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为什么精神就是指人心?为什么它也是一套关于人类心灵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所谓精神,一个精字,一个神字。什么是精?什么是神?
每一个人都拥有身、心二物。身,是指人的身体;心,是指人的心灵意识;身藏精,心藏神;人类身心的总和,就叫做精神。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其实人们常说的精神,应该就是古人所说的精、气、神。只不过为了表达方便,省略了一个气字而已。古人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何也?天真皇人曰:天以一炁而长养万物,天地炁散,万物盗之;万物炁散,人以盗之。”
盗,是盗取、获取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与人,从彼此身上获取各自所需。万物所需之物,就是炁,就是万物之精微,也叫做精。
古人云:“人五脏之精微,心牵于事,欲动于火中;心火既动,真精必摇。肝精不固,目浊无光;肺精不固,皮肉消黄;肾精不固,神气减散;脾精不固,齿发衰白。”
人类身体的生长与生存,都离不开精微之物的获取。而这些精微之物都只能从天地万物中盗取。人体转化生成精微之物的场所,就是五脏。古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脏之精华又会集中储藏在肾脏之中。这便是精神的精字。
精,便是人类身体的核心与精华所在。身蕴藏生物精华。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气?
对于人类自身来说:身体,就是阳;心灵意识,就是阴;精,就是阳;神,就是阴。身藏精,为阳;心藏神,为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气,就是精、气、神。阳为精,阴为神。一切伟大精神的延续,既要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美好的心灵神智。人的身心,就是人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一词,往往只是单指人的心神与内心。神,就是人的心神。
人们所常说的心神愉悦、心神恍惚、老神在在等,其实不就是指内心惬意、内心舒坦、内心愉悦吗?
什么是精神?所谓精神,其实就是指人心。精神的散发来源于人的内心。
有些精神直接冠以人名,比如雷锋精神、孔繁森精神、焦裕禄精神、刘胡兰精神、董存瑞精神。
他们的精神主要来源于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等人各自的内心,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自己独特的、坚强不屈的、无私奉献的、不怕牺牲的、勇敢无畏的心灵。有些精神直接冠以某些优秀品德,比如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牺牲精神等。这些精神的发挥,首先需要人们的思想与内心之中,有合作、团结、牺牲的意识。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内心中只知为己的人,是很难发挥出团结、牺牲等精神的。
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精神充盈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不仅有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有勤劳奋斗精神、有尚法精神,还有尊老爱幼精神、诚实守信精神;
集体有集体英雄主义精神,民族有民族精神,还有国家精神、服务精神、环保精神等。
人的每一种优良品质与行为,都可以对应出一种精神。这些精神的内核,都来源于人的内心。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心灵,才能发扬出什么样的外在精神面貌。心灵,是人的内在本质;精神,是人的外在显现。心灵如树根,精神便如树冠。
木有两端,假如把人心比作一根木头,那么这根木头的一端就叫做心灵,另一端就叫做精神;无论哪一端,都是这根木头本身。你不能说这一段是这根木头,那一段就不是这根木头了。心是心的内在本源,精神是心的外在显化。
人有了高尚的精神就可以事半功倍,就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假如缺少精神,就必然会增加失败的风险。
精神的显化,只是外人、旁人从外部观察到的结果而已,人类自身精神的调动与发扬,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一个内心肮脏龌龊、充满着低级趣味的人,是不太可能发挥出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的,也不太可能发扬出牺牲精神、无私精神、奉献精神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只是人类内在心灵的外在显化而已。
一个内心纠结的人、一个内心犹犹豫豫的人、一个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一个内心不够坚定坚强的人,是很难拥有一个坚韧不屈、大无畏的外在精神面貌的。
所谓精神,其实就是指人心,它本质上就是人类心灵的外在显化。它完全脱胎于人类心灵,却又永远不可能脱离人类的心灵。这就像大树永远也脱离不了树根。
一棵树,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有机整体。无论它拥有多少枝叶,经历多少春秋,它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心也是一个完整的比任何大树都复杂的有机整体。
一棵大树由树根、树干、树冠、枝叶、花果等共同组成,不断经历生老病死、无尽轮回。
人心也有很多部分组成,它也不可能仅仅就只是一颗心而已。几千年来,关于人心,已经至少形成了四大理论体系:精神体系、意识体系、灵魂体系、心灵体系。不管它们多么复杂迥异,它们本质上都是指人心。
因此,从根本上讲,精神也是指人心。关于“精神”的一切学问,都可以看成是一套独立的有关于人心的理论体系。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万物有道,道分阴阳。
总体来说,人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心理,就叫做(心)魂;一部分是思想智慧,就叫做(心)魄。这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一部分在地面以下,叫树根;一部分在地面以上,叫树冠。
树根如魂,树冠如魄。树根隐藏于地下,树冠在空中摇摆。人心也一半隐藏,一半吸收光热。树木自生,人心自洽。
在现实中,人们通常只能看到地面以上的树冠部分。对于人心,人们也往往只能看到思想认知方面的心魄部分。要想看到树根,必须掘开泥土,挖出树根;要想看清人心,也必须剖析人性欲望,直视内心。
魂魄观念属于“心灵”认知方面的灵魂体系,虽不同于精神体系,但本质相通。
精神,大多只是指人类内在心灵的外在精神面貌显化。要想依靠精神理论认清人心,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