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起敬|缪昌文院士谈“养成”:先培养兴趣,再鼓励孩子探索和研究

扬眼 2024-12-23 15:56:33

扬子晚报网12月22日讯(记者 徐媛园)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江苏工程师大会暨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上,扬子晚报记者对话了缪昌文院士。

缪昌文出生于姜堰区大伦镇,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位从企业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直埋头于混凝土外加剂等建筑材料的研究,他的研发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国内三峡大坝、京沪高铁、江苏田湾核电站、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国外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伯利兹瓦卡水电站等建筑上。10月,在东南大学举行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向我国著名建筑材料学家、姜堰籍院士缪昌文颁发了以其姓名命名的“缪昌文星”命名公报、证书及小行星照片。

现场,缪昌文表示,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环保性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特别是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实现绿色建筑,无疑将成为下一个技术创新的方向。缪昌文提到,通过科技创新,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开发新型低碳胶凝体系,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库等技术也将会更多地应用于建筑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在访谈中,缪院士特地提到了如何“养娃”。“对于教育年轻的孩子,我觉得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品德。”缪昌文院士语气坚定地说,“一个人的人品和人格是他的立身之本。这种人格的魅力能够赢得社会的尊重。所以,我经常跟学生们说,做事先做人。成人、成才、成功,这是我对他们的期望。”

除了品德教育,缪院士还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免疫力”的重要性。“这个免疫力,我指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缪院士解释说,“学生们应该多学一些东西,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能怕苦怕累,怕苦怕累出不来成果。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升华成智慧。这种智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缪院士看来,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和创新。“比如荷花叶子上的水滴,它为什么粘不上去呢?如果我们能研究出这种效果,不就可以在防水方面有所突破吗?”缪院士举例说,“还有像水泥这样的材料,我们也可以研究它的抗旱强度,从而开发出更好的建筑材料。”

在谈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时,缪院士表示:“我从来不给学生规定死板的功课。我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研究。同时,我也会引导他们了解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缪院士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集体精神的重要性。“我们的团队里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大家坐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和帮助。”缪院士说,“这种团结和协作的精神是我们能够取得科研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访谈的最后,缪院士还谈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缪院士说,“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责任心,孩子懂得感恩很重要,而不是溺爱他们。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未来成为有用的人才。”

校对 徐珩

0 阅读:2
扬眼

扬眼

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