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说“叫你心里留神”,什么是“心里留神”?黛玉该怎样留神?

栖鸿侃红楼 2025-04-01 22:02:43

先介绍一下这句话的背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导致宝玉发痴病倒,见了紫鹃才有所好转。紫鹃任劳任怨地服侍他几天,直到他病愈,才回到黛玉身边。当天晚上,她对黛玉分析了嫁给宝玉的好处,然后说了这番话:“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

黛玉说要去回贾母、把紫鹃退回去,是闺中常态,因为紫鹃说的是她的婚事,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一提到婚事,必须表示害羞、不愿听;紫鹃也知道黛玉不会去报告贾母,才敢这样理直气壮:“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

让人费解的是前面这句:“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心里留神”,当然就是说关注与宝玉的婚事,也就爱情的归宿。“为非作歹”呢,在那个时代,自由恋爱就是绝大的丑闻,追求爱情就是“为非作歹”,就是王夫人口中的“作怪”、宝钗口中的“奸淫狗盗”、袭人口中的“不才之事”。

可是,紫鹃没叫黛玉“为非作歹”,却怎么叫她“心里留神”?不“为非作歹”了,还怎么“心里留神”?又要追求爱情,又不追求爱情,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是的,就是自相矛盾。矛盾的不是建议,而是解释。说白了,紫鹃并不是建议、指点黛玉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而是在向黛玉解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什么要“情辞试忙玉”。

紫鹃的“试忙玉”,是平地起风波,在毫无由头的情况下,凭空编出“林妹妹回南去”的一番谎话,来试探宝玉。当然,以她对黛玉的了解,把宝黛交往都看在眼里,怎么会不知道宝玉对黛玉的真心?还有什么可试的?

问题是,宝玉是惯坏了孩子,从来要什么有什么,也以为他与林妹妹的婚事是水到渠成,不需要额外争取。黛玉呢,“我是为我的心”,除了感情之外,又关注不到别的,更不会为婚姻进行实际筹谋。

宝黛顾不到的,紫鹃就替他们谋划,这就有了“试忙玉”,试探宝玉为爱情做怎样的努力。宝玉也不负所望,破釜沉舟,立刻发痴病倒,一言不语却又明白昭著地告诉众人:失去了林妹妹,我就会死!这样一来,谁还敢再拆散他俩?紫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目的是达到了,可还容易引起误会。正如薛姨妈所说:“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小女婿”当然是托辞,但以紫鹃的身份,很容易联想到“叠被铺床”,因为陪嫁的丫鬟很自然会被收房。王熙凤的平儿,夏金桂的宝蟾,都是这样。《西厢记》里,红娘热心鼓励,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能做张生的姨太太。

但是紫鹃并没有这个想法。宝玉向她要小菱花镜,很像“私相授受”了,紫鹃不得不给,却是“只得与他留下”。“只得”二字,可见紫鹃的不情愿。不是舍不得,而是她的筹谋完全为了黛玉,并没把自己规划到宝玉的婚姻里。

所以有了她与黛玉的这番长谈。

“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不是叫黛玉以后怎么去做,而是解释自己的行为:“试忙玉”是为黛玉的未来婚姻,“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是不需要黛玉亲自出手,自己在替她设法。而开诚布公的告诉黛玉,又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完全是宝黛爱情的赞助者,丝毫没有为自己谋利的想法。

古代爱情小说里,小姐身边一定有个聪明美丽的丫鬟,但她们的想法、她们的归宿,多半是“叠被铺床”、跟着小姐嫁过去、做公子的小老婆。和她们比起来,完全无私的紫鹃,形象就高大得多了。

0 阅读:0
栖鸿侃红楼

栖鸿侃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