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欧磋商似乎将迎来重大转机。
日前,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在接受德国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时透露,欧盟同中国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
不过,据奥地利《小报》24日报道,在欧盟决定加征关税后,中欧技术团队11月上旬仍在北京进行了多轮磋商,双方均表示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并约定继续以视频或其他方式进行磋商。
换句话说,中欧关税谈判仍在继续,但欧盟却放出口风称将要与中方达成协议,意欲何为?有分析认为,这体现了欧盟想尽快与中方达成协议的愿望。
对于关税谈判期间欧盟表现出与中方达成协议的愿景,有2处观察点不容忽视。
第一处,欧洲业界经不起折腾。
在朗格放出口风前一天,中国商务部对进口欧盟乳制品加码了反制措施,扩大对后者的反补贴调查,调查对象新增10个补贴项目,包括欧盟以及丹麦、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的补贴项目。
事实上,像乳制品,还有白兰地以及猪肉和猪副产品等的出口欧盟都十分依赖中国市场,所以说中方从这些行业下手肯定能打痛欧盟,使其知难而退。
原本围绕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贸易争端逐渐蔓延至其他行业,这是欧盟始料未及的。此外,欧盟还没有预料到欧洲电动汽车行业比预想的还要脆弱。
日前,欧洲最大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宣布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寻求重组。欧媒对此哀声一片,它们认为该公司此次申请破产保护将对欧洲本土电动汽车行业以及欧洲锂离子电池的自主研发造成重大打击。事实也的确如此。
公开信息显示,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而Northvolt曾被视为欧洲建立独立电动汽车供应链、对抗亚洲电池制造商主导地位的希望。它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欧洲拥有自己电池产业的目标遭遇挫折。保护措施还没落地,业界领头就这样垮掉了,无疑极大挫伤欧盟的信心。
第二处,欧洲面临腹背受敌风险。
除面临严重内忧问题之外,外患风险也困扰着欧盟。还剩最后1个多月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重返白宫执政。当初他在竞选期间扬言对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加征10%至20%的关税,让欧洲如临大敌。
对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洲驻华盛顿大使内柳普西埃内是这样形容的:欧盟已“准备好做出应对”与美国出现新的贸易紧张局势。欧盟具体将如何应对,内柳普西埃内没有细说,但按照他的意思,如果特朗普加征关税,欧盟将做出回应。
不难看出,欧盟所谓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措施是“能谈则谈,不能谈则打”。如此一来,如果在无法避免与美国打贸易战的情况下,又与中国有贸易争端,欧洲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这种结果并不是欧盟想要的,也不是它所能承受的。为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快中欧关税磋商达成协议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