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喊一句:节目组还我良言老师!!!这几天我一直在郁闷良言老师被淘汰这件事,我不是觉得别人说得不好,而是觉得良言老师的分数太低了。我看了好几篇笔记都是说良言老师这次说的段子内容是吐槽中年人焦虑,涉及到二胎、亲子关系和育儿方面的内容,都是现场年轻女观众非常反感的话题,我也看到过一个评论说没人逼你生,是你自己要生二胎的却在这里吐槽,所以分数低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一直我想吐槽的地方,节目组筛选观众这件事。
良言讲的我不反感,他讲的本来就是这个社会在贩卖焦虑,消费陷阱引申开来讲可能就不好笑了,六期下的漆漆讲自己的恋爱脑我真的一点儿笑不出来,我已经地铁老人看手机了感觉她完全在自嗨,还有六期上的翟佳宁,可能因为我本身就是东北人吧,他讲话的口气真的我很害怕,是我最害怕的那种惹不起的人我都不敢笑,漆漆这个,前采的时候她自信满满,确实把观众期待拉得很高。但是看完表演,我觉得比前几次差,完全是她在自嗨、观众却觉得没啥意思。但其实是女朋友……线下听过,她谈的是女朋友,有些梗真挺搞笑的但节目上不能说,然后有些节目上可以说的梗(比如被龙虾男没话找话),代入拉拉也会更搞笑一些。这节目比的是说脱口秀不是选吉祥物,大部分脱口秀演员我都是没有明确的喜恶只看演出内容本身,我已经说了这个恋爱脑的内容听得人满头问号,你跟我说她讨喜,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能把恋爱脑的内容发挥得如此讨喜、不招人烦,难道不是证明漆漆脱口秀的内容魅力吗?我就是针对你的评论说的,个人经历决定了你对内容的感知,不能共鸣满头问号无非就是没有相同的经历呗?这就说别人自嗨[石化R]另外你最后说的这句话真的非常不礼貌,大家都是在各自讨论没有谁比谁更高级,无论是我说的还是漆漆的,听不懂是你理解和共情能力有问题,上来就扣帽子别人和你说不到一个点上。
节目从开播到现在,每一场观众几乎八成都是女孩,而且这些女孩平均年龄估计都没超过30岁,就很迷惑是按照什么标准筛选现场观众的?为什么人家退休大爷大妈都能上台说脱口秀,而你这里坐下面的观众却没有30岁以上的?为什么明明脱口秀的男性观众也很多现场比例却那么少?节目组你是觉得你的观众就只有现场那200位吗?人家相声是演员门槛高观众门槛低,到脱口秀节目这里成了演员门槛低观众门槛高了。人家35岁就业焦虑,到你节目组这里超过30岁都不配坐你的观众席?虽然脱口秀观众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但是也请节目组分几个给其他年龄段的观众好吗?
我很喜欢良言的段子。 二胎这个也依然好笑,但我一直没法像之前那样放松的笑,说实话,儿子18,他说他要了老二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后面一直在多少代入他家老大。。。(PS,我也是家长,孩子都上学了)也不光是谁出钱养的问题,可能我比较独,我自己就是独生子女,我也只要了一个孩子,我就是那种想要父母全部爱和关注,也希望我孩子得到我全部爱和关注的比较自私的人。 这次这个段子就真的给我大号废了再练个小号的感觉,尤其是听着对二胎这么尽心,哪怕吐槽,哪怕不信,也照样东西一样不少的买,课一节不少的上。我代入一下大号就有点难受。 不是批判良言,而是说可能票数不够高不全是因为观众年龄层低,而是这种感觉可能让一些像我这样的人多少没法敞怀去笑。但是这个段子里并没有体现啊,也相信段子一定会为了喜剧效果做艺术加工,只是说单纯听这个段子的时候的感受,来解释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次良言会票数偏低,因为底下也许有些观众和我一样。并没有批判良言的意思。我说了,不光是钱的问题,很多非独网友会觉得独生子女不想要弟弟妹妹就是因为钱的分配,不能说我们清高到完全不在意钱和资源的分配,而是更重要的还有父母的情感和关注。 