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低估一个不合群的人!

美物计学 2024-04-14 05:40:17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讲的是,当一个人熬到没有电话、

没有聚会、没有社交,

独自喝茶、散步、看书、听音乐时,

并非情商变低,或是生性孤僻,

而是不再将就自己,学会了与孤独相处。

对此,深以为然,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

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是姿态,

有人在孤独中崩溃,有人却能自得其乐。

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的人,

绝非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

只是不爱扎堆,不爱搬弄是非,

内心丰盈,真诚坦荡,

生活中这样的人,最值得深交!

01

不合群的人,真诚善良

“合群”是个中性词,

但世俗让它多了迁就之意。

很多时候,想要合群,

就得学会迎合,甚至随波逐流。

我欣赏那些八面玲珑,

在人群中总能游刃有余的人,

但更钦佩所有敢于不合群的人,

他们不伪装,不讨好,坚守原则,

活得干干净净,坦坦荡荡。

2001年春,

李健和卢庚戌组成了“水木年华”,

5个月后,凭一首《一生有你》,

一炮而红,狂揽十几个音乐大奖,

但在组合最红的时候,李健决然选择了退出,

因为不想被利益绑架,为迎合大众,

去做自己不喜欢的音乐。

之后,李健埋头创作,

沉寂了整整八年,

直到36岁才再次翻红,

参加《我是歌手》后更是火遍全国,

各种资源蜂拥而至,

他却选择了避开强劲的风头。

在大染缸般的娱乐圈里,

李健不社交,不讨好,

不盲目合群,不追求融入圈子,

只是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音乐和书籍里。

《乌合之众》一书中说:

“人一旦到群体中,

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感,

个体愿意抛弃是非,

用智商去换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越是不合群,

越是喜欢独来独往的人,

大都和李健一样,真诚,善良,

为人正派,不虚伪,不做作,

不阿谀奉承,不溜须拍马,

从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永远专注自我。

02

不合群的人,聪慧通透

网上很火的一句话:

“我非孤独不合群,

只恐人情未必真。”

人一旦悟透了,

就会变得很沉默,

不是融不进所谓的圈子,

只是没有与人逢场作戏的兴趣。

任何人际关系,

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实力不对等时,

再多的推杯换盏、卑躬屈膝,

也换不来真正的尊重。

而关系的好坏,

也不取决于你对待别人的态度,

只取决于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只有价值相当的同行,

才能相互吸引。

所以,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感情不深,不必强留。

合群只是选择,不是必要,

盲目合群不仅浪费时间,

还会像俄罗斯方块一样融入即消失。

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马》中写道: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

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习惯独行的人聪慧通透,

深谙关系的本质,

于是主动选择精简圈子,

“不再装模做样的拥有很多友人,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03

不合群的人,内核强大

长大和成熟,

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

拥有自主选择孤独的能力,

并在孤独之中沉淀、强大自我。

冯骥才说过:

“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

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1845年,梭罗放下世俗的一切,

独自到瓦尔登湖畔隐居,

一个人,一间小木屋,

闲时读书,散步,思考,

写下了闻名于世的《瓦尔登湖》。

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

也是闭门谢客,潜心写作,

才创造出了经典小说《围城》,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木心24岁时,借口养病,

带着书和画笔上了人迹罕至的莫干山,

一住就是六年,六年后与他一起下山的,

是100多部中短篇小说和无数张水墨画。

庄子曰:“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不合群的人,往往内核强大,

明白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感同身受,

只有悲喜自渡,

更不贪恋红尘的浮华热闹,

只是心无旁骛,不惧他人眼光,

于孤独之中丰富自己。

04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不合群的人

不合群不等于难相处,

孤独也不等于寂寞,

在蒋勋看来:

“寂寞是发慌,孤独是饱满的。”

一个不合群的人,

永远遵从内心的选择,

不再期盼外界的认可,

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勉强自己,

宁可抱憾,也不将就;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

安安静静待在自己的世界,

做喜欢的事情,

外表高冷,内在热情,

阅尽千帆,仍旧一腔赤诚,

为人处世真诚,厚道。

贺伊曼说:

“孤独是关上灯,

与发光的灵魂为伴。”

享受孤独的人,

大都有一个丰盈的灵魂,

遇到了,一定要好好珍惜!

0 阅读:0

美物计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