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航母:10万吨核动力,2025年下水?美媒:或有颠覆性技术加持!

全球军事记 2025-02-08 10:05:20

005航母:中国航母新期待与美媒猜测

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中国航母事业一直备受瞩目。2024年劳动节当天,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起航,开启了它的首次海试之旅。此后,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福建舰顺利完成了五次海试。

时间来到2025年1月,《人民日报》援引中国军事专家邵永灵的观点透露,福建舰理论上进入了舰机融合阶段。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意味着福建舰的建造进展顺利,距离服役又近了一步。

福建舰的每一次好消息传出,都引发了人们对后续004、005航母的无限期待。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观点是,004航母可能会是福建舰的“姊妹舰”。就如辽宁舰和山东舰,它在设计上可能会借鉴福建舰的优点,同时针对福建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设计缺陷进行改进优化,让国产航母更加完善。

而005航母,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美国“动力”网站曾发文大胆预测,中国005航母的排水量可能在10万吨级,而且很可能在2025年传出下水消息,并且这艘航母的核动力系统或许有颠覆性技术加持。这一预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美媒的言论究竟是基于哪些依据呢?

所谓“颠覆性技术”的解读

所谓的中国核动力航母的“颠覆性技术”,目前最受关注的便是核反应堆技术。美媒提及了一张美国卫星拍摄到的疑似“中国为大型军舰(可能是航空母舰)建造的陆基原型核反应堆”的卫星照片。目前,美国核动力航母采用的核反应堆是“压水核反应堆”,它以轻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以浓缩铀 - 235为燃料,属于一种热中子中子反应堆。它的运作原理相对不复杂,浓缩铀 - 235通过链式核反应产生高温,将轻水汽化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运转。这种核反应堆还广泛应用于核能发电站。

不过,压水核反应堆也有缺点,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协助,这就可能存在疏漏,导致核泄漏等重大事故。而中国在选择核动力航母核反应堆时,可能会采用更为先进的金属核反应堆。金属核反应堆利用液态金属充当冷却剂,冷却效率高于轻水,且运作过程对人力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早在2011年7月21日,新华网就报道过中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实验快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个实验快堆采用钠 - 钠 - 水三回路设计,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它意味着中国能大幅提高铀资源利用率,中国压水核反应堆对天然铀资源利用率约1%,而“快堆”利用率可高达60%以上,还能“嬗变压水反应堆产生的长寿命放射性废物”,提升使用安全性。早年美国建造核动力航母时虽考虑过金属核反应堆但因技术受限未成功,后来因“去工业化”等多因素影响,在最新一代“福特级”核航母上仍使用压水核反应堆。而中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相关科技领域实现对美国的赶超。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在核电领域攻克多项世界级关键技术,领先美国10 - 15年,《华尔街日报》也曾感慨中国在下一代核电技术实际建造和商业化方面“一骑绝尘”。这也是美媒认为中国核动力航母可能有颠覆性技术加持的原因之一。

关于排水量与下水时间的讨论

除了“颠覆性技术”,005航母排水量“10万吨级”和“2025年下水”的说法也引发诸多讨论。福建舰排水量8万余吨,参照辽宁、山东两舰的情况,若004航母按优化方向改造,排水量可能上调到9万吨左右,那么005航母在已有4艘航母建造经验的基础上,实现10万吨级排水量并非遥不可及。

然而,对于005航母2025年下水的推测,却不太现实。外媒推测的依据是《南华早报》2024年3月的一篇文章,但对于中国航母建造服役历史进程来看,005航母有新消息可能至少要到2030年左右。毕竟航母建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充足的准备。

中国的航母事业在稳步推进中,无论是福建舰还是未来规划的005航母,都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中国依靠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在航母建造技术上不断取得进步,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4 阅读:1095

评论列表

蓝精灵

蓝精灵

3
2025-02-08 16:36

004都没出还005[笑着哭]

纯色

纯色

3
2025-02-08 16:11

核动力工程验证船雪龙3,预计今年建成下水。现在炒作核动力航母→纯属造谣瞎扯蛋。

全球军事记

全球军事记

为你带来最前沿的全球军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