我相信非独有非独的好处,有我们这种独生子女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亲情羁绊和不一样的幸福感,但我作为独享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会站在更“自私”的角度来听这个段子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看当时的现场反应,前面吐槽他大儿子的时候观众笑得很开心,后面转换成小女儿了观众的反应有点淡了,我觉得可能很多观众都代入了大儿子视角(我也是)...我真的一直在期待他讲一下老大和老二的关系之类的,但也一直没讲到,就全程心怀忐忑地看完了...理智告诉我他的段子很好笑,但情感上不能放松下来,一直在想他们家到底有没有偏心老二。是,带入一下老大我都要崩溃了。自己成年了,需要出去工作,父母的心思全在妹妹身上,有一种看着人家一家三口幸福我是外人的无力感。不过好在老大是儿子,如果老大是女儿,实惨,其实也分孩子,有些真的是懒得跟家长说话[捂脸R]想要自己的空间,关心都嫌烦[捂脸R]有的初高中就这样,一起出去玩,宁可在酒店打游戏[笑哭R]。我四十多了,身边很多不同例子。然后等再大一大,有些孩子又会回归家庭,知道关心家人,和家人沟通了。我朋友家老大老二差九岁,就不争,弟弟把哥哥当大人,当家长,哥哥说话也好使,物质是一方面,但家教就是你得让着哥哥。我家差五岁,会争,但是妹妹是老大哭着喊着要的(本来我想打掉,她天天哭)。但是真有事啊都互相惦记,姐姐学习忙,妹妹坐门口哭,说姐姐天天学习太累了太可怜了[捂脸R]姐姐从食堂给妹妹带吃的。
我认为一旦一个节目一个艺术形式开始筛选自己的观众,那么慢慢地就会被观众淘汰了。你只局限于做一小部分人喜欢看的内容,等到这一小部分观众厌烦了,你就失去全部观众了。我觉得做节目还是以一种分享的方式来展示各种多样性百花齐放,然后观众各取所需,各种话题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演员都来说,而不是给自己的观众设置门槛,那只会越走越窄啊。我举个不太合适的例子,我爸妈是《最强大脑》的死忠粉,从第一季开始一集不落,但是从去年开始我爸妈就不追着看了,因为看不懂。以前的节目是大家都能知道选手在干嘛,题目是什么意思。然而现在的节目只知道那些天才学霸在做题,看个结果谁输谁赢就没啥意思了,甚至连输赢也不关心了,就请问这节目除了那些天才学霸谁还会看得津津有味呢?良言老师这场吐槽二胎育儿的,还有之前戴为老师吐槽小孩的分数都不高,然而吐槽父母的分数就很高,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慢慢大家都调整方向和策略,逐渐就没啥好说的,大家都看看现在年轻女孩讨厌什么喜欢什么不就行了吗?只需要迎合自己选出来的观众的喜好就可以了。
那我先问你什么算是解决了钱的问题?绝大多数中国的工薪家庭,养育一个子女已经没有问题,恰恰相反,只有钱不是问题了,才会去想,多一个兄弟姐妹,多了一份人世间的牵挂和羁绊,一个家庭的壮大。钱有问题的,才在琢磨这个小弟妹,以后是不是要自己抚养啊,老实说,大部分人还指望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呢,父母带他们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问题 是的,这个就是线上节目录制的问题,有时候觉得观众成分单一化,比较偏年轻,很多中年人的话题不太有共鸣,比如伟大爷的烂尾房,法医的餐馆破产,二胎一类的分数都不太行。不过也没关系吧,上这个节目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喜欢的有机会多看看线下
我觉得是有娃才get不到,他前两期我很喜欢,这期,养孩子他说的有啥可吐槽的?他讲的时候二胎多大不知道,但也出生了吧准备牙刷有啥可吐槽可笑的?六个月就萌牙要开始刷牙了。小朋友刚出生衣服确实分开洗啊,很多宝妈都这样吧。小孩就是要单独喝奶单独消毒。吐槽准备小朋友牙刷和小孩单独洗衣机说明他根本不在乎参与育儿也不上心,一点不好笑。还不如童漠男吐槽孩子没完没了坐哈利波特有意思和真实,那是真参与带娃才那么无语。没错!!!!正在带小孩的人看了就会很烦躁!!!直接带入了一个只会吐槽啥活不干的父亲形象,妈妈在一旁忙前忙后,他在旁边“老大那时候没有不也过来了吗”,只想说,你懂个p!
