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非常感慨。起因是带着孩子在一个小饭馆吃饭,刚点好一盘饺子,就被一个43中初中的同学所打断。他用十分恳切的口吻,让我帮他填写一张调查问卷。据说,他们班正在进行一项“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的小调查,将来会把这个调查的结论提交给人大代表,然后为城市发展给出意见建议。我仔细看了一眼,调查的主题和设计的内容非常不错,而且这个提议也很好。于是,我就非常配合他完成了他的要求,也给了他一些建议。

或许是这位同学第一次做这样的调查,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紧张。当我填写完调查问卷后,这位同学拿着收集来的“情报”很满意地离开了,望着他背影,我能感受到他那一刻的成就感。个人觉得,初中的学校不仅是课本知识,更应该多与社会连接。而这样的调查和锻炼,对这个年龄段孩子还是很有意义的,也书本上晦涩的文字一下就生动了起来。或许很多人都会说,这种调查主要是家长的帮助,老师的指导,但我认为只要认认真真、不应付,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也能让孩子收获很多。

当然,我觉得“先离场后付费”这个调查的选题也特别好。虽然石家庄许多停车场可以ETC缴费,但是大部分还是比较传统。离开停车场前往往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扫码二维码,第二步缴费,第三步抬杆。如果遇到不会操作的,系统故障的,支付不畅的情况,往往就会排长队,非常影响出行效率和心情。尤其是学校周边的和大型商场(网友们反映比较多的是万象城)的停车场通行效率低下,成为了我们交通运行的"血栓"。

根据其他城市的经验,“先离场后付费”已经带来了通行效率革命。比如,杭州西湖银泰城实测数据显示,“先离场后付费”让出口的通行能力提升400%,单日车流量峰值突破8000辆,这种效率跃迁正在重构商业综合体的流量密码,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即停即走"的商场。因此,我建议可以先从石家庄商场开始,推广这样的停车收费模式。当然,这其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困难,但这应该是大势所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推行了。

昨天,济南市就宣布将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推动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改造升级。分区分类推动全市停车设施数据联网接入,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搭建停车统一支付系统,打通与各经营主体的数据通道、支付通道,逐步实现停车资源“一网通管”“无感支付”,而无感支付就是“先离场后付费”。济南这方面的经验,石家庄可以学习借鉴。最后,希望在43中同学们调研的基础上,在人大代表的提议下,石家庄停车通行的效率可以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