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教授谈肿瘤生育力保护:助力全周期管理体系构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桐乐说健康 2025-04-04 02:47: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的战略部署,由中国癌症基金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北京妇产学会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首席专家论坛、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论坛”于2025年3月28日-30日在北京人卫酒店举办。

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就我国首个“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的成立,对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肿瘤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性

肿瘤生育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其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以肿瘤学与生殖医学的深度协作为基础,这一融合过程受到医学技术进步、人口结构演变及患者全周期管理需求三重驱动。

第一,肿瘤性疾病作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疾患,其治疗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既往肿瘤诊疗体系聚焦于疾病消除与生存延长,在肿瘤诊疗效果取得显著进展后,肿瘤治疗的目标已从单纯疾病控制转向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提升。这种范式转型要求肿瘤学必须与生殖医学等支撑学科形成协同,共同应对肿瘤患者的生育需求等生命质量需求。

第二,我国人口发展正面临结构性转折,生育率持续下降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民族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肿瘤患者生殖功能的保护不仅关乎个体生命延续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人口。

第三,肿瘤患者不仅要实现躯体康复,更需要完成社会角色重建与家庭功能恢复。年轻肿瘤患者群体对生育能力的保留需求,本质上是生命质量诉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学与生殖医学的跨学科协作,既能通过生育力保存技术提升治疗依从性,又能通过家庭功能重建促进心理康复,形成治疗-康复的良性循环。

建立规范化的多学科协作机制,有助于构建从肿瘤治疗到生育功能保护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实现肿瘤患者的身心双重康复。这种协作模式的推广,是

肿瘤诊疗从"疾病中心"向"健康中心"的实质性转变。

关注早发乳腺癌防治和生育健康

此次,“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正式成立,并同步启动了“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该工程选取乳腺癌作为试点,致力于早发乳腺癌诊疗与生育健康议题的协同管理。

从个体层面来看,关注早发乳腺癌的诊疗和生育健康问题,旨在使患者在治愈肿瘤的同时,能够拥有成为母亲的选择,进而使她们的生活更加完美,家庭更加和谐。这不仅是对患者个人权益的尊重,也是对其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贡献。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工程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整体防控效果,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国家的人口发展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乳腺癌的生育力保护和生育健康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议题。在医学层面,我们需要推进乳腺癌生育保护的手段、策略和科技的突破与创新,并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在乳腺癌诊疗方面,我们需要在不影响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诊疗策略来减少对生育力的伤害。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早发人群、早发机制、早发原理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期望通过这一突破,能够解决中国早发乳腺癌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问题,实现对这一人群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从而提高治愈率。

最后,我们需要在社会大众层面进行呼吁。生育问题不仅是女性的基本权利,也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稳定以及未来人口发展和民族发展的基础。适龄期的健康生育对癌症预防也具有一定价值。不育、晚生育、少生育或生育不哺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因此,我们希望引起社会大众的共同关注,通过早期适龄生育和生育后的哺乳等方式,共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未来工作计划

从医学专业层次来看,我们将致力于促进肿瘤医学与生殖医学的高度融合。通过推进积极的双向转诊,实现绿色通道,使患者能够便捷地享受到肿瘤治愈和生育保存的双重获益。同时,我们将加强科学研究,根据患者的需求,双方协作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这包括生育力保护的先进措施、针对性的生育力保护和诊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未来对肿瘤易感基因导致的遗传性肿瘤的优生优育方面的研究。

在政策层面,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和专家的呼声,在国家战略和政策指引下,共同推进肿瘤患者领域的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在患者层面和社会大众层面,我们将积极推广肿瘤生育的理念。一方面,告诉患者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他们依然可以享受生育的基本权利,实现肿瘤生存和生育健康的双重诉求。另一方面,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将生殖健康作为肿瘤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方面,提高全民对肿瘤防控、生育健康以及两者关系的关注和理解,从而推进肿瘤和生殖这两个战略问题的全民全社会解决。

未来,我们将以乳腺癌作为试点先行一步。针对乳腺癌疾病,探索先进的模式、方案和路径。一旦在乳腺癌领域取得突破,我们将快速推进到其他肿瘤领域,包括儿童青少年的实体肿瘤、血液肿瘤等迫切需要生育保护的患者群体。此外,我们还希望肿瘤生育力保护的理念能够为其他疾病领域所借鉴,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或某些血液性疾病,为患者的健康诉求提供支持和帮助。希望这些工作能够为整个疾病防控和全民健康做出示范和引领。

专家简介

马飞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

Cancer Innovation主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审阅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马飞

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

0 阅读:5
桐乐说健康

桐乐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