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日本人来说来得实在太突然,对于中国人的失败来说也来的实在太茫然。历史的真相很有可能不是中国与日本人一对一,而是李鸿章等人面对了日本和落后反动势力的双重夹击。
曾国藩的历史悲剧鸦片战争打开中国人国门之后,清朝统治者都根基就已经开始动摇,到处都是被压榨的身影。早期没有出现对外战败的时候,还是可以靠着一些统治手段镇压下去的。但从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就开始不一样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当然也是可以找到无数理由糊弄过去的,但第二次鸦片战争间隔差不多二十年之后再次失败。其中的惨烈程度已经不是可以糊弄过去的了。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中英法联军都直接攻占了北京城。
攻占都城这种事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基本上都是和亡国划上了等号的,之所以说那个时候没有亡国,是因为英法联军还不想让清朝亡国,他们的目的不是这样,他们对于这个东方大国不算很熟悉,这是一个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不是印度那样的一个地理名称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下起义如同烽烟一般出现。其中最为激烈的莫过于从广西开始的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这一次的起义让整个中国南方都卷入到了战争之中,最强大的时候甚至占据了南京城和清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但这样的局面真的是很可惜了。因为后面最后还是被掐灭了。
亲手掐灭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不是满清引以为傲的八旗军队,而是被他们看不起的汉人湘军。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之后的威望曾经如日中天,手下很多人都劝导曾国藩自己称帝,直接推翻满清算了。这样就可以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但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曾国藩到底是怎么想的,最后还是膝盖一软,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大好机会。
他把到手的花花江山拱手让人,自己解除了训练有素的几十万湘军。让清朝成功的活了过来。而这一次对方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藩周围的清朝八旗也是再明显不过得了,大家打不赢太平天国,但监视曾国藩还是错错有余的,所以后面有人为曾国藩辩解说是陷入到了重围之境,根本没有机会成功。
慈禧前倨后恭的表现乍一看曾国藩好像是有着很多无可奈何的情况的,那个时候都他也就才五十来岁,做皇帝的年纪也不算上很大,可惜的是他就是没有付出行动,整个清朝将这次历史事件看到眼中的有很多人,也学习到了足够的历史经验,其中后面崛起成功掌握了清朝皇权的慈禧就是这样秉持了始终防汉手段。
通过历史之中的事件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慈禧这女人其实是相当聪明的。你说她不知道外国人的军事科技和制度的话,她的英语水平可能比你都还要好,清朝后期的皇族学习外国文化是一直都有的事情早在从康熙时代开始,他们就清楚的知道外国大地欧洲上面发生的一切,康熙甚至和外国君主有过书信来往。
慈禧早期的时候是一名妃子,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掌握了世纪权力,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她知道满人自己的军队早已经不行了,只有依靠汉人军队才有可能继续维持清朝的统治,所以在她执政的早期就一直延续放权的政策,既然国家没有钱养那么多的军队,那就让地方豪强自己去养军队,然后让这些人保护大清的统治。
这样的手段说实在话还是挺有效果的,几百年来没有实权的汉人一下子得到实权之后就出现了很多英雄豪杰一般的人物,最为典型的就是曾国藩这些湖南湘军代表。但慈禧对于他们虽然是放权于地方,可防范始终都没有消失过,等到曾国藩一剿灭太平天国的时候,天就开始了对曾国藩的围杀。
甚至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包围曾国藩的军队。这种满人的心思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利用你的时候那一定是放开手了让你去干,但始终对你保持防范,等到利用完你之后就马上抛弃你。甚至会将你看成是一个威胁,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杀死你。这样的事情要是只发生在曾国藩的身上,那可以看成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但在之后又连续的发生在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身上了。那就绝对不是一次偶然。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可以说是破天的功劳,但却很快被慈禧太后雪藏了起来,赏赐固然丰厚,但一点实权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其实是清朝军队改革的最好机会,可以一举走向强大,但慈禧就是不动,因为她知道如果放手让左宗棠去弄,那大清很有可能会被推翻掉,所以该用你的时候使劲用你。用完你发现威胁之后一把藏起来。
李鸿章历史做法分析就慈禧等人的这种做法其实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等到中法战争再度暴发的时候,慈禧手下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使用了,这个时候的她又一次都想到了中国陆战王者左宗棠,然后一手起用,企图榨干他最后一点价值,可惜的是左宗棠到死都没有走到中法战场就因病去世了。不然中法战争的陆战战果远不止于此。
左宗棠之后让慈禧太后第三次这样做的人其实是李鸿章。李鸿章开导了洋务运动,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也成为了汉人权臣的代表,掌握了很高的权力,使用慈禧的财政支持,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为清朝建立起来了一支号称亚洲无敌的北洋海军,这支海军的力量强大到让西方列强都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一天吃一顿都要省钱买军舰。
你就知道恐怖与否了,本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都城被攻占之后,满清统治者似乎洗心革面,但他们却发现国家财政供养数十年的北洋海军好像成为了李鸿章的私人军队,不是他们不想让满人掌握这支海军,而是满人之中根本就没有这种有能力的人。
所以当时的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看着北洋海军一步步壮大起来,自己则是没有动手铲除的机会。因为他们根本打不过。到后来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才给了机会,战争最关键的时候,慈禧太后这个人就像是降智了一样,不仅卡着武器弹药不发放,就连军队俸禄都不给了。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军心败落。
有慈禧这样的人在,李鸿章想不输都难。而且战争当天,慈禧成功的利用自己的生日吸引了很多火力,不顾一切的把几百万辆银子花费在过生日上面,就是不给李鸿章一分钱,这看起来好像是慈禧愚蠢,后人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一个个都咬牙切齿,但实际上正是慈禧这个的阴险狡诈之处。
慈禧知道李鸿章北洋水师的强大,这一次如果自己全力支持李鸿章打日本,打赢了的话,那李鸿章的威望岂不是要比当年的曾国藩都还要高?曾国藩当年没有造反是因为满洲蒙古的数十万精锐还在,估计打起来也是吃力不讨好,但李鸿章时代的满洲蒙古精锐早已经荡然无存,最后的僧王也战死了三十多年,这个时候若是李鸿章携着战胜日本的威望推翻清朝,试问满洲皇族谁人可挡?汉人精锐谁又愿挡呢?
结语可能有人会说李鸿章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他一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谁又知道黄袍加身不得不去做的道理呢?
曾国藩时代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左宗棠时代错过了第二次机会,若是华夏复兴的机会第三次摆在李鸿章面前,难道那个时候的李鸿章不会珍惜嘛?若说他对于皇位没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死后可是给子女留下了4000万两白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