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西安楼观了解多少?一起来解密故事背后的故事

乐活在陕西 2020-11-18 20:15:09

楼观这个神奇的地方,他藏了太多秘密,老子、秦始皇、汉武帝、唐高祖、王维、苏轼、玉真公主.......仅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你想了解楼观。

今天,小编就将这些汇集在楼观的故事一件一件的抖给你听。

首先,我们来说说楼观。楼观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麓,据西安市区70余公里,其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资源于一体的地方,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庭之冠”的美誉。它多彩而包容、博大而深沉,因2500多年前老子李耳在此著书立说《道德经》的缘故,成了众多帝王的拜谒之地,也因了有了皇家基因的缘由,众多的诗人书法家纷纷来楼观大卡,为楼观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当然。仅用这些标签,还不能定义它的全部,今天,我们就分了几个章节,为你揭秘楼观的故事。

No 1 那些帝王

2500多年前,老子在楼观停留并写下《道德经》,楼观台因此便成为众人仰望的“哲学峰巅”。“天下第一福地”之名传扬四海,引得帝王将相、诗人文豪、隐逸居士、平民百姓等,纷纷汇聚于这里,聆听智者的声音。

在《道德经》写就的几百年后,“千古一帝”秦始皇来拜谒老子。之后,威加海内兮的汉武帝也来了,并在楼观台观北建望仙宫,相传他在望仙宫中,求灵丹妙药,期望长生不老。到隋朝时,隋文帝杨坚至楼观祭祀老子,大肆修葺。

楼观在唐时达于鼎盛,因李渊在起兵反隋时,得到楼观道教的人力、物力和舆论支持,所以对楼观极为青睐,敕修楼观宫宇。

他先后三次率百官千余人至楼观台亲谒老子。并诏改楼观为“宗圣观”,立《大唐宗圣观记》碑。

关于楼观与唐玄宗的关系,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唐《梦真容碑》记载,李隆基夜梦老子,于是派使者前去寻找,后在楼观东南的山谷中,发现了一尊老君玉像,消息报来,唐玄宗心中大喜,急忙让人将其迎入京城,安放于兴庆宫中。认老子李耳为远祖,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No 2 那些诗人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先后有60多位帝王来楼观拜谒老子。而历朝历代慕名到此隐居、寻迹、求取功名的诗人也难以计数。

今天我们专讲李白、王维与苏轼。

浪漫不羁的大诗人李白,入长安,才知长安要比蜀道难,所以,他也欲寻“终南捷径”,于是,几次到楼观,拜访居住于延生观的玉真公主。并献上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

《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夸赞公主像一位仙人一样,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它日若是王母相见,也是要出室相迎。这首诗即展示自己的才华,又把玉真公主夸成了仙人,以此希望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入朝为官。

想走终南捷径的不止李白,还有王维。

相传他拜见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时,不仅呈上了诗卷,还为玉真公主表演了琵琶弹奏,一首新曲《郁轮袍》惊艳四座,公主欣赏至极,遂助其踏上仕途。

大文豪苏轼也曾到楼观访古寻迹。

他感于这处胜地的沧桑变化,作诗多首,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当数《授经台》: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好一个“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No 3 那些遗迹

光阴逝去,楼观经岁月洗练已换了模样,愈发光彩照人,众多被保存下来的遗迹,成了楼观独有的历史风韵,绝世瑰宝。

宗圣宫遗址内,古木虬劲、碑石厚重、石雕生动,老子手植银杏树冠如华盖、三鹰柏姿态奇特、《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碑》

《楼观先师传碑》等碑石上,那些斑驳的字迹,记录着那个历史的痕迹,石牛安然而卧,石狮威武精神,浓郁的历史人文盛景让宗圣宫成了楼观灵魂之所在。

在楼观,就不得不说说经台。

说经台是老子讲经的地方,宁静而肃穆。浓荫掩映下的建筑古色古香,碑厅里,一个个古碑上镌刻着,都是大书法家的字迹。欧阳询、米芾、苏轼和高文举,无不为说经台上,这位圣哲的千年玄音而沉醉,用博大的文字和激情解读道法自然的意蕴和精髓。在这里,人们不禁产生无尽的想象,想象老子讲经时泰然自若的样子,遐思万里,想象尹喜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神态,万象中回……

楼观有说不尽的历史,看不完的风景,这也是我喜欢和推介楼观的原因之一,在这里,我们可寻找的和发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也只有你亲临其境,才能真正的融入其间,如果你有闲暇,我愿意带你常来楼观,了解它,爱上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阅读:1
乐活在陕西

乐活在陕西

乐山乐水,行摄人生。