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儿子刘恒,最不受父亲待见,是如何成为一代圣君的?

心动趣历史 2021-08-22 20:39:14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躬行节俭、励精图治,体察百姓疾苦,轻徭薄赋,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

汉文帝是古代有名的仁德圣君,向来对汉朝皇帝评价不高司马迁,也非常肯定汉文帝,评价其为“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

宋代大臣邱濬认为:“三代以下,称帝王之贤者刘恒也。”

明代谢肇淛认为:“三代以下之主,汉文帝为最;光武、唐太宗次之;宋仁宗虽恭俭,而治乱相半,不足道也。”

刘恒虽然贤德,但是在刘邦的六个儿子中,存在感最弱的,可能就是他了,这其实是人们的刻板印象,除了刘盈、刘如意、刘肥、刘恒这四个儿子,能说出刘邦其他儿子的人都少,而且刘邦进行封王,也没有厚此薄彼,就是按照年龄大小来的,但是刘恒能成为一代圣君,跟老爹的关系其实不大,主要是因为他母亲薄姬。

刘邦的不重视,薄姬的不争宠,换得了母子二人的平安

在汉文帝刘恒的成长过程中,其母薄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薄姬是一个性格非常好的女人,有些人与之交往,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有好东西,总想与他分享,起不了争执之心,薄姬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薄姬曾是魏王豹的姬妾,魏王豹败亡后,薄姬被刘邦纳入后宫,她入宫一年多,都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但是她年少的玩伴管夫人、赵子儿,得到刘邦的宠幸后,在刘邦面前提到了薄姬,薄姬因此得到了刘邦的宠幸,就有了身孕,同年就生下了刘恒。

自从薄姬生下刘恒之后,就很少见到刘邦了,但是她也不争不抢,并不与别人争夺刘邦的宠爱,而是静下心来,悉心教导自己的儿子刘恒,养成了刘恒谨慎沉静的性格,为后来坐稳帝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为汉惠帝,以皇太后身份的吕雉开始掌控朝廷内外的大权,刘邦生前宠爱的妃子,都受到了吕雉的记恨,一个个都被吕雉清算,最得宠的戚夫人甚至被做成了人彘。

而刘邦的儿子如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甚至是燕王刘建,都先后被吕雉直接或者间接杀死,唯有被吕雉养大的淮南王刘长没有被杀。

相比于刘邦其他姬妾和儿子的遭遇,多年蛰伏的薄姬母子就非常幸运了,身为代王的刘恒,躲过了吕雉的屠刀,而薄姬也同样获得吕雉的同情,准许其前往代国,与自己的儿子团聚。

这是因为薄姬这样的性格,培养了刘恒与人为善的性格,刘恒在历史上就是以仁善、德行著称,薄姬的教育对于刘恒的未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边地藩国的治理经验,使刘恒拥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刘恒就藩的代国,绝不是一块风水宝地,可以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在刘恒之前上一任代王,是他的二伯刘仲,但是因为韩王信的反叛,匈奴的入侵,刘仲无力抵抗,从代国逃到了洛阳,被刘邦革除了代王之位。

大汉历史上最大的耻辱“白登之围”,就发生在代国,与匈奴达成议和后,代国又发生了陈豨叛乱,代国可谓是一个多事之地,从刘恒就任代王前,代国就没有太平过,连年战乱。

刘恒就任代王,可谓是一个从战乱中,重新建设的过程,虽然史书并没有记载刘恒就任代王的十六年间,代国的治理结果,但是这十余年间,虽然汉匈议和了,但是匈奴也不是什么善茬,劫掠边境是家常便饭,刘恒就任后没有再出现匈奴大举入侵的情况,成绩还是不错的。

代国可以算是整个汉朝环境最复杂的藩国了,刘恒在代国十多年间,自然是没少与匈奴等各方势力打交道,这样也培养了他处理复杂多变的问题,如何安抚受难百姓,就行战后重建、休养生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仁德与腹黑并存,成就了汉文帝的圣君之名

其实对汉文帝的评价,唐朝及以前,基本都是仁善、柔德为主,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基本上成为了“三代以下,第一贤君、圣君”了,这其实也是我国古代价值观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隋唐及之前的时期,评价君主,既要看重个人的德行,也很注重在位时期的政绩和武功,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儒家公羊派的余荫彻底消散在了历史中,懦弱、保守的左丘明派成为了社会的主导,对皇帝的评价就抛开了武功,核心成为了仁善、宽厚了,听话、不折腾、不好战。

在这种价值体系下,三代以下的圣君典范,就成为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这三位,其实除了汉文帝在文治武功上,有所作为之外。

其他两位,在位期间国力衰退,政治保守,不论是锐意进取,还是破陈出新,改变国家困局的魄力和决心,都远比不上后来继位的宋神宗和明武宗。

汉朝发展到刘恒继位的时候,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太平光景,从汉高祖刘邦到惠帝刘盈、吕后执政时期,一直都采取的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的政策。

刘恒继位以后,只要不折腾,延续其父、其兄的政策,他肯定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其实在这一点上,刘恒已经站在了历史上大部分帝王的前面了。

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期,虽然主张的是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但是在儒家的包容上,也是非常高的,汉朝著名的大才子贾谊,年轻有为,见解独到,非常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是因为贾谊的很多主张,不适合在他的时期实行,所以处于对贾谊的保护,汉文帝把他派往藩国,担任诸侯王的太傅,汉文帝这种包容、宽厚,能够接受不同思想的做法,为其在历史上加分不少。

同时汉文帝在对待穷苦百姓的政策上,是非常的仁善的,罢天下田租,让百姓可以解决温饱,改革刑法,废除肉刑、连坐法,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弛山泽之禁,让勤劳的百姓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源,汉文帝是施政策略,基本上就是历代仁政的巅峰,这正是儒家所推崇的。

如果因为这些,就觉得汉文帝是政治小白,那就大错特错了,可能汉初的那些平定诸吕的功臣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汉文帝继位之后,迅速采取手段,拉拢掌握重权的功臣,巩固自己的皇位。

汉文帝通过手段掌握军队,巩固皇权之后,首先对拥立他的功臣们进行开刀了,采取的措施非常高明,我们现在叫“捧杀”,汉文帝先是越来越礼遇以周勃为首的功臣,然后招致群臣不满,大家都劝谏汉文帝,他就顺坡下驴,颁布列侯返回封国,节省百姓开支的诏令,把一众功臣赶出了长安。

接下来就是对日益骄纵的诸侯王进行打压,虽然汉文帝没有采取贾谊的《治安策》,但是贾谊的话汉文帝挺进心里了,一有机会就拆分诸侯,齐王刘则死后,文帝趁机将齐国一分为六。

他的七弟刘长不满刘恒继位,在淮南国准备叛乱,文帝用软刀子将其平定,削去王位,发配蜀地,刘长自杀后,再次将淮南国一分为三,经过汉文帝的一番操作,到其子汉景帝继位的时候,汉朝的诸侯国大部分都只有一郡之地,很难再跟朝廷抗衡了。

所以说,汉文帝能够被称为圣君,绝不是仅仅依靠宽厚仁德就能够做到的,他高超的政治手腕,是他能够稳定内部局势,使汉朝国力稳步提升的关键因素。

1 阅读:682

心动趣历史

简介:历史领域爱好者,大家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