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苏素。
合肥一座因投行实现蝶变的城市,2020年合肥模式正式被大家所熟知。三年多以来,合肥模式持续在区域经济和招商引资的圈子里发酵,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城市深入合肥实地调研,探访“投行”合肥是如何炼成的。
简单来讲,合肥模式赢在投资招商,途径是找准目标,充分利用国有资本杠杆作用,以政府产业基金为赌注,成功打造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链,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07年,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全市财政收入,引入了当时巨亏的京东方,赚了几百亿;2011年拿出100多亿投资长鑫和兆易创新,赌注下在了半导体,又盈利几百亿;2019年,合肥入股投资蔚来,激发了规模效应,开启了合肥新能源产业的大布局,再次赌赢了。
合肥模式在全国兴起,各地政府争先设立规模庞大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投资对优质产业项目进行争抢,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将“投行思维”贯彻到底的政府决策思路。
但是一味地照搬合肥模式,真的可行吗?很多地方在复制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翻车了。比如,高合汽车先是坑了江苏盐城,后来坑了青岛国资;威马汽车,坑了上海50多亿,留给绵阳一堆不值钱的股份;宝能暴雷让广州在宝能汽车上投了120亿打了水漂;潍坊国资投资雷丁汽车,雷丁仅用半年时间迅速破产;铜陵和安徽国资在奇点汽车上投了30多亿还未量产就夭折;号称制造烧水就能走的汽车的青年汽车坑了如皋、南阳、石嘴山、鄂尔多斯、海宁、连云港、济南、泰安、六盘水等多个城市。。。
这些投赌失败的城市案例不胜枚举,它们共同努力的方向都是新能源领域。方向是正确的,新能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能有效发挥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通过大规模有效投资来带动GDP提速,这也是合肥投赌成功的秘诀所在。
但是想要实现合肥模式的成功复制,可不是简简单单方向正确就能实现的,还要找准地方产业发展定位,构建专业招投人才体系,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才能真正用好政府资金。而且前提还是要先保民生,保民生和搞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舍弃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一味的进行投资风险太大。合肥模式复制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劝君量力而行!
您的每一次驻足,都是我坚持每日更新的动力!感恩遇见!感谢有你!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