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泽东率团访苏,赫鲁晓夫问这小个子是谁,邓小平机智回答

首席熵业智慧 2024-08-26 18:40:26

1957年的冬日,莫斯科因毛泽东的到访而显得格外不同寻常。年底,毛泽东再次踏上苏联的土地,与赫鲁晓夫就社会主义的诸多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随行人员中,有一位看似平凡却引人注目的“小个子”,他便是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这次莫斯科之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面对苏联的调侃,邓小平如何应对?他与赫鲁晓夫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集?一切,都要从毛泽东访问苏联的契机说起。

一、风云变幻的前奏

1957年,对于苏联而言,是充满荣耀与挑战的一年。金秋十月,他们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壮举不仅震撼了世界,也改变了国际格局的走向。正值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一场属于各国共产党的盛会正在酝酿。

然而,在这繁花似锦的背后,暗流涌动。一年前,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引发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此外,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也愈演愈烈。因此,当苏联邀请毛泽东时,他最初并不感兴趣。

但在周恩来的劝说下,特别是得知南斯拉夫的铁托也将出席后,毛泽东最终决定前往。

铁托与毛泽东都主张政党的独立,不愿受苏联的摆布。有了铁托的陪伴,莫斯科之行似乎更加顺利。然而,当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的第一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赫鲁晓夫告知毛泽东,铁托因“腰疼”而无法出席。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他是政治腰疼。”

二、神秘的“小个子”登场

实际上,邓小平与赫鲁晓夫的首次会面发生在1954年的北京。那时,赫鲁晓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但并未特别留意到邓小平。然而,邓小平的发型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苏联的两位老牌理论家苏斯洛夫和波斯别洛夫曾告诫赫鲁晓夫,要小心邓小平,因为他总能抓住话中的要害。

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中苏之间的最大矛盾集中在《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宣言》上。围绕和平过渡、评估社会民主党等问题,中苏代表团展开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多次与赫鲁晓夫私下会谈,但关于和平过渡的问题,他决定让邓小平出面。

一天晚上,毛泽东将一封写给赫鲁晓夫的信交给翻译李越然,让他译成俄文并写在苏联的信封上。信中写道:“赫鲁晓夫同志,我已经睡了。

关于和平过渡的问题,由邓小平同志和你们说,我们俩不谈了,好吗?”就这样,“邓小平”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莫斯科的会场之上。

三、智者的交锋

面对赫鲁晓夫的询问,毛泽东对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而邓小平则以幽默回应,表示自己是个小个子,肯定不会让苏联方面感到害怕。

在随后的谈判中,邓小平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与意志力。他舌战群儒,与苏斯洛夫共同坐在谈判桌上,有理有据地反驳了苏联的“和平过渡”理论。他还趁机提交了一份正式的书面纲领,让赫鲁晓夫完全记住了这个了不起的“小个子”。

多年后,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一次特殊的会谈。他表示,自己对邓小平一无所知,但1957年的谈判让他领教到了邓小平的厉害。他还转述了毛泽东的话,说邓小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难得的人才。

四、后语:智者的较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矛盾逐渐公开化。1960年,莫斯科的冬日再次迎来了一场论战。这一次,代表中国“挂帅出征”的正是邓小平。他的任务艰巨,既要向苏联阐明中方的独立立场,又要维护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远大前途。

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与赫鲁晓夫直接交手。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言辞,让赫鲁晓夫半点好处都没有捞到。随后的几年里,邓小平多次与赫鲁晓夫交锋,每次都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为中国争取到了有利的舆论地位。

这些交锋背后所折射的,正是中苏关系的不断变化。邓小平以他的智慧和坚韧,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

他的“小个子”从未成为他做出辉煌成就的阻碍,相反,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阅读:84

首席熵业智慧

简介:聚焦每日热点事件,提供最真实、最专业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