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生僻字背后经常隐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将一同探索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汉字——“苾”。你是否觉得这个字看起来很陌生?别担心,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音和意义吧!同时,我们还要带领大家了解一个与“苾”字相关的复姓——“契苾”。让我们一同领略汉字的魅力,探索中华文化的广阔和深邃。
“苾”字有许多异体字,如蔤、馝、穪、秘、䭱等。作为一个多音多义的汉字,“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发音为bì时,它主要与香气和芳香相关。在古代文献如《诗经》的小雅《楚茨》中,就用“苾”来形容祭祀时悠久的芳香,展现出对家族和社会的尊重与敬意。同时,“苾”字也作为“吡”的异体字。
在《荀子·礼论》中,它被用来形容椒兰等香草的芳香,强调它在培养风度和礼仪中的作用。这些含义通过诸如“苾芬”、“苾苾”等词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分别强调了香气的浓郁和芳香的馨香。
而当发音为bié时,“苾”则主要用作一个菜名,并且在古汉语中也有表示音蹩的蒲结切音。此外,“苾”还是敕勒(即铁勒)诸部之一的古代民族名称,与“契苾”等词语有关,彰显了汉字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丰富内涵。
当发音为mì 时,苾与“蔤”同义,表示荷的低下茎。这个意义更好地展现了汉字描绘自然和植物的精确和细致。
“白薝卜花露滴滴,红苾刍草香濛濛。”这句诗出自唐代贯休的《再游东林寺作五首》。“苾”在这里的意思是指芳香。“白薝卜”是一种花,落下晶莹的花露,显得非常清新;而“红苾刍”则是一种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整句诗的意思是,白色的薝卜花上滴着晶莹的花露,红色的苾刍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淮拟归来寻旧约,不堪相送苾新阡。”这句诗出自宋代阳枋的《挽李致政》。“苾”的含义是指“苾蒭”,即菩提树,这里指树荫。诗句的大意是,诗人原本计划与友人重逢,遵守之前的约定,但现在却无法忍受在这菩提树的新树荫下为您送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契苾”这个复姓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回鹘族。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匈奴,后魏时期他们被称为“高车”或“勅勒”,到了周隋时期又被称为“铁勒”。他们居住在金山之阴,在独洛河北,其中一支名为契苾的部落,定居在焉耆西北的鹰沙川,位于多滥葛之南。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以部落名为姓,形成了契苾这一独特的复姓。
唐代是契苾姓氏的辉煌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如契苾何力、契苾明、契苾璋以及契苾承明。其中,契苾何力的儿子契苾明在武后时期甚至被赐予“武”姓,展现了当时皇室对契苾家族的认可与尊重。这些都证明了契苾姓氏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了解“苾”字的发音、含义以及“契苾”这个复姓的故事,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汉字的宽广而深邃的内涵,也领略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能够激发大家对生僻字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探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文化。
小伙伴们,读完文章,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samampampwindy
契苾何力,阿史那沙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