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儿子向母亲吐槽多年住校不满,母亲霸气反驳三点!
走读还是住校,相信新学期开始,很多家长还在徘徊中,下面这个案例可以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安徽合肥8月16日,一位母亲和儿子进行了促膝长谈,女子在文案写着“养了19年的儿子,一肚子抱怨,真的是我错了吗?”。
儿子对此详细说了不满的地方以及对住宿和走读的分析;
儿子:小学五年级开始住校,到今年19岁,客观的讲住宿没有任何优势,除了省钱一点,
母亲:住宿省钱?住宿不省钱啊,相比陪读在学校外面租房子可能会省一点,
儿子:住宿条件以及学习各方面,方便来讲确实比走读好一点,可是你要尊重我的意见,有的孩子不想住宿,你不能强行要求,人家有的孩子想住宿,家长都不让。
母亲:那住宿的好处是什么?
儿子:住宿没有任何好处,除了省钱,没有其它
母亲:我认为住宿有三点好处,
减少了通勤时间,
能接受老师统一管理,生活有规律,
还能拒绝学校之外的诱惑,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儿子:你说的基本没有道理,在学校也有通勤时间,上课时间是所有人一致,即便你天天连轴转又怎么样,可是这段时间都是在学校里面走来走去。
母亲:你这孩子说话有点气人,太自私。
坚持没错的母亲住宿和走读应该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孩子在心平气和的和母亲分享自己的看法,而母亲则是左右而言,先说通勤,又说诱惑,最后见没有改变儿子的态度,来一句你这孩子有点气人。
这大概就是所有家长的态度吧,用我的方式讲道理,孩子不听的话,那一定是孩子的错,家长们没考虑过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和接受程度,她把孩子的反抗归纳到自私上去。
走读到底好不好?合肥这对母子,儿子从五年级开始走读,讲真有些早了,孩子一周甚至一个月回来一次,把他扔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锤炼,按照中国人的奋斗史来讲,对极了。
现实真的如此吗?
先从我们打工人身上找痕迹,我们离开父母去外面打螺丝,混得好差全凭自己,老板今天给我安排了任务,我该怎么处理,同事给我一瓶奶茶,我要不要回给他。
我看到心仪的岗位,想要申请调岗,不知道怎么去弄,我看到一个好的项目,想要从商又没人给经验,我只看到别人做的很好,就一咕噜把积蓄全部填进去,甚至还贷了款,结果赔的底朝天,失败后才知道,哦,原来这事还有更多没有准备好的。
而那些富二代不一样,从小被父母带着走南闯北,毕业后能问父母借第一笔钱去闯荡,在这个过程父母还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各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富二代的成功来自于耳濡目染,和父母的帮衬,所以富人的孩子更容易变富裕。
从自己到孩子住宿的孩子和在外面打螺丝的工人一样,摆脱了家庭束缚,与新同学建立新的社交关系,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尝试,即便是住校的高中生,一样缺乏人生经验,很多事凭着热血开启了三分钟热度。
他遇到挫折后不知所措,在接受学业挑战之后还要处理复杂的校园关系,稍有差错就会陷入困境。
如果孩子能在放学后,把心思分享给父母,有个人帮忙出主意,出头去处理,他可以一点点学习经验,更多心思用于学习。
写在最后孩子住校对父母而言,会省掉太多接送时间,没有孩子甚至早餐都可以不用做,也不会经历辅导作业时的鸡飞狗跳。
但是这不利于亲情的建立,拉远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尊重孩子意愿,让亲子关系更平等,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