报名去现场这件事本身就有一定的互联网门槛,流程挺麻烦的,而且还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三四十岁的不一定有时间去,录现场对于人的体力精力之类也有要求,长时间久坐不让动,不让喝水之类的,选年轻漂亮出镜好看的女性群体很利节目组吧,再说不知道为什么,我体感良言讲脱口秀有种莫名其妙的爹味在里面,所以很难共情
我觉得不是观众构成问题,而是这个二胎段子本身受众极窄吧?排除了有娃的女观众,年轻女观众,年轻男观众,二娃中的老大,承担照顾娃责任的奶爸,这些人。尽管他尽可能地省去了养孩子和买孩子东西的主语,但是很明显大家听得出来这些繁重的活都是别人在做而他只是付钱,他还吐槽了照顾者。所以所有有娃的女观众和奶爸都会不舒服。年轻观众和二娃老大就不用说了。能感到好笑的应该只有那些不太照顾孩子,喜欢在酒桌上吐槽老婆的男士吧。
我知道他用意在于吐槽消费陷阱,但是如果他的故事变成:【我】一边被消费陷阱所裹挟,一边有所反思。比如【我】明知小孩不用牙刷,但是【我】还是买了牙刷。大家就不会反感。而他现在是我家要了二胎,(省略主语)做了什么什么,【我】觉得不好。就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个省略主语让人感觉是别人。
还有阎鹤祥老师这次的段子分数也不高,因为后半段没有那么密集的梗,但是我觉得他的叙事其实已经节奏加快了而且挺生动的,但是估计现场观众不认,他们就认付航那种炸的 确实,咱们线上看就会更喜欢这种,还有庞博那种类型,但是现场确实付航毛豆这种类型更吃香。而且观众在下面座太久了,就更需要兴奋剂一样的段子
不管是什么艺术什么节目,一旦开始筛选观众,那你就等着被观众筛选吧。我再喊一句:节目组还我良言老师!喜剧之王单口季
我觉得他讲的是好笑的,但是他讲的方式过于平稳稳重了,那种方式让人觉得太熟龄太中年感了,不是内容的问题。不是我不喜欢这种调调,因为它实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些弊端,不自觉抵触。看完评论觉得大家都好认真啊,分析的很多东西我都没想过,我看脱口秀就顾着傻笑了,今年很多新人我都很喜欢,也不希望他们被淘汰,赵越啊,山河啊,于翔宇啊,还有好多,我都觉得很好笑[偷笑R]我的职业年龄甚至十六型人格也经常被人吐槽,但是我也没觉得被冒犯,也经常跟着吐槽,有些是误会,有些就是事实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不要太认真,咱也就是个小员工,谁也代表不了,也没有决策权,跟着一起笑笑就行了。甭代入啥。就图个乐。
反正爽的段子总是能得高分,有思想性,有冒犯性的几乎都得分不高,不是说爽段子就没有思想性,但是这样下去,,的确可讲的内容越来越窄,失去了多元性,一定就走向衰微,我觉得还是节目组或者资本控票,同样都是吐槽孩子,为啥史妍能那么高票?难道是观众能共情她?我觉得无论文本还是表演都远不如良言戴维,和现场观众是年轻女生没啥关系....不是 现在人的同理心那么差了嘛?没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吗?他讲的消费陷阱其实可以延伸到很多越来越细分的消费产品,怎么没娃就不能理解了?
看来[得瑟]节目筛选观众[得瑟]和陪审团选陪审员一样重要啊[呲牙笑]
二胎是自己要生的,拿来吐槽是在炫耀吗?观众是来找乐子的,不是听你炫耀自己大号练废了在练一小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