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开始,我国的养老金制度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那就是养老金并轨。以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不一样,现在两者要采用相同的计算办法了。
这次养老金并轨,其实是为了让养老保障制度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续。以前因为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不同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现在通过并轨改革,可以缩小这种差距,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的养老保障。
不过这里需要澄清一个误区。有些人可能听说养老金并轨后,退休人员养老金会统一3600元发放,这其实是一个误解。3600元并不是养老金的固定发放标准,而是经过养老金调整以后,全国人均养老金的一个大致水平。这个水平包括了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按照这个标准来发放。
每个人的养老金金额都是根据其个人情况和缴费情况来确定的。比如,你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缴费指数以及所在地区的养老金计算基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你的养老金金额。在养老金并轨后,虽然计算方式相同了,但每个人的养老金金额仍然会有差异。
那么养老金并轨后具体是怎么计算的呢?
一、你需要确定自己的累积缴费年限。这个年限是指你实际缴纳社保的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你在实行社保制度之前的工作年限,这部分年限也可以计入你的缴费年限中。
二、你需要确定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指数是根据你的缴费金额和当地社平工资来计算的,它反映了你的缴费水平相对于当地平均工资的水平。
三、你还需要知道所在地区的养老金计算基数。这个基数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它会影响到你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四、你还需要考虑个人账户余额的影响。个人账户余额是指你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及利息等收入的总和。在养老金计算中,个人账户余额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中。
通过以上几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就可以得出你的养老金金额了。
具体例子
假设有一位企业退休人员在2024年10月退休,他的缴费年限为35年,平均缴费指数为1.0(即他的个人缴费金额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为1:1),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个人账户余额为20万元,60岁退休时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过渡性系数为1.3%,他在建立个人账户前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
基础养老金 = 8000 ×(1 + 1.0)÷ 2 × 35 × 1% = 2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200000 ÷ 139 ≈ 1438.85元过渡性养老金 = 8000 × 1.0 × 10 × 1.3% = 1040元这位退休人员的月养老金总额约为:
2800元(基础养老金)+ 1438.8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1040元(过渡性养老金)= 5278.85元
这个计算例子仅供参考,实际养老金的计算可能会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