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玉米前咱得算笔账,成本预算要做好,合理投入才赚钱​

施瑞说三农 2025-03-27 03:07:03

种玉米前咱得算笔账,成本预算要做好,合理投入才赚钱

在咱们这片土地上,玉米可一直是个颇受欢迎的农作物呢。大家平常吃的玉米粒玉米棒子,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不少想种玉米的朋友呀,往往就一头热扎进去了,没好好琢磨这成本预算的事儿。这就跟咱们出门旅行不看预算一样,很容易到最后钱花得稀里糊涂,效益却不咋地。

咱先来聊聊这玉米种子的成本。玉米种子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各有不同。有些种子价格高,商家宣传的时候说这产量多好多高,抗病能力又强。可你要是光听宣传就冲动地选了贵的种子,也不一定就划算。就好比那些价格昂贵的进口种子,虽然听起来高大上,可是对于一些小面积种植的家庭来说,可能性价比并不高。而有些相对便宜的国产种子,在合适的环境和种植技术下,也能有不错的产量。像我有个邻居,之前想种玉米,看到一种新出的进口种子,一袋种子就要一百多块钱,咬咬牙买了。结果种植过程中,发现它对当地的一些气候状况适应有点慢,产量并没有比那些便宜的国产种子高出多少。而他的另一个朋友,只是选了一种当地农户口碑很好的普通种子,大概十几块一袋,精心照料下,产量也很可观。这就说明啊,种子的选择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适合自己种植环境的性价比。

种子选好了,就得说肥料了。肥料可是玉米生长的“粮食”啊。有有机肥和化肥之分。有机肥呢,就像给土地吃的健康餐,能让土地变得肥沃又有活力。不过,有机肥的价格有高有低。从养殖场收集来的农家肥成本相对低一些,但是处理起来可能比较麻烦。如果去买那些加工好的有机肥料,价格就不是那么亲民了。化肥呢,用量容易控制,效果快。可是这化肥要是用多了,土地可能会板结,影响后续种植。我见过有的地,之前用化肥用得猛,一开始玉米长得又高又壮。可是几年下来,那土地就变得又硬又瘦,玉米产量也跟着下降了。而另一些地呢,交替使用有机肥和适量的化肥,玉米长得稳稳当当的。所以在肥料这一块,得好好算算。按照土地的面积,估算需要多少肥料,还要考虑是单纯用化肥、有机肥还是搭配着用。

土地的处理成本也不能小瞧。种玉米之前,土地得整理得松软适宜,就像给玉米准备一个舒适的床一样。如果是自己的承包地,那可能没有土地租赁的费用。但要是租别人的地,这租金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而且土地翻耕的深度、是否需要深耕等也会影响成本。要是土地比较硬,为了能让种子更好地发芽生长,可能需要租个小型耕耘机来深耕,这又要花上一笔钱。像有的地块比较小,租用大型农机的费用分摊到这么一点面积上就很高。但是如果自己人力翻耕的话,又比较耗时耗力,而且可能翻耕的效果没有机械好。这就需要权衡到底是租用农机还是靠人力去处理土地了。

然后就是灌溉的成本。玉米生长需要水,这水从哪儿来呢?如果是靠天吃饭,那万一遇到干旱年份,玉米可能就会缺水,影响产量。要是自己打井灌溉,打井的成本得算进去,还有后续抽水设备的维护费用。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统一的灌溉设施,不过这可能要按照用水量来收费。我听说有的地方,靠打井灌溉的话,一口井加上设备得两三千块钱,按照灌溉的面积和使用次数算下来,如果玉米产量上不去,那可就亏大了。但也有的地方,灌溉条件比较好,水的费用又比较合理,这就需要看具体的种植地点了。

农药的成本也得好好考虑。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时候农药就像保护玉米的卫士。但是农药也有不同的种类和价格。有些新型的高效农药,价格贵,据说防治效果很好。但是也有很多人担心,用了这些农药,玉米的安全性会不会有问题。还有些传统的农药,比较便宜,但是防治的效果可能没有那么好。我有一次看到一块玉米地,被虫子咬得不成样子。后来问了才知道,种植的人为了节省成本,用了很便宜的农药,结果没控制住虫子。而旁边一块地,虽然用的农药价格不低,但是每隔几天就会仔细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根据情况准确用药,玉米就长得很好。这就告诉咱们,在农药的使用上,要根据玉米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农药,不能只看价格。

在计算种玉米的成本时,还得把农忙时候的人力和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算上。要是自家有足够的劳动力,那这些人力的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如果自己家人手不够,就得请人帮忙了。现在农村的人工费用也不低,请一个人一天得一百多块钱呢。而且像播种、收割的时候,还可能需要租用农业机械。比如说播种机,按照播种的亩数收费;收割机呢,在收获的季节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如果不提前做好预算,到时候在人力和机械上的花费可能就会超出预算,本来想着种玉米能赚一笔钱,结果因为这些成本没控制好,最后一算账没赚多少。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成本,还有一些无形的成本也得考虑进去。比如说玉米收获之后储存的问题。要是储存不当,玉米发霉、腐烂了,那可就太可惜了。要建个专门储存玉米的地方,比如搭个简易的粮棚,这也是要花钱的。而且还得要注意防虫防鼠,这就又增加了一笔成本。还有就是玉米销售的成本,如果能把玉米卖个好价钱,那当然好。可是如果能把玉米拉到市场去卖,还得考虑运输费用,还有市场的摊位费之类的。

咱们种玉米之前做成本预算,可不是为了算计着不赚钱,而是为了让咱们的付出能得到合理的回报。要是对这些成本都糊里糊涂的,盲目地投入,很可能最后不但没赚到钱,还搭进去不少。就像盖房子得有详细的预算一样,种玉米也是一个道理。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把控好了,就像盖房子的每一块砖都砌得稳稳当当的,这样才能顺利地收获满满的玉米,让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这个物价不断变化,市场情况也比较复杂的时代,种玉米想要赚钱就更得精打细算。只有把这些各项成本都考虑周全了,才能在种玉米这件事情上有合理的投入,也才能最终获得可观的收益。可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来,只凭着一腔热血就开始种玉米,最后看到收益不对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要知道,种玉米可是个精细活儿,需要从种子的挑选到最后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权衡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