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山东省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将于 2 月 10 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标准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由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印制并公布,其有效期至 2028 年 2 月 9 日。它的出台,无疑为山东省的征地补偿工作立下了新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次新规的落地,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严格遵循与细化落实。其核心目的在于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在征地过程中不再处于弱势地位,确保他们应得的补偿一分不少。
从宏观层面看,新规为征地工作提供了清晰、统一的执行尺度。过去,由于补偿标准不够明确或各地执行不一,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如今,有了这份详细标准,各市在开展征地工作时有据可依,能有效减少因标准模糊产生的纠纷,让征地流程更加顺畅、规范。这不仅维护了农民个体的利益,更对社会稳定、城乡和谐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为山东省的土地征收管理开启了新篇章。
一、新规 “新” 在哪?详细标准解读
新规对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划分。就房屋而言,不同建筑结构、层数都有对应补偿价格。以常见的农村住宅为例,乱石基、砖石墙、钢筋混凝土预制成现浇平屋顶房屋,补偿标准为 280 - 330 元 /㎡;而乱石基、土坯墙、木结构斜坡草或瓦屋顶的房屋,补偿则在 120 - 160 元 /㎡。这种细分充分考量了房屋建造成本差异,像前者建筑材料与施工成本高,后者相对较低,使补偿更贴合实际。
围墙补偿同样精细,乱石基、砖墙高 2 - 2.5m 的围墙,补偿为 80 - 90 元 /m;若高度降至 1.5 - 2m,补偿则是 60 - 75 元 /m。高度不同,建造时的物料、人工投入有别,新标精准捕捉到这点。畜禽舍方面,砖混结构 90 - 130 元 /㎡,简易构造 50 - 70 元 /㎡,依据舍内设施配备、坚固程度定价,保障养殖户利益,让每类附着物补偿都有据可依。
(二)青苗补偿:依作物种类定价在青苗补偿板块,新规依农作物生长周期、经济价值分类定价。粮食作物里,小麦、玉米等常见作物,补偿标准为 1500 元 / 亩;水稻因种植成本、产量特性,补偿达 1800 元 / 亩。经济作物中,盛果期果树如苹果、梨等,每亩补偿 200 - 350 元 / 棵,考虑果树前期培育投入、挂果收益;葡萄盛果期 50 元 / 棵,幼龄期 8 元 / 棵,精准反映不同阶段价值。蔬菜类按市场波动、当季产量估值,春夏季叶菜类生长快、产量高,补偿对应调整,切实弥补农民当季收成损失,让征地补偿贴合农业生产现实。
二、旧规局限凸显,新规顺势而出
回顾往昔,旧规的补偿标准已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多年未更新的补偿价格,与飞涨的物价、攀升的建筑成本及农业生产投入严重脱节。曾有农民,自家砖混结构房屋因征地拆迁,按旧标所得补偿,远不够在同地段购置新房十分之一,生活陷入困境;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青苗补偿不及成本一半,一季辛劳付诸东流。
旧规对附着物和青苗界定模糊,分类粗糙。一些特色农业设施、新型建筑材料构建的房屋,找不到对应补偿条目;青苗种类划分宽泛,未细分不同生长阶段、品种价值,导致补偿随意性大,农民权益难保障,也让征地工作常因标准争议停滞,阻碍项目推进与地方发展。
新规出台恰逢其时,它精准锚定经济社会发展新坐标。当下,山东各地城市化加速、乡村振兴火热,土地价值攀升,旧规无法适应土地开发利用多元需求。新规依最新物价、建筑造价、农产品行情精细编制,为征地补偿注入公平活水,确保农民能从土地增值中合理获益,分享发展红利,更为城乡融合、项目落地铺就坦途,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三、多部门协同,护航新规落地
作为新规落地的牵头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肩负重任。从前期筹备看,其联合多部门深入全省各地调研,掌握不同区域土地附着物特点、农业产业布局及物价水平差异,为标准制定采集海量精准数据。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论证、精细测算,像对新型农业设施补偿标准,结合科技含量、建设成本研讨多轮才敲定。
后续实施阶段,自然资源厅将持续发力。一方面,面向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工作人员开展新规培训,解读细则、答疑解惑,提升基层执行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对征地现场附着物清查、补偿发放全程动态监测,确保各地按规行事,让新规从纸面精准落地。
(二)各市落实:严格执行不走样新规施行后,各市成为关键执行主体。济南、青岛、烟台等各地市政府迅速行动,依据省里标准,结合本地城乡发展差异、物价细微差别,细化本地补偿方案。如沿海城市对海水养殖设施补偿,依抗风浪、养殖品种附加值精准核算;内陆城市聚焦特色农产品种植,为高附加值作物设专门补偿。
在执行流程上,各市严格规范。征地启动时,利用村广播、政务新媒体、公示栏等立体宣传新规,让农民知晓权益;附着物清查环节,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联合村民代表现场核实,确保登记无遗漏、估价无偏差;补偿款发放时,依托银行直连系统,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足额、及时到农民账户,以公正公开保障新规落地有声,让农民吃下 “定心丸”。
四、农民权益至上,未来可期
新规的施行,为农民生活撑起 “保护伞”。足额、合理的补偿让农民告别征地致贫隐忧,拿到补偿款,他们或能搬进宽敞新居,或有资金创业、提升技能,开启新生活。于农村发展而言,新规是 “助推器”。资金注入激发乡村产业新活力,闲置土地高效流转,吸引企业投资现代农业、乡村文旅,催生新就业岗位,让乡村人气旺、产业兴。
展望未来,山东省征地工作将在新规引领下步入规范化、公平化新轨道。各地政府与民众携手,持续优化标准细则,让征地补偿与发展同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民在土地流转、集约利用中充分受益,齐鲁大地广袤田野将见证乡村巨变,书写农民富足、农业强省新篇章,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