国本土,而且对中国的海面舰艇也有一定威胁。美国提出这一计划,是因为其海军和空军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已经很难突破中国依托于强大的导弹系统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防御系统,尤其是高超音速导弹,让2000公里范围内的美国航母都不再安全,可是超过2000公里的话,美国的航母实际上作用就不大了,其F-35隐身战机的作战半径也才900公里左右,基本上就没办法参战了。

美国目前已经在加固处于日本的空军基地,尤其是建造更坚固的永久性机库,之前美国评估后认为,以中国现在的导弹武库,如果美国介入了台海的潜在冲突,那么其日本的空军基地也可能遭受打击,甚至大多数的战机在起飞前都会被摧毁。除此之外,美军还在改造距离中国更远的天宁岛以及第二岛链上的小机场,用于部署短距起飞战机,比如F-35,分散重要的美军资产,提升生存能力,在作战的时候迅速召回,依托于航母迅速规整为一个大的作战团体。

中程导弹入亚洲,美国似乎是可以得到好处,可是其盟友就惨了,他们的装备很多都是从美国购买,美国的装备贵,性价比很差,而且由于自己不具备生产的能力,那就只能无限地从美国购买,费钱。而中国肯定不会就坐那看着,为了应对美国给予的威胁,至少也得对等地部署更多导弹吧,中国是有全面的工业链,可以大量的研发制造和装备导弹,那些部署了美国导弹的国家都可能成为中国潜在的攻击目标,中国绝不会给他们将导弹用于阻碍中国实现目标。

如果真的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美国介入地区冲突,那时候导弹乱飞,美国本土距离大几千公里远,中程导弹打不到美国本土,可部署了美国导弹的国家可跑不掉,日本、菲律宾都在中国的眼皮子底下。美国想通过挑起局部地区的军备竞赛,想将中国拉进去,像他们曾经对苏联做的一样,企图用这种方式尽量地拖住中国,最好的是让中国过度地发展军工产业,最终而耗尽过去几十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可即便是这样,美国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中国已经多次坚决反对美国在日本、菲律宾部署导弹,外国的媒体通常将中国的反对解读为“中国担忧、害怕”美国导弹。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家都知道卷入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会非常惨,部署了美国导弹的哪个国家敢于先于中国动手?美国自己都不敢动手,指望代理人们动手?这对劲吗?即便是菲律宾在南海各种蹦哒,即便是菲律宾已经开始和美国导弹的磨合,开始了相关的训练计划,可是菲律宾敢动吗?他无非就是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捞点好处,不是想找死。

如果是军备竞赛,中国更具备优势,中国的产业结构非常有利于大规模、低成本地生产和研发导弹等先进装备。中国的成本低并非是因为人力投入低,而是以中国建设的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可以快速转运各种物资,而全产业链让中国可以制造武器生产的所有零部件,尤其是可以形成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很高。在战时,中国依托于本土可以快速补充弹药的消耗,在平时,中国也只需要开动一部分产能就可以满足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规模持续增加。

美国编制的中国军力报告认为,中国过去几年大规模提提升了战备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武库,增加了核武的数量,建设了多个导弹发射阵地,还有几个型号的陆基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此前计划拉着中国和俄罗斯坐下来谈判,约定三方同时大幅度削减军费预算,降低武库规模。中国直接就给他拒绝了,因为美国年军费快达到万亿美元了,就算是砍掉一半,美国还有近5000亿美元军费,而且美国还向驻军的国家收安保费,一定程度可以弥补美国缩减的军费,但5000亿的成本依然非常高。

虽然中国军费连续三年保持了7%左右的增速,但主要也是随着GDP的增加适时、适量的增加,而不是无序、无控制的迅速增加,但目前也才达到2400亿美元,不到GDP的1.5%,不到美军经费的1/3,可这已经让美国无法在西太地区挑起地区冲突了。美国但凡是能用武力完全地压制住中国,那就不需要用经济和舆论外交等手段了,他早就开着航母直接压到中国的家门口了。现在美国的航母在中国周边活动,尽量都离得远远的,理由是:避免战略误判。

过去的10来年,中国用仅仅是不到美国1/3的军费,造了8艘055、30多艘052、3艘航母、若干054A、093、若干导弹,数百架五代战机歼-20,研发了新型的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六代机一次性出现2架,还有很多没拉出来过的好东西。这还是中国控制着来的,并没有开动全力生产军备。军备竞赛的话,美国可能更扛不住,尽管有盟友分摊成本。美国的军费费效比很差,过去十年新下水的舰艇屈指可数,而中国却下水了3个航母编队。

中国的强大生产能力就是底气,无论是军备竞赛还是正常的贸易活动,中国都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是真的生产了很多的东西,需要地区的和平去输出我们的产品,继续巩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但是这种生产能力也可以快速转化用于军工,一样可以快速地大量制造装备。但好言难劝,日本、菲律宾还是想要配合美国的举动,认为中国是真的焦虑、害怕其部署美国导弹,那就只能走着看了,看一看被美国武器掏光家底能不能建设起现代化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