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泄密门”,接连翻车!

又菡聊 2025-03-27 11:16:47

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社交平台X上转发新闻并附言“你肯定是在逗我”时,她或许没想到,这句针对现任政府的嘲讽,会迅速演变成一场针对自己的全网“考古”。十年前的“邮件门”黑历史被网友翻出,与当下白宫的“群聊泄密门”形成讽刺对照,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漏洞在舆论场赤裸裸地暴露。

这场名为“群聊泄密门”的风波,始于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的意外遭遇。3月24日,他被误拉入一个由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等高层组成的Signal群聊,两小时内目睹了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计划细节。更令人咋舌的是,这个涉及国家机密的讨论群既无加密保护,也未核实成员身份,连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都不得不承认群组的真实性。

“没人会在短信里讨论作战计划。”当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试图否认时,戈德堡直接晒出聊天截图反击:“他说谎。”这种毫无遮掩的泄密方式,出现在号称拥有全球最强情报系统的国家身上,堪称体制性失守。从五角大楼文件外泄到CIA特工身份曝光,美国国家安全系统似乎总在重复“低级错误—舆论危机—甩锅推责”的循环。

讽刺的是,这场闹剧恰好发生在“邮件门”十周年之际。2015年,时任国务卿希拉里被曝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6万封邮件中3万封以“涉及隐私”为由删除。FBI调查认定其“极度草率却无意违法”,最终免于起诉。十年后,当希拉里试图嘲讽现政府时,社交媒体瞬间被“你是最不该说这种话的人”“还记得地下室服务器吗”等评论淹没。网友戏称,这像极了“银行劫匪嘲笑小偷”。

两起事件虽形式不同,却暴露出美国政坛的深层顽疾:特权阶层的制度性傲慢。无论是希拉里私设服务器,还是高官在开放群聊讨论军事行动,本质都是将国家安全置于个人便利之下。更荒诞的是,当美方频频以“信息安全”为由打压中企、实施科技封锁时,自家后院却接连上演史诗级泄密事故。

从“邮件门”到“群聊门”,美国安全神话不断破灭的背后,是政治生态的集体失能。危机爆发后,政客们惯用“掩盖—甩锅—转移焦点”三板斧:白宫最初对泄密事件反应迟缓,防长试图否认事实,希拉里则想借调侃转移视线,最终全盘翻车。这种处理模式,与其说是应对危机,不如说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

当国家机密能在记者误入的群聊中“裸奔”,当十年教训换不来制度改进,美国所谓“成熟安全体系”的 credibility 早已千疮百孔。或许正如网友所言:“他们忙着筑墙防外敌,却忘了自家大门根本没上锁。”

0 阅读:3
又菡聊

又菡聊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