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确实准备对伊朗采取行动了。
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已默默潜入印度洋上空,装载着专门对付地下目标的炸弹,直冲伊朗的核设施而去,明显打算一招制敌。
伊朗那边毫不畏惧,直接亮出了他们的地下导弹基地,仿佛在说:“有种你就来试试。”
沙特和以色列表面上总说想要和平,但私下里其实早就各自站好了队伍。
当下中东的形势紧张得跟拉满的弓似的,谁心里也没谱,下一秒是会在谈判桌上握手言和,还是在波斯湾的天空听到炮火轰鸣。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特朗普究竟打算做什么?
过去两天里,特朗普似乎再也憋不住了,开始一连串地出招,手里的牌一张张往外打。
美军在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一下子变得繁忙,七架B-2隐形轰炸机缓缓驶入跑道准备起飞,而在它们旁边,十架KC-135空中加油机整装待发,还有一堆C-17大型运输机正忙着搬运货物。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摆个样子,B-2轰炸机可是美军的超级王牌,总共就那么19架在服役,这次直接出动了三分之一,明摆着要在中东搞个大动作。
这事儿得从特朗普给伊朗下的“最后警告”开始聊起。当时,特朗普给伊朗发了个信息,说是“最后通牒”,但咱们就直白点说,就是给他们来了个最后警告。从那开始,一系列的事情就慢慢发酵了。特朗普这个举动,让伊朗那边也感到了压力,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接下来的发展,就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一点就着,而且越烧越旺。所以说,这一连串的事情,追根溯源,还得从特朗普给伊朗的那个“最后警告”算起。
两个月前,他明确表示,要伊朗乖乖回到谈判桌前,否则他不会手下留情。
时间眼瞅着就要到了,可伊朗那边还是没啥动静。华盛顿这边面子有点挂不住了,干脆直接亮出了底牌,把枪给顶上了。
B-2的任务很清楚,就是装上那14吨的GBU-57巨型炸弹,直接飞往伊朗的核设施。
这个大块头能深入到60米的岩石层下,专门对付躲藏在山体内部的那些目标。
伊朗的纳坦兹和福尔多这两个核设施,早就成了美军的重点对象。根据得到的消息,这些地方虽然挖得挺深,但其实只能扛住大约60米深的打击。
要是B-2轰炸机真的投下一连串钻地炸弹,伊朗费了好大劲、几十年来积累的核设施,估计得立马垮掉一半。
伊朗绝非好惹的。美军刚有动作,他们就迅速发布了一段视频,画面快速掠过山洞内密密麻麻的导弹,自称那是他们的“地下导弹堡垒”。
这招架势挺大,导弹排得一条线,好像在跟美国说:“你飞机多,我武器也不赖,咱俩较量较量,看谁更厉害。”
外面的军事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说这些隧道虽然看起来又长又直,不过设计方面似乎有所欠缺,抗爆性能不太行。
如果真被一枚钻地弹击中的话,那里面估计会瞬间炸得稀巴烂。伊朗这番秀肌肉的操作,却让部分人感觉更像是露了馅,没那么有自信了。
波斯湾那片的邻居们也没消停,沙特和阿联酋表面上说着“别冲动,咱们都冷静点,别打仗”,但实际上,他们悄悄把自家领空给美军用了,连F-35战斗机降落的地方都给安排妥当了。
以色列那边情况也挺紧张,他们的导弹防御系统早就严阵以待,就等着伊朗那边有啥动静呢。
这些海湾国家的小九九可不少,他们既不想战火蔓延到自己地盘上,又乐得看伊朗倒霉,同时还希望美国能顺手帮他们摆平一些麻烦。
表面上看似不偏不倚,其实心里早就站好了队,这种悄悄赚钱的手段,倒是挺顺应中东这一带的老规矩。
回溯一下时间,美军这次选中迭戈加西亚,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
这个地方距离伊朗有4500公里远,伊朗那些导弹射程连3000公里都不到,根本打不到这里。这样一来,B-2轰炸机就有了个安全的起飞地点。再加上有加油机帮忙,B-2能在空中多飞一会儿,把伊朗整个国家都纳入它的攻击范围。
