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最打动我的,是两个小男孩纯真的对话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看到这个标题,我下意识认为同大多数二战反战电影一样,会以正在遭受迫害的犹太小男孩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但当我看到电影主角为德国军官的小儿子后,我疑惑了。直到纱穆出现。我以为他就是那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是以布鲁诺的一个误解作为电影标题的。直到看到最后,我才明白,“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被天真的布鲁诺误会为做游戏的、被关在惨无人道的劳动农场的、被纳粹思想入脑的德国人视为“恶魔”的纱穆。
同时也是想要陪伴(还有赔偿)朋友、穿上了并不属于他的条纹衬衫的的布鲁诺,同时也是千千万万个被迫害的犹太人小孩。有些刻板印象从小在意识里被灌输,可能很难改变,而我也难以伪善地说,在我心中万物平等。两个主人公似乎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但是透过他们的言语可以看出,两个世界都在为他们尽力营造着善意的假象。被导演安排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全知全能,但也正因如此而心痛。
我看到布鲁诺的撒谎,看到男主闯入营中,我着急。他进去后想要掉头,但是为了施穆尔,他勇敢地向前走了。这是孩子,也只有孩子才会这样义无反顾。在这两个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原来可以有如此毫无保留的善意,如此不考虑其他的单纯。每个人都有八岁的时光,我们不住地向前走去,到十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你得到了什么,你又失去了什么。八岁失去了最纯真的心。这里暂且不讨论战争,只关注儿童世界。有的人一生能够保持童真,他可以深谙世事,但是他总会留一片地方,署上一个幼小的自己的名字。而有的人终生都为之努力。整篇中,最打动我的是两个小男孩纯真的对话、面孔和笑容,尤其是施穆尔有黑色残渍的缺了门牙的笑容,和布鲁诺的蓝眼睛。即使是布鲁诺说谎害希穆被惩罚时,他的悔恨和泪水也十分真实,就是最真实的孩童模样。
还有他和削土豆工的对话,在纳粹集中营的压抑环境下,正常人的情感交流反而显得过于珍贵。侵略性的战争除了毁灭一无是处,但却无法被消灭。绝大多数的人都想正常地好好生活,不过是极少数极端狂热和个人主义者打着民族强大的幌子,牺牲和践踏其他族群生命牟取一己私利罢了。很难用语言描述刚看完的感觉,尤其喜欢最后的空镜,用象征人的物件隐喻并不罕见,但这个镜头给我的震撼程度远大于单纯的数量。
正如电影的名字,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你看不到任何关于这个男孩灵魂的描述,在条纹之下囚禁的一个个明朗鲜活的生命早已没有机会得到释放,在这里的只是一个符号,被去人性化的被针对的符号。这个悲剧从来不止属于布鲁诺,而是属于每个穿条纹睡衣的人。我们为了捍卫一些东西,就必须有反抗与争取。所有的东西都在无限的拉锯抗衡之中。希望我始终保留有幼时的天空,那里白云静默,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