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哈姆”导弹是美国21世纪的主要反辐射导弹,自投产后就不断改进。此次售台的AGM-88B型为“哈姆”第三批次。该弹长4.19米,弹径0.25米,翼展1.14米,弹重366千克,与其它反辐射导弹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飞行速度快,但缺乏记忆能力“哈姆”导弹的上一代为“标准”反辐射导弹,该导弹由于外形尺寸大,雷达反射截面也较大,极易被雷达探测到,在防空雷达荧光屏上发现载机投放反辐射导弹的瞬间,雷达系统可以较早地采取防卫措施,因而美国研制了新一代高速反辐射导弹“哈姆”。导弹能在目标雷达关机之前迅速飞抵,使其措手不及被摧毁。该导弹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9倍音速,最大射程为148千米,在战术应用上因可以偏轴攻击,且适合载机在任何高度发射,对地面和海上目标均可进行远程、近程、高空、贴地、贴海发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该型导弹致命的弱点是对已经锁定的目标没有记忆功能,无法有效对付突然关机的雷达。美国海军和空军都曾表示只要敌方雷达突然关机,“哈姆”就基本上无法命中目标。虽然目前美国后续改进型“哈姆”都增加了记忆功能,但AGM-88B型仍欠缺这一能力。
覆盖频段宽,但目标类型局限“哈姆”导弹导引头覆盖频段宽,单导引头涵盖0.8G-18GHz,覆盖了连续波雷达、脉冲波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等多种型式的雷达。苏式同类武器需要使用3个涵盖不同频段的导引头,在作战准备时需根据目标雷达更换使用,而“哈姆”的单一导引头简化了准备内容,且在飞行中可对更多的频段目标产生威胁。“哈姆”可用于压制和摧毁地面和舰艇上的早期预警雷达、防空雷达和高炮控制雷达等多种雷达目标。美军在1986年3月的“草原烈火”、4月的“黄金峡谷”两次对利比亚的攻击行动中首次实战使用“哈姆”导弹,至少击毁了利比亚5部防空雷达;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哈姆”发射了2 000多枚,压制/摧毁了伊拉克几乎所有开机的地面雷达,为夺取制空权提供了保障。需指出的是台引进的B型“哈姆”设计目标只有雷达,而美军后续发展的C型“哈姆”可对包括GPS干扰机在内的多种电磁目标实施打击。
自主能力强,但存在诱偏可能“哈姆”导弹使用自动跟踪雷达波的导引头,但由于这种跟踪和打击过程没有人控制,其对诱饵缺乏识别能力。对方可以设置有源假目标,其工作频率、发射波形、脉冲宽度和扫描特征与雷达完全一致,使得反辐射导弹无法区分真伪。此外还可设置非相干两点源和相干两点源诱饵。所谓相干两点源是使诱饵辐射源信号与雷达辐射信号形成一定的相位关系,使反辐射导弹只能跟踪两源的功率重心或两点源连线之外的某一点,达到保护雷达的目的。对方也可在一定的距离上放置反射雷达波束的金属带,当雷达发射时,金属带即可产生假目标以欺骗反辐射导弹。据美军统计,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的“哈姆”导弹由于对诱饵无法识别,命中率在20%以内。
敌我识别有缺陷AGM-88A型反辐射导弹在发展为AGM-88B型后,改为了可编、可擦、只读程序模式,不仅能在地面进行预编程或重编程,而且能在载机飞行过程中进行重编程,大大提高了作战灵活性。但由于覆盖频率宽泛,在导弹脱离装有敌我识别器的载机后,其可能对己方目标构成威胁。例如,在伊拉克战争初期的2003年3月24日,美空军1架F-16在被本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改进型MPQ-53雷达锁定时,立刻发射“哈姆”摧毁了该雷达,虽然其目的是自我保护,但也暴露出“哈姆”对己方目标同样构成威胁的事实。
虹伊呢
前身是“百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