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召开5G应用规模化发展推进会,对近5年来5G发展成效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5G应用规模化发展重点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
5G商用五年来,我国5G应用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万个,5G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了“乡乡通5G”。5G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正深刻改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
5G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89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9.9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5.6%。不过可惜的是,5G用户增长仍未能显著提升流量业务收入。2024年前10个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5343亿元,同比下降1.3%。
说到底还是因为用户对5G网络的感知相当有限。一方面,4G已满足大多数用户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标志性现象级的5G应用尚未出现。由于对5G的高网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等特征感知都不明显,一些用户虽然使用着5G手机,但考虑到手机续航和费用等问题,甚至主动关闭了5G功能。
当前,5G商用正在快速发展,但一系列的挑战也如影随形。怎么才能让更多个人和企业用户主动使用5G呢?
推进会上,工信部对近日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作了解读,对“扬帆”行动重点城市评估情况进行了通报。关于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组织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为抓手,全力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支撑新型工业化和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基础。
现阶段,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据了解,为实现“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方案中提到了三大方向:一是培育新终端,二是丰富新体验,三是营造新环境。终端方面,推动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云设备等研发应用,鼓励融合5G的XR业务系统、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创新发展。推动“5G上车”,鼓励汽车前装5G通信模块,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智驾、智舱提质升级。
体验方面,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5G消息等应用创新,实现5G新通话用户规模突破1亿。推动5G与AI深度融合,提升互动视频等新型交互体验。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面向公众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终端企业加快推进手机支持超高清视频显示及拍摄,促进5G超高清视频及直播在娱乐、赛事、电商等领域规模发展。
环境方面,支持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和终端企业联合建设5G新型应用创新工场和体验中心,开展AI大模型、面向公众应用的网络切片等新技术试点,促进网络、内容、终端协同创新,为5G新业务新产品研发提供试验环境。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提升5G普惠服务能力。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展望未来,在政策指引以及工信部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5G应用将得到量的规模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至于5G“杀手级”应用啥时候能出现,还没个准信儿,但显然不会让我们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