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开的信息,2022年前10个月,我国对外商品贸易总金额为346165.5亿元,上涨9.5%。其中,出口商品金额为197112.7亿元,增长13%;进口金额为149052.8亿元,上涨5.2%。
进口商品结构:芯片依然位居榜首位置
进口商品结构中,排名第一的依然是芯片:进口数量为4580.2亿个,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数量缩减13.2%;进口金额为23107.8亿元,同比上涨3%,大约是我国进口商品总金额的15.5%。
之后是石油,今年前10个月的进口数量为41353.3万吨,同比下降2.7%;但支付的金额却攀升至19902.1亿元,同比上涨48.9%。油价高企,给我国企业、居民的能源消费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排第三名的是铁矿石!前10个月的进口数量为91741.6万吨,同比缩减1.7%;支付金额为7303.3亿元,缩减30.3%;进口粮食数量为12233.4万吨,下降11.3%;支付金额为4459.9亿元,上涨12.5%。
出口商品结构:机电产品占比降至57.08%
今年前10个月,机电产品依然在我国商品出口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前10个月的出口额达到了112505.7(超过11万亿元),同比上涨9.6%。
但是,机电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商品出口整体格局中,占据的比例却下滑至57.08%”,与前几年的高峰期——占比曾一度突破60%的水平相比,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似乎遇到了部分阻力。
哪些商品,成为拖后腿因素呢?仔细观察海关总署发布的商品出口表单,我们可以发现: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医疗仪器及器械,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船舶等都下降了。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家用电器,前10个月的出口金额缩减了10.2%。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家电消费增长空间和潜力相对有限,无法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那样获得高昂的行业增长红利。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用电器,具备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正是我国产业链向越南、印度等国转移的重点区域。与之类似的还有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等。
在具备更强科技、资本因素的通用机械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智能手机、半导体芯片,汽车及其零部件等领域,我国的出口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我国新旧动能转换,仍在推进中。
只是新的发展动能,未能完全弥补和低迷旧动能衰减带来的影响。接下来,我国需要在掌控旧动能衰减频率和幅度时,尽快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万众创新引向深入,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比如说医疗仪器及器械,在全球防疫还需要我国提供物资的背景下,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金额居然下降了2.6%。需进一步着力促进医疗、健康、卫生、防疫、养老等产业外延发展战略。
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再造,强化产业发展的强链和补链,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创新生态营造。近期,颜宁回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补足深圳医疗科技事业基础研究的短板,就值得赞誉。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