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乃兵家常事”,这话没错,但如果开局就三连败,那滋味,就像吃了三个苦瓜,还都带着没熟透的涩味。说起足球,尤其是中国足球,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那份激情,恨的是。算了,还是先说说这场东北德比吧。
大连英博主场对阵长春亚泰,六万球迷挤爆球场,这场景,搁以前的中超,那都是标配。但现在,能有这阵仗的,真不多了。结果呢?大连英博2-0赢了,拿到了中超首胜,主场球迷乐开了花。
可长春亚泰那边,谢晖指导的球队,开局三连败,直接垫底。这事儿,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球赛的胜负。但往深里想,它折射出的,是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小俱乐部生存现状的缩影。亚泰为啥开局就这么惨?文章里说了,外援不行,新引进的球员实力也有限。
谢晖指导坚持用外援双中卫,可防守还是稀烂。这就像啥?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最好的零件,结果组装出来的东西,还是个半成品。问题出在哪儿?是零件不行?
还是组装的人不行?其实,这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人或者某个球员。亚泰的困境,反映的是中超俱乐部普遍面临的挑战:投入不足,青训跟不上,人才流失严重。再看看大连英博,一支中甲升班马,能赢球靠啥?靠的是主场氛围,靠的是球员的拼劲,靠的是教练的战术。
但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手太弱了。别忘了,大连队也只有三个外援能上场,这在以前的中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说到这儿,我想起前几年,中超金元足球盛行的时候,各家俱乐部挥金如土,引进各种大牌外援,恨不得把梅西C罗都弄来。那会儿,中超联赛确实热闹,但热闹的背后,是中国足球青训的荒废,是本土球员生存空间的挤压。
现在金元足球退潮了,各家俱乐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外援水平下降了,本土球员的机会多了。但这就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看看隔壁的日本,人家J联赛发展了几十年,青训体系完善,本土球员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杯上都能踢出好成绩。我们呢?
青训还是老样子,指望花钱买人,永远买不出真正的足球强国。这场大连英博和长春亚泰的比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足球的真实面貌。我们看到了激情,看到了希望,但更看到了问题,看到了差距。那该怎么办?我觉得,首先得转变观念。
别再想着靠砸钱就能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搞青训,培养自己的足球人才。其次,要完善联赛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中小俱乐部也能生存发展。再者,要加强足球文化建设,提高球迷的参与度和热情,让足球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足球的路,还很长,也很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毕竟,六万球迷的呐喊,不是为了看笑话,而是为了见证中国足球的崛起。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