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友陈莉:跨越时空的温暖之旅

妙手物天 2024-11-20 20:24:35

在秋风渐凉的10月23日,我以一种近乎怀旧的心情,在“妙手物语”这一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大汉口的人间烟火(第526集)· 武珞路五巷》的内容。

这篇记录着武汉城市变迁与人间温情的文章,意外地触动了一位远在广东阳春市的梁先生的心弦。

他不仅在文章下方留下了深情的留言,还通过私信的方式,向我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希望我能帮助他,在武珞路五巷的武汉建筑机械厂宿舍,找到他多年未见的好友陈莉女士。

陈莉,一个出生于1974年的女子,她的名字背后,藏着一段跨越30年的深厚情谊。梁先生提及,陈莉还有一个姐姐,名叫陈敏,而她们的父亲陈时灿,则曾在武汉建筑机械厂海口经销部担任重要职务。

时光回溯到1994年,正值青春年华的梁先生与陈莉,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的交泰公司共同奋斗,那段日子虽艰辛却充满了欢笑与梦想,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

前排右二,陈莉;后排右三,梁先生(1994)

梁先生还分享了一张珍贵的合影,那是他们年轻时的唯一留念。

照片中,前排右二的陈莉,笑容灿烂,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后排右三则是高大的梁先生,青涩中带着几分阳光帅气,两人的身影定格在了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当我半开玩笑地问梁先生,陈莉是否就是他的初恋时,梁先生先是略显尴尬,随后还是坦然承认了。

他说:“我们都已年过半百,但每当回想起那段在深圳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怀念。现在,我只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希望我们都能各自安好,快乐生活。”

梁先生还透露了一个未曾启齿的秘密:当年,陈莉曾诚挚邀请他到父亲的公司——武汉建筑机械厂海口经销部工作。然而,年轻气盛又略带羞涩的他,因对陈莉父亲威严形象的敬畏,以及对未知环境的忐忑,最终选择了拒绝。

这一决定,竟成了他们之间长达30年的分离。

陈莉,合影截图(1994)

带着梁先生的这份深情与期盼,我于11月18日的清晨,再次踏上了前往武珞路五巷的路途。那是一个略带寒意的早晨,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家早起的店铺开始忙碌起来。

在景鸿生鲜菜场门口,我询问了一位店铺的老人关于武汉建筑机械厂的位置。老人摇了摇头,告诉我建机厂早已不复存在,但这里的一排排宿舍楼,包括那些门面和小巷里的小区,都曾是建机厂的一部分。

洪山坊社区

我继续前行,来到了社区服务中心。然而,面对我的询问,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掌握这类个人信息,建议我去宿舍区询问老街坊,或者到中南派出所查询,就在七医院附近。

走进建机厂宿舍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经过旧改的老旧小区,六七栋宿舍楼错落有致,外墙虽已翻新,但仍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小区内干净整洁,居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

武汉建筑机械厂宿舍

我随机敲开了一楼一户敞开门的住户,一位约莫60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当我说明来意后,老人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告诉我陈时灿确实曾住在这个单元的隔壁,但10多年前就已经搬走了,他的两个女儿陈敏和陈莉也都已出嫁,离开了这里,联系方式也早已无从得知。

那一刻,我的心情如同坐上了过山车,先是因找到了一丝线索而欣喜,随即又因无法进一步联系到陈莉而陷入失望。老人见我失落,又补充说,陈时灿一家搬到中百超市附近了,或许那里的老街坊会知道更多。

带着一丝希望,我走出了小区,向右拐便是中百超市。在巷子口,一位正在踩缝衣机的大妈对我的询问表示一无所知。

正当我准备放弃时,身后一位路过的老者听到了“陈时灿”这个名字,主动接过了话茬。他告诉我,陈时灿曾住在这里,曾在海南岛从事销售工作,多年前就已搬离,建议我去派出所查询。

虽然当天未能如愿以偿,但我没有放弃。回到家中,我立刻将这次寻访的详细经过告知了梁先生。他听后十分感动,表示无论结果如何,这份心意已经让他深感欣慰,并热情邀请我前往广东做客。

次日清晨,我决定利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将寻找好友陈莉的消息广泛传播出去。我在抖音、视频号、头条号、百家号等多个平台上发布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借助网络的力量,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传递得更远。

这场寻找之旅,不仅是对一段友情的追寻,更是对逝去青春的一次深情回望。无论最终能否找到陈莉,我都相信,这份努力与坚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去追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而我,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收到来自远方的消息,告诉我们,那份跨越30年的友情,终于得以重逢。

0 阅读:0
妙手物天

妙手物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