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原来有个啤酒叫做“汉斯”,广告语是“到处逢人说汉斯”,其实是有出处的。
说唐朝有个人叫做项斯,自幼聪慧饱读诗书,但是运气太差,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他不甘心,就去拜访一个叫做杨敬之的官员,听说他善于发掘人才,喜欢提携后辈。果然,杨敬之读了他的诗后大加赞赏,写下了一首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116e16e14adaa952bb4b99ef0776f3.webp)
赠项斯
唐 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多次读到你的诗,每次都觉得不错;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比你的诗还好。我这个人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赞扬你。
从杨敬之的诗里可以看出,他对项诗可谓是真爱,四处推荐。项斯很自然就名气大了,第二年登进士第,当了官。
由此留下一个成语:逢人说项。“说项”也成为一段佳话。不过现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有些贬义。
这个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收录了一卷计88首
不过,项斯能出名,还是靠这个典故。
这个杨敬之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杨敬之年龄大了,儿子还没有中举,心里着急,一天晚上梦见新榜上公布进士,有自己儿子的名字。儿子后面的那个姓濮阳,没有看清字。
杨敬之醒来后就寻访姓濮阳的人,后来还真的遇到一个从福建来的濮阳愿,而且文章精妙。杨敬之就让儿子跟他朝夕相处。
不料,就在考试前几天濮阳暴病而死,杨敬之很是惋惜,将他的遗骨送回了福建。但是第二年杨敬之的儿子考中了进士,到慈恩寺题名完毕,杨敬之抬头一望:弘农县的杨戴,濮阳县的吴当,真是恍然梦。
这些唐朝人真会玩。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