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工具来降低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过程。央行通过加息、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要求以及通过大规模政府债券发行(也称为量化紧缩(QT))减少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一目标。
想要降低经济活动水平似乎有悖常理,但高于可持续增长率的经济运行会产生通货膨胀等不良影响,即家庭购买的典型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涨。
因此,央行行长们会使用多种货币工具来有意降低经济活动水平,而不会让经济陷入混乱。这种微妙的平衡行为通常被称为“软着陆”,因为官员故意改变财务状况,迫使个人和企业更仔细地考虑当前和未来的购买行为。
紧缩性货币政策通常是在支持性或“宽松性货币政策”(见量化宽松)时期之后出现的,在该时期,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国家基准利率来降低借贷成本,从而缓解经济状况;以及通过大规模债券销售增加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当利率接近于零时,借贷成本几乎为零,这会刺激经济衰退后的投资和一般支出。
紧缩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利用提高基准利率、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规模发行债券等手段。下面对每一项进行探讨:
1)提高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取的隔夜贷款利率。它的作用是衍生其他利率的利率。例如,抵押贷款或个人贷款将包括基准利率加上商业银行向贷款申请提供利息收入的附加百分比以及任何相关风险溢价,以补偿机构因个人的任何独特信用风险而产生的风险溢价。
因此,提高基本利率会导致与基本利率挂钩的所有其他利率上升,从而导致整体利息相关成本上升。较高的成本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导致支出减少,经济循环资金减少。
2)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必须将部分客户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以应对突然提款时的负债。这也是中央银行控制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一种手段。当央行希望控制流经金融体系的货币数量时,它可以提高准备金率,从而阻止商业银行将这些钱贷给公众。
3)公开市场操作(批量债券销售)
中央银行还通过出售大量政府证券(通常被宽泛地称为“政府债券”)来收紧金融状况。在探讨本节时,为了便于参考,我们将考虑美国政府证券,但原则对于任何其他央行来说都是相同的。出售债券意味着买方/投资者必须放弃他们的资金,而央行在债券有效期内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际上将其从系统中删除。
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
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降低经济活动和降低通货膨胀的效果。
1)高利率的影响:经济体中的高利率使得借贷成本更高,这意味着大规模资本投资往往会随着一般支出的放缓而放缓。在个人层面上,抵押贷款付款增加,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
高利率的另一个紧缩效应是花钱的机会成本更高。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利息挂钩投资和银行存款变得更具吸引力,因为储户可以从他们的钱中赚取更多收入。然而,仍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因为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名义利率,高通货膨胀率仍然会给储户带来负的实际回报。
2)提高准备金率的效果:虽然准备金率用于在压力时期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池,但也可以改变它来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应。当经济过热时,央行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迫使银行比以前扣留更大比例的资本,直接减少银行可以发放的贷款数额。正如预期的那样,更高的利率加上更少的贷款,会降低经济活动。
3) 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大规模债券销售):美国国债有不同的期限和利率(“国库券”期限为 4 周至 1 年,“票据”期限为 2-10 年,“债券”期限为 2-10 年) 20至30年)。国债被认为是最接近“无风险”的投资,因此经常被用作相应期限贷款的基准,即可以使用 30 年期国债的利率作为基准当发行利率高于基准的 30 年期抵押贷款时,以考虑风险。
大量出售债券会降低债券的价格,并有效地提高债券的收益率。收益率较高的国债(债券)意味着政府借钱的成本更高,因此必须控制任何不必要的支出。
紧缩货币政策的例子
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理论上比在实践中更为直接,因为有大量的外生变量可以影响其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央行官员努力保持灵活性,为自己提供应对意外结果的选择,并在应对不同情况时倾向于采取“依赖数据”的方法。
TradingTop下面的例子包括美国20年的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实际GDP和通货膨胀(CPI),其中两次实施了紧缩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通胀往往滞后于加息进程,这是因为加息需要时间渗透到经济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从 2004 年 5 月到 2006 年 6 月,通货膨胀实际上随着利率的上升而继续呈上升趋势,然后最终下降。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也观察到了同样的情况。
TradingTop下图:紧缩货币政策的研究示例
资料来源:Refinitiv Datastream
在这两个例子中,由于两次不同的危机破坏了整个金融格局的稳定,紧缩货币政策都无法完全发挥作用。2008/2009 年,我们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GFC),2020 年,冠状病毒的传播震动了市场,导致全球贸易几乎在一夜之间停止。
这些例子凸显了采用和执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艰巨任务。诚然,这场大流行是一场全球健康危机,而全球金融危机则源于贪婪、金融不当行为和监管失败。从这两个案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并不存在泡沫,很容易受到金融体系内部或外部冲击的影响。它可以比作飞行员在飞行模拟器中在受控条件下飞行,而在真实飞行中,飞行员可能会被要求在强烈的 90 度侧风期间降落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