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贵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内科特别是脾胃病的研究与治疗,并提出了独特的“浊毒理论”。此理论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病因病机,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李佃贵先生的常用经验方。
01
疏肝理气方
组成:香附15g,紫苏15g,青皮15g,柴胡15g,甘草6g。
功用:化浊解毒,疏肝理气。
主治:浊毒内蕴,肝胃不和证。脘腹胀满,胸脘痞闷,不思饮食,疼痛,嗳气,或有恶寒发热,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滑。
方义:香附理气畅中、养血和血,紫苏辛温解表、温中行气,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甘草调和诸药,兼以补中。五味相合,使气机得畅,疏肝安中,痛、胀、嗳自愈。
临证加减:内湿化热、舌苔兼黄者,加黄连、栀子以清热解毒;腹泻偏重者,加薏苡仁、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02
益气养阴方
组成:龙胆草15g,五味子15g,贯众15g,桑椹15g,重楼12g。
功用:清热排毒,益气养阴。
主治: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患者无不适症状,仅见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
方义:李教授认为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多为浊毒内蕴所致。《本草纲目》云,龙胆草可“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其味甘性寒,专攻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作用甚强;贯众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两者合用,清热利湿以排毒,并泻肝火,为君药。患者久病易伤阴,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可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神农本草经疏》认为桑椹味甘性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两者养阴生津,滋养肝脏。重楼亦可清热解毒助君药之力,与五味子、桑椹共为臣药。
临证加减:湿热重者,加用茵陈、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解表祛湿;阴虚重者,加用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以养阴补气。
03
理气和胃方
组成:百合15g,乌药9g,茯苓15g,白术9g,当归12g,川芎9g,白芍30g,豆蔻15g,鸡内金15g,三七粉2g(冲)。
功用:化浊解毒,理气和胃。
主治:浊毒内蕴,脾胃不和证。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舌暗红,苔黄腻、黄厚腻,脉沉弦细。
方义:中医学应用百合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百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和胃之功效。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有行气止痛、温中散寒之功用。两者合用,首载于百合乌药散,有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之功效。白术、茯苓是名方四君子汤的臣、佐之药,是治疗脾虚湿盛的常用药对。白术甘温补土,燥湿和中;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白术以健脾为主,燥湿为辅;茯苓以渗湿为主,健脾为辅。两者合用,一健一渗,一补一利,使水湿得利,脾气得补。当归、川芎、白芍养肝血、柔肝体,恢复肝正常的顺达之性,肝畅则胃安。豆蔻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可散寒燥湿、化浊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鸡内金味甘、性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脾消食化积。三七粉止血、散瘀、定痛。
临证加减:胃脘胀满者,加厚朴、枳实以理气消痞;胃脘灼热吐酸者,加生石膏、瓦楞子、海螵蛸以清胃制酸。
04
理气活血方
组成:蒲黄9g,五灵脂15g,砂仁9g,延胡索15g,白芷15g,蒲公英15g。
功用:化浊解毒,理气活血。
主治:浊毒内蕴,气滞血瘀证。各种气滞血瘀引起的胃痛、头痛、胁痛。舌质紫暗,苔黄腻、黄厚腻,或见瘀斑、瘀点,脉沉弦涩。
方义:蒲黄、五灵脂味甘、性辛,行血散瘀止痛;砂仁行气化浊,和胃安中;延胡索理气安中,兼以止痛;白芷专入阳明经,辛香发散,外解风寒,兼化湿浊止痛;蒲公英清胃止痛。全方合用,共奏化浊解毒、理气活血之效,使浊毒去、血瘀散、气滞消。
临证加减:饮食停滞、吞酸吐腐者,加神曲、莱菔子以消食化滞;气机结滞者,加枳实、厚朴、广木香以开结散滞。
05
清胃制酸方
组成:生石膏30g,瓦楞子15g,海螵蛸15g,浙贝母12g,牡蛎20g,黄芩9g,黄连9g,栀子9g。
功用:化浊解毒,清胃制酸。
主治:浊毒内蕴所致的胃灼热、反酸、胃热嘈杂等,舌红,苔黄厚腻或黄腻,脉弦滑。
方义:生石膏性大寒,清热泻火,泄肝胃之郁热,为君药。瓦楞子、海螵蛸可制酸止痛,共为臣药。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质重镇降,可散可收;浙贝母开郁散结;黄芩、黄连、栀子共清上焦中焦之郁热,与牡蛎、浙贝母共为佐药。
临证加减:脘痛腹胀者,加枳实、厚朴以疏肝理气;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白芷以祛风止痛;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瓜蒌、火麻仁以润燥通便。
06
和胃降逆方
组成:厚朴15g,枳实15g,半夏9g,姜黄9g,绞股蓝9g。
功用:化浊解毒,和胃降逆。
主治:浊毒内蕴,胃气上逆证。恶心、呕吐,胸脘痞闷,便秘,舌暗红,苔黄腻或黄厚腻,脉弦细滑或弦细。
方义: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以除积滞内阻,畅通腑气;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与厚朴、枳实共奏燥湿化浊、和中健胃、降逆止呕之功;姜黄性温、味苦、辛,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作用;绞股蓝味苦、微甘,性凉,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之效,有“不老长寿药草”“天堂草”“小人参”之称。
临证加减:胃脘疼痛者,加延胡索、白芷、三七粉以活血化瘀;大便偏干者,可加大黄、芦荟以泄浊解毒。
07
防癌抗癌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茵陈15g,板蓝根15g,鸡骨草15g,苦参12g,黄芩12g,黄连12g,绞股蓝12g,黄药子12g。
功用:化浊解毒,防癌抗癌。
主治:癌前期病变或癌症浊毒内蕴证。口苦、口干,不欲饮食,恶心,水肿,舌红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方义: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经,可清热解毒、利湿;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可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两者合用可加强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两者均有抗癌之功效。茵陈味苦、辛,性微寒,板蓝根味苦,性寒,鸡骨草味甘、苦,性凉,苦参味苦,性寒,黄芩味苦,性寒,黄连味苦,性寒,六药合用,清热利湿之功尤著。癌症患者多有湿热瘀阻,故予绞股蓝、黄药子散结消肿为佐。
临证加减:痛剧者,加用延胡索、白芷、蒲黄、五灵脂止痛;鼓胀者,加用茯苓、泽泻、车前子消胀;有出血倾向者,加用大蓟、小蓟、白茅根、棕榈炭止血。
08
散结止痛方
组成:鳖甲15g,山甲珠15g,冬葵子15g,田基黄12g,红景天12g,急性子12g,大黄6g。
功用:清热活血,散结止痛。
主治:浊毒内蕴之鼓胀。腹部胀满,胀而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少,嗳气,食后胀甚,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义: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山甲珠味咸、凉,性微寒,归肝、胃经,两者共奏软坚散结止痛之效,同为君药。冬葵子味甘,性寒,可清湿热消肿止痛,为臣药。
急性子味苦、辛,性温,助君药软坚散结,另有活血之功效,田基黄助冬葵子清热消肿止痛,共为佐药。大黄清湿热祛瘀解毒。患者久病伤气,故予红景天益气活血。
临证加减:气滞者,加用柴胡、枳壳、香附、紫苏疏肝理气;血瘀重者,加用桃仁、红花、当归、泽兰活血化瘀。
[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