以前啊,这个地方没少参与那种行动。想当年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时候,头一拨轰炸任务就是从这儿发起的。
现在的情况还是老样子,美军打的算盘还是那套“速战速决”,计划通过一轮猛烈的空袭,把伊朗的核设施彻底摧毁,之后他们就打算一走了之。
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就结束吗?伊朗手里不光有核设施这张牌,还有一堆遍布各地的导弹库,以及那些代理武装力量呢。
B-2轰炸机就算能把地底的防御设施给炸毁,但躲在山谷里的那些导弹依然能够发射升空。
美国军队在中东的据点,还有以色列的那些大城市,都得时刻提防着被袭击。更不用提那个胡塞武装了,他们要是真敢把红海这条大动脉给堵上,那全世界的货船可都得急眼了。
伊朗的思路挺简单明了,你要是敢招惹我,我绝对不会让你好过,咱们就一起倒霉算了。
如果情况再恶化一点,霍尔木兹海峡肯定会成为大家的中心。
这条细细的海峡,每天运输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石油量。要是伊朗真把它给堵上了,那油价可就得嗖嗖往上涨,说不定能飙到每桶200美元呢。
沙特和阿联酋尽管跟美国签订了防御合作协议,但还是没法抵挡住这次的冲击。
美国那边呢,其实能挖点页岩油来应急,但要是全球市场一闹腾,物价嗖嗖往上涨,那大家伙儿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伊朗这么做,简直就是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去冒险。要是赌赢了,说不定能让美国也栽个大跟头;可万一输了,那可就全完了,彻底没戏了。
特朗普这次动作不小,他打算通过这场硬碰硬的较量,给自己贴上一个闪亮的标签,表明他“铁腕总统”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玩这种在悬崖边上的把戏,稍有不慎就会栽跟头。要是伊朗倔强到底,那他要么就得狼狈撤退,要么就可能真的把战火给惹上身了。
就算美军空袭成功,让伊朗的核计划泡汤了,那些导弹和背后的势力也不会老实待着。他们还是会继续搞他们的动作。
中东这片区域,对美国的反感情绪一直都有。要是伊朗真不顾一切,发射一大堆导弹,那阿拉伯国家的街道上,恐怕又要陷入一片混乱了。
什叶派那边的“抗争防线”,说不定真要借着这个机会闹得天翻地覆。
以色列现在心里有点慌,他们的导弹防御系统这几年频繁使用,快要把存货用光了。要是伊朗真的发射几百枚导弹过来,能不能扛得住还真是个未知数。
防线一旦被突破,冲突就不再是“有限空袭”所能控制得住的了,到时候整个中东的局面都会大乱,需要重新分配势力范围。
沙特和以色列肯定会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如果伊朗能挺过这一关,那他们反击的力度绝对会更大。
拉宽视野来看,一旦这场战争爆发,整个世界都会跟着震动不已。
油价一旦猛涨,发展中国家的钱袋子就要吃紧,债务问题跟着就浮出水面,而美国那边呢,加息的脚步也是停不下来。
特朗普打算用这招对付伊朗,但他没想到,这一举动可能不仅会让波斯湾燃起大火,还会把他的自家后院给烧着。
美军可能一开始会凭借B-2取得不错的优势,但之后的发展,谁也说不好会怎么样。
伊朗的核设施没了踪影,但他们的复仇念头可没消失。中东这片土地上,硬茬子从来就不少。要是美国再一头扎进去,恐怕又要陷入那种“永无止境的战争”的老路了。
现在,波斯湾的风势愈发猛烈,特朗普那边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伊朗也半遮半掩地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沙特和以色列在一旁观望,全世界市场都紧张地等待最终结果揭晓。
这场较量还远远没结束,但那股压抑得让人难受的气息,已经从海湾蔓延到了全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